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风41是中国的战略王牌,公开信息显示,它的射程能达到1.2万到1.5万公里,基本上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跑不出它的打击范围。
东风41作为我国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它不仅射程远得吓人,还能携带多个核弹头。
如果24枚这样的导弹同时朝美国发射,美国这个自称“军队第一”的国家,能不能拦得住?
东风41是中国的战略王牌,公开信息显示,它的射程能达到1.2万到1.5万公里,基本上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跑不出它的打击范围。
更夸张的是,它能携带多达10个分导式核弹头,每个弹头都能独立锁定目标。
这意味着一枚东风41就能同时攻击好几个城市或军事目标。
除了射程和弹头,东风41还有几个“硬核”特点。
它是固体燃料导弹,发射准备时间短,不像液体燃料导弹那样需要提前加注燃料,反应速度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而且,它是陆基机动发射的,可以通过公路甚至铁路移动,想在发射前找到并摧毁它,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它的速度,据说最高能到26马赫,从中国发射到美国西海岸,最快也就30分钟左右。
东风41不仅能带真弹头,还会携带诱饵弹头。这些假弹头在天上飞的时候,敌方的雷达和拦截系统很难分辨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这就好比你在高速路上开车,对面开来一堆车,你得在几秒钟内判断哪个是真车哪个是模型,错一步就完蛋,这种设计让东风41对反导系统来说是个噩梦。
所以,24枚东风41同时发射,按每枚10个弹头算,总共就是240个弹头,外加一堆诱饵,铺天盖地砸过来。
美国要面对的,不是一两个目标,而是几百个高速移动的“杀手”。
美国既然号称“军队第一”,他们的导弹防御系统在全球也算顶尖,主要有几套装备:陆基中段防御系统、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GMD是美国专门用来对付洲际弹道导弹的“大杀器”,它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加利福尼亚,靠拦截弹在导弹的中段飞行阶段把来袭目标撞毁。
截至2023年,美国公开的GMD拦截弹数量大约是44枚。这44枚听着不少,但面对240个弹头,简直是杯水车薪。
GMD的成功率并不稳定,从1999年到现在,美国对GMD进行了20多次测试,结果是成功和失败各占一半左右。
2021年的一次测试倒是成功了,但那是对单一目标,条件也比实战简单得多。
如果是240个弹头,外加诱饵,就算运气爆棚,一枚拦截弹打一个弹头,44枚也只能对付44个,剩下的196个怎么办?
还有个问题,GMD的拦截弹数量没法短时间内增加。
生产和部署这种东西耗时耗钱,美国现在也没计划大规模扩充。面对饱和攻击,GMD基本没戏。
宙斯盾是美国海军的骄傲,装在驱逐舰和巡洋舰上,用SM-3导弹拦截来袭目标。它对付中短程导弹很有一套,曾经成功拦截过朝鲜的弹道导弹。
但问题是,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和高度远超中短程导弹,SM-3的射程和速度对东风41这种级别的目标有点力不从心。
虽然美国正在升级SM-3,比如SM-3 Block IIA号称能对付ICBM,但目前部署数量有限,而且实战中从没验证过对多弹头ICBM的效果。
24枚东风41齐射,光靠几艘军舰上的宙斯盾,恐怕是挡不住的。
THAAD是另一种反导系统,主要负责末段防御,也就是导弹快落地的时候拦截。它在韩国部署过,对付朝鲜的短程导弹挺有效。
但它的高度和射程有限,设计初衷也不是针对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的速度和弹道高度,THAAD基本够不着。
除了这些,美国还有爱国者PAC-3,但那是点防御系统,只能保护小范围目标,比如军事基地,对付ICBM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还有人说可以用激光武器或者太空武器拦截,但这些技术还在研发阶段,离实战部署还远得很。
所以,美国现有的反导系统,面对24枚东风41的齐射,数量不够,成功率也不高。240个弹头加诱饵,饱和攻击的效果会让这些系统直接“懵圈”。
既然拦截这么难,美国能不能换个思路,比如在东风41发射前或刚起飞时就把它干掉?
这叫“左弓拦截”或者“助推段拦截”,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几乎是天方夜谭。
首先,东风41是机动发射的,藏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可能在山里、隧道里,甚至伪装成普通货车。
美国的情报再牛,也不可能实时掌握24枚导弹的具体位置。卫星侦察有延迟,无人机深入中国内地更是找死。
其次,就算知道位置,想先发制人摧毁,需要超强的打击能力。
B-2隐形轰炸机或者潜射巡航导弹或许能行,但24个目标分散在全国,短时间内全部打掉,几乎不可能。
而且,我国肯定有严密的防空系统和反制措施,美国动手前就可能被发现。
导弹刚起飞时速度慢,是个好机会。
但这要求拦截系统离发射点很近,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舰或者日本、韩国的基地理论上可以试试,可东风41的助推阶段也就几分钟,留给美国的时间太短。
更别提我国会用电子干扰和防空火力保护发射区域,美国的拦截弹能不能靠近还是个问题。
目前,美国的助推段拦截技术还不成熟,像“机载激光武器”这种项目早就下马了。
所以,不管是发射前还是刚起飞,想干掉24枚东风41,基本是痴人说梦。
从技术上看,24枚东风41同时发射,美国的反导系统完全应付不下来。
240个弹头,哪怕只漏掉几十个,美国本土也会被炸得稀巴烂。但这只是技术层面的分析,现实中还有战略因素得考虑。
核武器的核心是威慑,不是真要打。冷战时美苏就玩过这套,叫“相互确保摧毁”。意思是,你敢扔核弹,我就还回去,大家一起完蛋。
美国有上千枚核弹头,藏在潜艇、轰炸机和导弹基地里,中国敢发射24枚东风41,美国肯定会报复,中国也跑不掉。
这种“同归于尽”的逻辑,让核大战的可能性变得很低。
中美关系虽然紧张,但还没到动核武器的地步。
两国的博弈更多在经济、科技、外交上,核武器只是底牌。
这场“拦截游戏”暴露了美国反导系统的一个大短板:数量少,覆盖面窄,面对饱和攻击束手无策。
GMD的44枚拦截弹看着挺唬人,但一枚导弹要几十亿美元,国会批钱都抠抠搜搜,想扩充到几百枚,短期内没戏。
我国的东风41则在不断升级,速度更快,突防更强,双方的技术差距还在拉大。
美国要补短板,得花大钱大精力。特朗普就喊过要升级导弹防御,但落实起来慢得像蜗牛。
假设24枚东风41真打过来,美国拦不住240个核弹头,每一个都能炸平一座城市,美国的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全得玩完。
但这也说明,核武器不是随便用的。中美都知道打核战没赢家,所以都在拼命发展技术,但不敢轻易按发射键。东风41的厉害和美国反导的不足,其实是互相牵制的结果。
美国所有十万人以上城市可被瞬间摧毁 东风-41威慑力十足 手机凤凰网
[1]谢露莹.“东风”41战略核导弹[J].兵器知识,2019,(11):1-2.DOI:10.19437/j.cnki.11-1470/tj.2019.11.002.
来源:烟寒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