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致命的粗心,叫“把脑膜炎当发烧”,5个措施要搞清楚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8 08:36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本文2075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有些病不是拖几天就能好的,脑膜炎就是其中之一。你以为是发烧,可能命已经在倒计时。

在医院急诊科,医生最怕遇到的不是重病,而是被耽误的重病。脑膜炎,就是这样一个被误诊率极高、但一旦延误就可能致命的疾病。它的早期症状太“普通”了,像感冒、像发烧,甚至像牙疼,但一旦错过治疗的黄金时间,后果可能是瘫痪、失明、智力受损,甚至死亡。

别把“发烧”当小事,尤其当它背后藏着脑膜炎这个“伪装高手”。

脑膜炎,顾名思义,是脑膜的炎症。脑膜是包裹着我们大脑和脊髓的保护层,一旦发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都可能受到影响。

它可以由细菌、病毒、真菌、结核杆菌等多种病原体引起。其中细菌性脑膜炎最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资料,细菌性脑膜炎的致死率在10%~30%之间,即使救回一命,也有可能留下听力损伤、认知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脑膜炎早期的表现非常不典型。发烧、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嗜睡——这些症状,和流感、普通感冒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有些孩子只表现为情绪烦躁、不肯吃奶,家长很容易以为是小感冒。

但脑膜炎有一个致命的特点进展极快。可能早上还只是发烧,晚上就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很多病例都显示,从出现症状到病情危重,可能只需要24小时。拖延一天,就可能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虽然症状相似,但有几个信号需要格外警惕:

发烧持续不退,体温超过39℃

剧烈头痛,普通止痛药无效

脖子僵硬,低头困难

光线刺激眼睛会加重头痛

出现意识混乱、嗜睡、抽搐

特别是脖子僵硬,在医学上叫“颈项强直”,是脑膜炎的典型体征之一。你可以做个简单测试:让患者躺下,试图抬起头贴近胸口,如果感觉明显吃力,甚至痛苦,就要警惕。

儿童患者则更隐匿,有时是频繁哭闹、拒绝进食、前囟突出(婴儿头顶软骨处肿胀),这些都不能掉以轻心。

很多人有种“发烧惯了”的心态,觉得吃点退烧药扛一扛就好了。甚至有些人会说:“我以前也是这样,过两天就退了。”

但脑膜炎不是靠“经验”就能识别的。它的危险在于早期症状太普通,发展速度又太快。一旦拖延,哪怕是在家里自我观察一晚,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特别是孩子、老人、免疫力低的人群,更容易被脑膜炎“偷袭”。

不是只有“体弱”才会被盯上。以下这些人群需要特别警惕:

5岁以下儿童

65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疾病(糖尿病、肿瘤、艾滋病等)

免疫系统抑制者(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生活环境拥挤、通风差(如学生宿舍、兵营)

还有一种情况要特别注意:刚做过头部手术或有颅脑外伤的人,因为脑膜可能已经受损,更容易感染发炎。

脑膜炎不是绝症,但关键就在早发现,早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需要尽快使用静脉注射抗生素,病毒性脑膜炎则要根据病毒类型决定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周期通常较长,住院甚至可能要两三周以上。

如果治疗及时,大部分患者是可以完全康复的。但如果延误,后果可能是永久性听力丧失、智力下降、甚至植物人状态。

所以,根本的问题不在能不能治,而是你有没有在黄金时间内发现它

脑膜炎可怕,但不是无法防范。下面这5个措施,尤其要记牢:

不要盲目相信“发烧三天就会好”。尤其是高烧超过39℃,伴随头痛、呕吐、意识模糊等症状时,一定要赶紧去医院。

脖子像“铁板”一样无法低头,是脑膜受到刺激的表现,必须警惕脑膜炎可能。

哭闹不止、嗜睡、抽搐、前囟肿胀,这些都可能是脑膜炎的前兆,不能拖延。

脑膜炎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尤其是细菌性脑膜炎。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车站、军营等,要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通风。

五、按时接种疫苗

目前已有流脑疫苗、肺炎球菌疫苗、HIB疫苗等,能有效预防常见致病菌导致的脑膜炎。尤其是儿童,一定要按国家免疫规划接种。

你可能经历过很多次发烧,但哪一次是普通感冒,哪一次是隐藏的脑膜炎,你并不知道。医生判断的是证据,而你判断的是感觉

脑膜炎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它要的不只是你的健康,甚至可能是你的命。不要让“经验主义”毁掉一个原本可以被救回的生命。

发烧不是病,但可能是重病的信号。别让粗心,成为你人生中最昂贵的一次代价。

资料来源:
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S].2020.
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细菌性脑膜炎防控知识问答》[EB/OL].2023年发布.
③.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等.《成人细菌性脑膜炎诊疗指南(2021年)》[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1,39(12):721-728.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

来源:中医李大夫健康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