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最高法联手证监会围剿“小作文” 造谣割韭菜要坐牢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07:59 3

摘要:大家赶紧买!”深夜,某炒股群里突然跳出这样一条消息,瞬间点燃了群里几百号散户的热情,不少人激动得凌晨就挂好了买入单。可谁能想到,第二天股价非但没涨,反而暴跌15%,让这些满怀期待的散户们欲哭无泪。这样的“小作文”戏码,在A股市场上屡见不鲜,股民们深受其害。不过

“明天XX股票肯定涨停,内幕消息,大家赶紧买!”深夜,某炒股群里突然跳出这样一条消息,瞬间点燃了群里几百号散户的热情,不少人激动得凌晨就挂好了买入单。可谁能想到,第二天股价非但没涨,反而暴跌15%,让这些满怀期待的散户们欲哭无泪。这样的“小作文”戏码,在A股市场上屡见不鲜,股民们深受其害。不过,如今情况要变了!2025年5月15日 ,最高法与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市场秩序者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一重磅消息,无疑给股市“黑嘴”们敲响了丧钟。

事情的起因是2023年A股被“小作文”搅得乌烟瘴气,东方时尚、我乐家居等个股被恶意操纵,仅一个月,相关谣言就超过2000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股民利益。为此,最高法和证监会迅速行动,联合发布了这份包含28条内容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编传虚假信息”入刑标准量化,只要造成证券交易额累计1000万元以上,或者获利、避损50万元以上等情形,就要被追责,最高可判10年。这一规定直接补上了过往《证券法》仅能行政处罚的漏洞,实现了“行政+刑事”双管齐下的严厉打击模式。

对于这一新规,市场上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乱世需用重典。2021年“叶飞爆料门”导致11家上市公司股价平均下跌23%,但当事人仅仅被罚款200万,威慑力明显不足。而如今新规下,类似案件直接入刑,威慑力呈数倍增长。而且,美国《萨班斯法案》对证券欺诈最高判25年,英国《金融市场行为法案》要求谣言传播者赔偿投资者损失,我国新规的出台,补上了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监管的短板。此外,证监会同步上线的“鹰眼3.0”系统,AI能在5秒内识别微信群、直播间里的可疑话术,为打击“小作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但也有部分人提出质疑。有法律博主担忧,散户可能会成为“人肉炸弹”。比如某股民在论坛随意发帖“听说XX公司要重组”,一旦引发跟风交易,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即便他没有主观恶意,也可能被追责。还有私募从业者透露,新规可能会被庄家反向利用,通过举报竞争对手的发言来实施精准打击。并且,据某券商统计,85%的“小作文”最初都源自上市公司调研纪要的断章取义,这也增加了认定和监管的难度。

在我看来,新规主要针对的是背后成熟的“信息产业链”。从已查处的某“财经大V”团伙案就能看出,一条完整的“小作文”产业链涵盖境外注册账号、AI批量生成内容、水军多层转发、量化资金配合拉升等环节。新规将“传播协助者”纳入共犯范畴,直击要害。但也要警惕“寒蝉效应”,目前部分券商已暂停分析师非正式交流,某公募基金经理甚至表示现在给客户发微信都要经过法务审核。

当一则毫无根据的“小作文”就能让普通股民一天亏掉半年工资时,我们确实需要强有力的手段来维护市场公平。但在实施新规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监管过度,损害市场活力。这场监管与市场的博弈,没有中间地带。

你觉得新规是散户的“保护盾”,还是会被庄家当成“新工具”?

如果你是股民,你支持“宁可错杀也要严打”,还是“先完善举证机制再推进”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

来源:七窍心心相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