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
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之一,顺城街上冯氏拙园
清代嘉庆年间,济南南郭黑虎泉西的顺城街(今名南顺城街)上,有一私家园林郭氏别业,然而,它的声名大振却是在道光初年,宦游山左的冯氏兄弟将此园买下之后。
冯赓飏(生卒年不详),字子皋。广东番禺人。嘉庆二十二年丁丑进士,选庶吉士,道光初年改官山东黄县、汶上知县。后因事落职,遂郁郁寡欢。他买下郭氏别业,并将母亲、妻子与弟弟尽由南海迁来,易名拙园,从此过上寓公生涯。
何以取名拙园,盖子皋先生以其仕途坎坷,无端被祸,借以自嘲耳。
书影:《拙园诗选》
值得一提的是冯家的又一位进士、冯赓飏的弟弟冯询,时人合称兄弟二人为“大小冯”。而这小冯尤其了得。冯询(1796——1871),字子良,嘉庆二十五年庚辰进士。据赖学海《雪庐诗话》,子良“性好逸游”,他作完一届知县,回原籍候次,“遂纵意狎游……不数年,家资罄尽”,既而“幕游山东,得交海内名士”。子良后官饶州知府,清廉守正,著《子良诗存》,“道光间为岭南诗人之最。”(见《晚晴簃诗话》)
之二,拙园文讌之盛成济南一景
冯赓飏写有众多表现拙园园居生活的诗作,如:《开池放泉》:
历下之城湖为弦,南濠泼泼珍珠泉。
泉西一颗眠龙抱,金井瑶阑不媚川。
沿崖垒石螭头密,洞门未放潜龙出。
回头依旧在山清,颔探玩作池中物。
池中切莫笑沮洳,澄鲜着景皆灵虚。
紫荇牵丝调翠鸟,绿杨垂影钓红鱼。
(清同治元年藏珍阁刻本《拙园诗选》)
书影:冯赓飏《开池放泉》
“历下之城湖为弦”,好句!一个“弦”字,形象地说明了济南城与大明湖的关系,弦者,物之边沿也;又,琴弦也,或弦乐器之美声也。然而,还有一解似乎更具诗意,这就是,清澈的大明湖犹如半圆形的月亮横亘在城北,艳影照人。“诗无达诂”,此一例也。而在“泼泼”南珍珠泉之西,正今之一虎泉也(它随着主人的喜好有多种称名,如之后的中清泉、缪家泉等等),当年,它正是拙园的园内之泉,泉池“沿崖垒石螭头密”,又颇似该泉今日情状,而一旦开池放泉,它的清澈便如同“在山”之泉,“澄鲜着景皆灵虚”。结句“紫荇牵丝调翠鸟,绿杨垂影钓红鱼”,富于雅趣,它形象地展示出护城河当年生态环境的清新、淳美与河畔生涯的自在与惬意。
今一虎泉
冯赓飏另有《春旱得雨,二南有诗来约,和以代简》:
春酒涩如雨,月余期始来。
闲心为旱急,诗景又晴开。
蛰筍雷鞭起,蜂花露酿催。
明朝泉放满,池畔引千杯。
(清同治元年藏珍阁刻本《拙园诗选》)
春日,天旱池干,终于,雨来了。济南诗人周乐(字二南)立即来约诗会,而冯赓飏亦早已备好蜂花露美酒,是呀,有了雨水引发的泉水,明朝便可以在泉池边引杯畅饮,“晴开”“诗景”呀!
