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蒙拐骗3年捞了80亿!电视台成了帮凶,最后成过街老鼠结局很惨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07:23 3

摘要:2014年,山西太原某影视城里,一位白发苍苍的退休女工正蹲在角落啃着5块钱的盒饭。她叫刘洪斌,65岁,年轻时在纺织厂踩了30年缝纫机,退休后为了“过戏瘾”,成了影视城的老年群演。

“百变神医”刘洪斌:退休大妈的奥斯卡级诈骗剧本 ——从群演到“神医”,她用演技掏空千万老人的钱包。

退休大妈的“演员梦”:从龙套到“医学泰斗”的奇幻漂流

2014年,山西太原某影视城里,一位白发苍苍的退休女工正蹲在角落啃着5块钱的盒饭。她叫刘洪斌,65岁,年轻时在纺织厂踩了30年缝纫机,退休后为了“过戏瘾”,成了影视城的老年群演。

她的日常是扮演街边卖菜大娘、医院背景板病人,偶尔混到一句台词能兴奋一整天。谁也没想到,这个连正脸镜头都捞不到的“路人甲”,会在三年后成为席卷全国的“医学顶流”,甚至被网友戏称“奥斯卡欠她一座小金人”。

从此,她的人生剧本从《平凡的世界》切换成了《天才雷普利》。

百变神医的诞生:三年九副面孔,卫视成“舞台” 刘洪斌的“医学奇迹”始于一场精心策划的“角色扮演游戏”:

苗医传人:在西藏卫视,她身着苗族服饰,宣称手握“咳喘绝技”,一贴药治百病,引得老人疯狂囤货。

北大教授:转战甘肃卫视,她摇身变成“糖尿病权威”,推销的“糖尿灵片”被吹成“三盒根治,永不复发”。

蒙医第五代传人:吉林都市频道里,她披蒙古长袍,扬言“祖传秘方专克心脑血管病”,甚至搬出虚构的“蒙医丈夫”增加可信度。

更荒诞的是,她曾在同一电视台“精分”演出:上午是“中华中医医学会副会长”,下午化身“高级营养师”,晚上又成“天山雪莲推广大使”。

团队为她定制了9个身份、20套行头,名字稍作改动(刘洪斌、刘宏斌、刘洪宾),便轻松骗过信息闭塞的老年人。有网友调侃:“这演技,秒杀流量明星!”

骗术解剖:电视台+剧本+群演=老年人的“信任收割机” 刘洪斌的“成功”绝非一人之功,而是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剧本杀式广告:每场“医学访谈”都是精密设计的剧本。

卫视背书陷阱:地方台收取高额广告费后,在黄金时段滚动播放。老人深信“电视台不会骗人”,却不知这些节目连医疗资质都没有。

人性弱点狙击:她擅长用“违背祖训献药”“患者含泪感恩”等桥段,精准戳中老人对健康的焦虑和对亲情的渴望。某次直播中,她甚至飙泪高呼:“我宁可被祖宗骂,也要救你们!”

最讽刺的是,她代言的“神药”多数是三无产品。一款“骨筋丸胶囊”被检出致癌物苏丹红,另一款“天山雪莲膏”实为成本5元的糖水混合物。

荒诞与悲凉:当“神药”变成“毒药” 骗局的代价远不止金钱。长春一名网友曝光,母亲听信刘洪斌的“三高神药”,花光积蓄购买,结果病情恶化住院。

打电话退货时,客服反辱骂:“吃不起药别装病!”。

更惨痛的是,有老人因延误治疗去世,家属举着药瓶在电视台门口痛哭:“还我爸妈命来!”

而刘洪斌本人却沉浸于“顶流”幻境:出门有助理打伞,银行账户日进斗金,甚至对子女炫耀:“你妈现在比明星还红!”

落幕与反思:骗局终结,伤痛难愈 骗局被揭穿后,刘洪斌的80亿违法所得被追缴,相关药厂遭查封。

但受害者的伤痛无法弥补:有人倾家荡产,有人贻误病情,更有人至死仍坚信“刘教授是救命恩人”。

这场闹剧暴露的不仅是人性贪婪,更是社会监管的漏洞: 电视台成帮凶:某地方台负责人坦言:“广告费给够,播什么不重要”。

法律制裁滞后:直到骗局滚到80亿规模,监管部门才重拳出击。

老年人信息鸿沟:72%受骗老人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电视是他们唯一的信息源。

骗局会老,但人性永远鲜活。

如今,刘洪斌已消失在公众视野,但她的“遗产”仍在发酵——中医药声誉受损,老人对电视广告的信任崩塌,而新的“张洪斌”“李洪斌”仍在短视频平台蠢蠢欲动。

这个故事最荒诞的是:刘洪斌曾在采访中感慨:“我一生最骄傲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终于圆了演员梦。”

只是这场“梦”,代价是千万老人的血泪与性命, 或许正如网友所言:“她该拿的不是奥斯卡,而是金酸梅——史上最缺德演技奖。”

来源:情感大师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