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在埃及:贫富阶级的交汇之地,与无处不在的网络监控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7 23:59 2

摘要:然而到了2025年,经历长达十年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政府的高压统治,戈尼姆的愿景几近破灭。埃及当局严密监控社交媒体,力图在其中捕捉任何反对声音。民众即便仅对政府做出轻微批评,也常面临被拘捕的风险。

2011年从拘留中获释后,埃及工程师与活动家瓦埃尔·戈尼姆(Wael Ghonim)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若想解放一个社会,只需互联网。”

他因参与推翻胡斯尼·穆巴拉克政权的革命而被拘留。这场史无前例的群众起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社交媒体将公民动员于共同的政治诉求之下。

然而到了2025年,经历长达十年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政府的高压统治,戈尼姆的愿景几近破灭。埃及当局严密监控社交媒体,力图在其中捕捉任何反对声音。民众即便仅对政府做出轻微批评,也常面临被拘捕的风险。

2018年,埃及出台新法,名义上是为打击网络虚假信息,实则成为打压异见的重要工具。如今的埃及人生活在表达自由边界模糊不清的环境中,广泛的自我审查行为已成为常态,原因在于对被捕的普遍担忧。

作为政治传播与新媒体领域的研究者,我长期关注全球社交媒体议题,也在课堂中教授其在埃及的社会与政治影响。其中,短视频平台TikTok是常被引用的案例,因为它同时体现出社交媒体在埃及的“解放性”与“压迫性”。

TikTok凭借其制造“爆款”视频与打造“微网红”的能力脱颖而出,因此也成为政府打压的热点目标。但与此同时,它也在贫富阶层之间架起沟通桥梁,孕育出一种活跃的新文化与政治辩论——一种当局难以完全掌控的动态场域

自2020年以来,TikTok在埃及迅速流行,据估计,成年用户数量已达3300万。

虽然TikTok并未像十多年前的Facebook或Twitter那样呈现明确的政治维度,但它已经成为一系列社会事件的舞台,并将其用户置于当局监控的风口浪尖,揭示出国家政治裂痕与紧张局势

多数事件源于TikTok作为“病毒式传播引擎”的特性——即便是少数粉丝的用户,也可能突然走红,引发舆论或政治反应。

尽管埃及当局明显加强了对TikTok用户的打压,但尚无禁用该平台的实际计划。事实上,部分政府部门反而与TikTok合作推进自身议程。例如,青年与体育部便与TikTok达成协议,建立“埃及TikTok创作者中心”,旨在引导青年“负责任”地使用社交媒体。

自2020年以来,埃及当局以违反家庭价值、传播虚假信息,甚至涉嫌恐怖组织成员等罪名拘捕TikTok用户。其中多数人并未发布任何露骨或政治性内容,指控之严厉与内容之温和形成鲜明对比,显露出当局以道德与政治标准严密审查平台内容。

其中最知名的案例包括年轻女性哈宁·侯萨姆(Haneen Hossam)与毛瓦达·艾勒达姆(Mawada Eladham),她们于2020年因“违反家庭价值”被捕。

埃及《反网络犯罪法》第25条规定,发布“违反埃及社会所持家庭原则与价值”的内容将处以最少六个月监禁及/或罚款。该法律条文刻意保持模糊,使其能广泛适用于各种场合。

已有十余位女性因类似指控而被拘留,遭遇长时间预审监禁及重刑处罚。

这种指控随意性极强的现象,暗示可能更深层的动机:即当局意在规范女性在数字空间的存在,尤其是她们可能通过TikTok获得的影响力与经济独立性,这一切都绕开了传统的家庭与职场结构。

TikTok赋予普通用户前所未有的可见性,也使他们得以挑战社会规范,常借助幽默表达。这种现象似乎令当局感到不安,并试图以个案传达震慑信号

TikTok相关拘捕并不限于“家庭价值”。2022年,三位用户因批评食品价格上涨而被捕,虽内容属实,却被控“传播假消息”。当时埃及正面临严重通货膨胀。

2023年,一则恶搞“监狱探访”的视频走红,创作者随即被捕,罪名包括“加入恐怖组织”“传播虚假信息”与“滥用社交媒体”。

这些案件表明,TikTok上一旦触及敏感政治话题,即使以戏谑方式呈现,仍会引起埃及政府强烈反应。政府尤其担忧那些揭露其人权纪录、如监狱恶劣环境等问题的热门内容。

TikTok也让来自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人们有了互动空间,正如该平台在全球其他国家所展现的潜力

埃及社会高度等级化,少数富裕精英阶层生活于与广大贫困群体隔绝的现实中。据统计,约有30%的埃及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TikTok语境中,社会上层被称为“Egypt”,而贫困阶层则称为“Masr”(مصر,阿拉伯语中“埃及”的原词)。

与基于现实社交网络的Facebook不同,TikTok通过算法推动内容传播,构建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使这两个“埃及”得以相遇,从而激发出独特的社会文化互动,这一现象在其他国家亦有观察。

“Egypt”观看“Masr”的歌舞、模仿秀甚至乞讨直播;而“Masr”得以一窥富人圈层的奢华生活。

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这种贫富落差格外刺目。当大多数埃及人苦于物价上涨、生活成本与失业问题时,一些富裕用户却在TikTok上抱怨餐厅泊车等“琐事”或炫耀高额零用钱

用户之间能在评论区自由互动,毫不掩饰地表达看法。曾有一名学生夸耀每周零用3000埃镑(约合60美元),立即被评论指出:“这可是很多人的月薪。”

虽然TikTok在埃及尚未明显政治化,未来也可能因当局严厉管控而止步,但它揭示社会裂痕、打破阶层界限的能力,仍可能带来意料之外的政治效应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