冯氏兄弟与济南诗人周乐、陈超、何邻泉、郭敏磐、李僩、郑云龙、谢焜,以及客居历下的诗人廖炳奎、王大堉、王鸿、章寅、招子庸均为好友,他们不时诗酒雅聚,道光初年,拙园文讌之盛成为济南一景。济南诗人周乐的三首诗可见一斑:
其一:《冯子皋先生竹园宴集即事》:
名园雨霁正开筵,到此胸怀觉洒然。
三伏尊罍河朔饮,一时裙屐竹林贤。
茅亭香满通荷芰,泉水声多杂管弦。
闻说舜城鱼鑰启,夜深诗句尚分联。
其二:《冯子皋先生赓飏招同章直斋先生寅竹园雅集子皋直斋俱罣吏议罢官,时坐中演邯郸梦一折》:
风吹仙乐珮环香,避暑同来水一方。
修竹不知过赤日,几人有梦熟黄粱。
碧筒注酒传杯满,古钵催诗索句忙。
却幸词坛集吟侣,不辞花月坐飞觞。
其三:《竹园莲花盛开有作》:
泉水引来亭际环,芰荷半亩著花殷。
扶疏竹子桐孙外,洒落诗人酒客间。
一曲清歌侑红袖,半庭明月醉朱颜。
傍城有此清凉境,怪得先生日闭关。
(均见《二南诗钞》
书影:《二南文集》
园林之美,在乎景致,更在乎园之主人,在乎园之主人之审美眼光与风度教养。游戏是人类的本能喜好,会玩,且玩得酣畅淋漓,尽情尽兴,是学问,是格调,也是涵养。
以上诸君,或为学富五车的学者,或为蜚声齐鲁的诗人,依他们充满智慧和想象力的头脑,玩也能玩出花来。拙园原本流泉淙淙,景致幽雅,而主人犹感不足,于是引泉绕亭,养荷种竹,将个拙园(周乐称竹园,此时或许子皋先生尚未命名,疑此园即为杜云之竹园也)布置得仙境一般;他们特选择在莲花盛开的盛夏,在这清凉世界举办赏荷雅会,那些个花样繁多的活动安排,如碧筒饮、伶人剧、斗奇诗、赏莲花、听清歌管弦,坐花月飞觞……高雅而具情趣,热火而不失规格,真是亏他们想得出!显然大家的情绪达于极致,以致到了深夜,听说城门未锁,不是急于回家,而是继续联诗。
冯询天资聪颖,才情横溢,他与王鸿等除在拙园相聚,还常常游乐于大明湖上,饮酒赋诗,《雪庐诗话》称其“窘则拔妇头上钗以质酒。”然正是这一段济南生活,使他诗艺大进:“然有作必擅场,自是遂专于诗。”(均见《雪庐诗话》)以致日后声名大噪。冯询写有《拙园呈子皋兄》诗:
草草亭台水石间,春风和气正开颜。
藤如学道肱三折,竹似存诗岁一删。
山好自居何用买,门闲虽设亦常关。
听泉忽忆前池馆,无计留清待客还兄宰汶阳于衙斋筑留清池馆。著有《留清池馆记》。
书影:冯询《拙园呈子皋兄》
全诗生动刻画了拙园泉水亭台、竹石藤萝之美,充满着居住于此的满足与惬意。然而,好景不长,冯赓飏终以仕途坎坷、屈抑以终。冯询曾在《子皋伯兄刻成,诗以追悼》一诗中,谈及其兄之死因在“一谪痛心重谪死”,一谪为“兄以庶常散馆,改知县为恨”,重谪为“又因公被议,留滞山左至屈抑以死。”冯赓飏“罣吏议”是在汶阳任上。原因在捕盗贼不力,冯询在《汶上县感子皋先伯兄旧治》诗注中称“兄为政以捕盗贼、究讼师为首务,然卒以此被议。”
之三,往日不再,诗友苍茫怀昔时
冯赓飏死后,冯询忍痛含悲,卖掉拙园,举家返回岭南。然而,那些个诗友相聚、芳园文讌的美好岁月是永难忘怀的。好友王鸿深情款款地作《送冯子良南归》诗:
去岁春暮君始来,板舆笑奉心颜开。
团圆乐事人争羡,况复芳园屡文讌。
旧雨新雨同流连,各有爱才心一片。
甚至过了许多个岁月,王鸿依然会来到这里,怀古述今,寄怀好友:“赌酒论文地,苍茫怀昔时。引泉通曲沼,呼月斗奇诗。”(《重过拙园感怀寄冯子良于羊城,用老杜重过何氏园韵》)
今南护城河风景
这拙园到底有多美呢?我们还可以从当年欲买下这所园林而不得的济南名士王钟霖所著《七十二泉考》中窥见,这一条名为“魁泉”——
黑虎庙西,郭氏别业泉也。后归番禹冯子良司马。竹石曲折,古树缠藤萝,垂墙外,拂城河。开窗下钓,肥鲫尺鲤,随手可得。异鸟时鸣,与泉声相杂,为城南大好林泉。泉无名,以近对魁星楼,名之曰魁泉,以补志阙。园主人回番禹,廉值即售。自顾囊涩,且以馆为家。每忆昔人“小筑园林负城郭”句,为之怅然。
来源:潇洒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