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曙教授来湘潭理工学院开启书画艺术盛宴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7 20:22 2

摘要:5月12日至5月15日,两场讲座、两次观展、一场雅集,北京大学美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湘潭理工学院特聘教授、著名书法家朱天曙,通过“学术讲座+艺术展览+雅集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以书画为切口挖掘湖湘精神,

5月12日至5月15日,两场讲座、两次观展、一场雅集,北京大学美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湘潭理工学院特聘教授、著名书法家朱天曙,通过“学术讲座+艺术展览+雅集交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以书画为切口挖掘湖湘精神,为湘潭理工学院师生呈现了一场书画艺术盛宴。

听——学术讲座

“在学习古人书画技法的同时,是否还要学习文学史书,丰富自己的文化感悟?”

朱天曙教授用两场学术讲座解答了现场观众疑惑。在题为《清中期以来湖南地区的颜真卿书法流派与齐白石早期书风》的讲座中,朱天曙教授从湖南地区的书风脉络、钱沣与晚清湖南地区颜体的传承、何绍基书风、齐白石与何绍基书风的渊源与变法四个方面就齐白石书法与湖南地区的关系展开论述。

其《从谈起:齐白石是如何学习艺术的》专题讲座,通过对齐白石手稿、画作等珍贵文献的分析,揭示了齐白石“转益多师”,学习书法、绘画、篆刻的艺术历程,指出其独特艺术风格源于对清代书画家的局部临摹与“自我”精神的融合,并将“书画印”有机结合,使不同艺术形式在碰撞中产生相得益彰的审美意趣。

“技术、审美、人文、哲学,此为艺术的四种品格。”朱天曙教授在回答提问中谈到学习艺术不仅要掌握笔法技术,更要深入理解其文化背景和艺术历史,以培养审美和人文素养。最后,朱教授为现场观众赠书签名,并勉励同学们在仿古学古的基础上勇于创新,积极探寻适合个人的艺术风格。

观——艺术展览

观摩两场艺术展览与讲座主题形成深度呼应。5月13日,朱天曙教授与湘潭理工学院齐白石艺术研学班师生一同前往长沙美仑美术馆和湖南省博物馆观看艺术展览。

在“黄惇书法篆刻艺术展”中,观众得以纵览这位当代艺术大家95件书法与篆刻佳作。黄惇先生的笔墨作品,既有秦汉的金石气韵,又不乏现代视觉构成的创新。

展览现场,朱教授指导学生书法作品可以通过笔墨浓淡、字体大小变化、笔画长短交错等方式巧妙增加作品节奏感,使学生在沉浸式观展中学有所悟。

湖南博物馆的“明清湖南士大夫的笔墨丹青展”,则汇聚明清以来王夫之、曾国藩、左宗棠等湘籍或客湘士人的作品九十余件,展示其艺术风采的同时,彰显了湖湘文化滋养下士人的涵养与精神风貌。

在观摩艺术作品展的过程中,大家一边聆听朱教授的细致讲解,一边驻足欣赏古人的笔墨丹青,从中领悟“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精神。

享——文化雅集

5月15日上午,潭州书院雅集——朱天曙吕欢呼作品观摩会在湘潭理工学院六教展厅举办,吸引了楹联名家、书法艺术家、文化学者、艺术爱好者来到活动现场。

雅集现场,大家共同欣赏了朱天曙教授展示的书法作品、山水画作品以及篆刻专题长卷,还观赏了吕欢呼老师的小写意花卉长卷。

毕业于湘潭理工学院的米庆杰,现为湖南科技大学24级书法研究生,再次回到母校,近距离感受这次书画雅集的魅力。他感慨道:“本科求学期间,得益于梁金龙、杜庆磊老师在书法课上的悉心指导与熏陶,我逐步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由此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

观摩结束后,在场来宾共聚一堂,交流书法艺术心得。

湖南省金石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科技大学文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周平教授分享观摩心得,提示同学们在欣赏作品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和研究朱教授作品中的题跋,这是朱教授创作灵感的体现,亦是创作心得的归纳与总结。

湖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张绪军先生在分享交流中提出,中国诗书画印四绝,还应再加一“绝”——联。先生观摩作品后有感并撰联:金石传薪,天曙文心崇白石;丹青会雅,潭州理院毓湘青。

“在观摩书画作品时,回想起朱教授讲座中提到的‘师古而不泥古’,我对笔法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曾在潭州书院齐白石艺术研学班学习的王侣深有感触地说。湘潭理工学院近年来通过齐白石艺术研学班开展学术沙龙、文化研学等活动,为传承湖湘文化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撰稿/WRITER :杨山燕

摄影/PHOTOGRAPHER :李嘉琦、向蓉、张阳、高士奇

来源:湘潭理工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