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鹅痛风发病初期,患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采食量明显下降,相较于健康鹅精神明显不佳,常常独自呆立,羽毛也变得杂乱无光泽。随着病情发展,病鹅会出现典型的关节肿胀症状,关节处明显膨大、发热,行走困难,跛行,甚至无法站立行走。此外,病鹅排白色石灰样稀便,这是体内尿酸
鹅痛风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比较大的代谢性疾病,会严重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了解其症状,掌握科学的防治方法,对保障鹅的健康养殖来说非常关键。
一、症状
鹅痛风发病初期,患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采食量明显下降,相较于健康鹅精神明显不佳,常常独自呆立,羽毛也变得杂乱无光泽。随着病情发展,病鹅会出现典型的关节肿胀症状,关节处明显膨大、发热,行走困难,跛行,甚至无法站立行走。此外,病鹅排白色石灰样稀便,这是体内尿酸盐大量沉积后通过粪便排出的表现。到了后期,病鹅会因肾功能衰竭等原因,出现呼吸困难、抽搐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二、防治
防治鹅痛风,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键。首先,合理搭配饲料,避免饲喂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饲料,尤其是雏鹅阶段,要严格控制豆粕、鱼粉等高蛋白原料的比例。同时,确保饲料中维生素A的充足供应,有助于维持鹅的正常代谢。其次,保证鹅群有充足、清洁的饮水,促进体内尿酸盐的排出,降低痛风的发生几率。此外,要注意鹅舍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细菌和病毒滋生。
在疾病预防上,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中药,如金钱草、车前草等,能有效促进鹅的尿酸排泄。一旦发现鹅群中有痛风症状的病鹅,要立即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治疗时,可使用小苏打+通安剑客等药物,帮助病鹅碱化尿液,促进尿酸盐溶解和排出,同时配合肝肾剑客,修复肝肾,增强代谢功能。
总之,养鹅过程中对痛风病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通过科学管理和合理防治,保障鹅群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收益。
来源:禽类养殖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