摘要:前段时间,特朗普说美国六代机已经秘密试飞了近5年,将成为“历史上最致命的战机”.......
先说个笑话。
前段时间,特朗普说美国六代机已经秘密试飞了近5年,将成为“历史上最致命的战机”.......
飞了5年居然一张照片都没有?
还不如说特朗普上一任期时,飞机本来已经准备好了,但该死的拜登政府停止了这个项目,导致项目停滞了4年。
再一个可能就是,在各国研发的六代机里,美国也实现了只有中国六代机没掌握的光学隐形功能----
即美国F-47不但具备光学隐形,还掌握了机体的全时域二维化技术,以PPT的形式威慑整个世界!
言归正传。
为什么大国都在搞六代机?
第一个原因,比五代机更牛逼。
新五代,具备了4S标准(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性、超态势感知能力);典型的如美国的F-22、俄罗斯的苏-57、中国的歼-20。
而代差就意味着“降维打击”。
2006年的美国“北方利刃”模拟演习中,F-22与自己的F-15交手,创造出144:0的逆天纪录。
事后研究发现,F-22之所以取得巨大优势,是因为高隐身和大功率有源相控阵雷达共同构成的信息作战能力。
(蓝色是f22,红色是f15)
但事实上,这只占了五代战机4S中的两个S,f22在物理域同样有巨大优势:
在超音速巡航状态下发射导弹,不但能提高导弹射程,还具备攻防转换能力,在不损失速度的情况下快速掉头,利用超巡速度迅速消耗掉来袭导弹动力射程,然后对三、四代机形成了巨大的不可逃逸距离优势。
所以,要想要碾压对手,就必须研发出领先对手一代的全新战斗机。
目前中美都有已服役的五代机,未来谁能称霸天空,就要看谁先研发出六代机来。
那么,什么是六代机?
以前我们总是“摸着西方国家过河”,但到了六代机这步就摸不动了。
原因很简单,你翻遍全世界都拿不出一款六代机的实物。
不过,虽然没实物,但很多国家对新一代战机早就下手了。
比如俄罗斯的PAK DP,法德西推出的NGF,可惜这些还都处在纸面状态。再就是英意日的“暴风“战机。
最早是心气很高的日本人,在2010年就开始F-X计划,不过到现在也没有下文。
然后是英国,2018年在范堡罗国际航展上高调展示过下一代“暴风雨”战斗机的全尺寸模型,但发动机质量不过关,到现在还没弄出个123来。
而日本人却能搞出推力巨大的XF-9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时推力超过了14吨,能实现20度的矢量控制。
英国人一看直流口水,向日本伸出了橄榄枝:来呀,一起搞六代机。
参与的日企有三菱重工和石川岛播磨重工集团,英国的是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和BAE系统公司。
意大利一看都六代机了挺高端的样子,就申请入群,三人帮形成了。
但滑稽的是,三家都以为对方出钱自己出技术,结果一碰头都一个德行。
再就是诉求不一致。日本要求航程高,英国讲究拦截,意大利连自己需要啥都不知道。
这票国家四代机都没整明白,还搞第六代。最后玩了个寂寞。
相对靠谱的就是美国的六代机了,项目名称NGAD,中文译名叫:“下一代空中主宰”。
厉害处在哪里呢?
首先性能上强调高速飞行、高空和超远程打击能力。(最高飞行高度2万米,最大飞行速度是2.2马赫,作战半径大于1000海里)
再就是,六代机具备多域态感知能力和与不同平台的协同作战能力。
就是与包括服务自己的“忠诚僚机”等不同平台,在陆地、海洋、天空、太空等不同作战领域的协同作战。
而这个旨取代F-22“猛禽”成为美国未来空战的主力、被特朗普吹上天的F47,所谓的最大的亮点在于两个:
更强的隐身能力,很玄乎的“隐形++”;
再一个就是作战半径超1000海里;
先说第一个。
账面上的“隐形++”(或“S++”),意味着F-47的隐身能力显著超越现有的F-22(“隐形+”)和F-35(“隐形”)。
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就要获得超强的隐身性能和减少空气阻力------
除了用新一代雷达吸波材料和主动隐身技术外,优化发动机排气系统,降低热信号,避免在高速飞行时因红外辐射暴露(比如超过2.5马赫可能导致隐身失效)。
重点是取消垂直尾翼、采用扁平机身和升力体设计,减少雷达反射面,实现全向隐身;
另外要是保留鸭翼设计,可能削弱隐身效果(鸭翼会增加雷达反射面),所以这个大概率也会被取消。
所以这玩意外形最终可能被设计成超扁平,看起来就像个三角形。
但问题是,同时取消了垂直尾翼和鸭翼,转向、甚至基本的飞行姿态都很难控制。
这就要靠发动机喷口的方向变化和飞行控制系统自动进行来实现,要不然这个外形设计就是完玩了个寂寞。
第二个。
F-47的标称作战半径为1000海里(约1852公里),相比现役机型(如F-22的590海里、F-35A的650海里)高出一个层级,战略价值体现在:
在印太地区,美军需从远离中国导弹射程的基地(如关岛)发起行动,长航程可减少对空中加油的依赖,降低在“第一岛链”内被拦截的风险。
再就是结合无人机协同作战(如YFQ-42A/YFQ-44A无人机,作战半径达700海里),F-47可执行纵深打击、电子战和侦察任务,形成“有人机+无人机”的分布式杀伤链。
不过在实战中因挂载武器、电子对抗和机动需求,特别是长航程依赖高效发动机(如自适应变循环发动机AETP,但现在这个技术还没成熟),实际作战半径可能缩水至1000公里左右,远低于中国歼-36战机2800公里的作战半径。
但不管怎么样,毕竟人家在五年前就准备这东西了,而且看起来特别的牛逼,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六代机的框架标准。
只是2019年美国就说5年后就能试飞,结果五年过去了还在PPT上,现在又搬出来咋呼了。
当时为什么撂摊子了呢?
总结起来两个原因:
一个是太烧钱;另一个是性能达不到预期。
之前文章里反复说过,这些年美国搞的是相对赚钱更轻松的金融,已经完全看不上又脏又累的制造业了。
后果是工业水平越来越垃圾,特别是航空制造业。
所以,美国的六代机研发和制造成本一路推高,算下来单机成本到了3亿美元,要知道曾因为太贵而拆了生产线的F-22,单价满打满算也不过1.5亿美元。
问题是不光价格贵,预期性能也很不理想。
因为中国战斗机发展得太快了,美国真正要的不是全面超越F-22的六代机,而是得超过“中国的六代机”才行。
简单理解就是类似七代机,始终压中国一代。问题是就美国玩废了的工业水平,短期内造出连跨两代的战机可能吗?
按这个“”宏伟”目标,美国六代机显然达不到预期了,项目停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哪怕现在认命,先搞传统意义上的六代机,但把研发的重任偏偏选中了波音。由此也就知道未来F47最终战斗力是啥样了。
不过,就像当年南海对峙美军撤退后,中国周边的游戏规则就不能他一个人制定一样。
他们六代机摆烂,我们当然不会驻足等待。
那么,接下来就且听东方的龙吟了!
来源:点评校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