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图1为电灯式天线。在无线电发展的早期岁月里,这盏电灯天线宛如一位低调却关键的幕后英雄。它来自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那个无线电设备不断探索创新的时代,它有着独特使命。它将照明与接收天线功能合二为一,巧妙利用室内空间,为矿石收音机等设备提供接收信号的途径,以别
《电波纪元-无线电技术早期历史展》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举办。
有幸参观了这届展览!
下面是将在展览中拍摄到的照片给予连续推出,这是它的第三部分,天线与矿石收音机。
图1
图1为电灯式天线。在无线电发展的早期岁月里,这盏电灯天线宛如一位低调却关键的幕后英雄。它来自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在那个无线电设备不断探索创新的时代,它有着独特使命。它将照明与接收天线功能合二为一,巧妙利用室内空间,为矿石收音机等设备提供接收信号的途径,以别样的方式助力人们捕捉空中电波,是无线电技术发展中兼具创意与实用的独特存在,静静承载着往昔科技探索的智慧与巧思 。
图2
图2为旋转式天线。这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的旋转天线 。在早期无线电通信中,天线起着接收信号的关键作用。这种旋转天线造型独特,其六边形木质结构不仅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还可能在设计上考虑了结构稳定性与信号接收效果。通过旋转,它能够调整方向,以获取最佳的信号接收角度,是无线电技术发展早期为优化信号接收而做出的有益探索,见证了当时人们在通信技术领域不断创新的历程。
图3
图3为室内天线。这是20世纪20年代法国的室内天线 。在早期无线电发展阶段,室外天线架设不便,室内天线应运而生。它的木质框架搭配金属导线结构,便于在室内安置。通过合理布局导线,能在有限空间内接收无线电信号,为室内收音机等设备提供信号来源,是当时为满足室内无线电接收需求而设计的实用装置,体现了人们在无线电应用上的探索与创新。
图4
图4为“瓢虫”矿石收音机。在无线电设备的奇妙世界里,“瓢虫”矿石收音机宛如一颗闪耀的创意之星。它诞生于1927 - 1930年间美国俄亥俄州的Brush Pottery公司。精巧的设计将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以瓢虫为造型蓝本,活动矿石、接线柱化作俏皮的触须,感应线圈藏身于圆滚滚的肚子里,调节频率的滑杆安置在背部。它不仅是接收电波的工具,更是一件承载着往昔巧思与趣味的工艺品,在无线电历史中留下独特而迷人的印记。
图5
图5为书本式矿石收音机。在无线电发展的璀璨长河中,书本式矿石收音机宛如一本珍藏着科技奥秘的古籍。它由英国伦敦的Kenmac Radio公司于1925年前后打造,精巧的构思令人称奇。将其书本外形的折页打开,活动矿石、电台调谐装置以及耳机、天地线接口等部件有序呈现,仿佛打开了通往电波世界的奇妙之门,它是科技与创意融合的结晶,静静诉说着早期无线电探索的智慧与故事。
图6
图6为“汤姆叔叔”矿石收音机。在无线电历史的舞台上,“汤姆叔叔”矿石收音机别具一格。1924年,由J.P.Gowland设计,英国Jones & Sons公司制造,它以陶瓷为材质,塑造出人物坐像造型。那精致的大礼帽不仅是装饰,更是隐藏线圈的所在之处,通过划片就能调谐电台频率。它将科技与艺术巧妙融合,宛如一件灵动的工艺品,带着旧时光的韵味,诉说着早期无线电探索中那些充满创意的故事。
图7
图7说明: 在无线电历史的珍贵馆藏中,这三款矿石收音机各具风姿,宛如时光深处的璀璨星辰。“汤姆叔叔”矿石收音机,1924年于英国诞生,陶瓷材质塑成人物坐像,大礼帽中藏着线圈,复古造型满是旧时光韵味;书本式矿石收音机,约1925年来自英国伦敦,精巧如一本知识古籍,打开折页,电台调谐等部件有序呈现,是科技与创意融合的典范;“瓢虫”矿石收音机,1927 - 1930年间产自美国俄亥俄州,以瓢虫为形,触须、肚子皆为精巧设计,将科技与艺术完美交织。它们不仅是接收电波的工具,更是早期无线电探索中创意与智慧的结晶,静静诉说着往昔那些充满好奇与开拓的动人故事。
图8
图8说明: 在时光的长河中徘徊,这台VC型电子管 - 矿石双重收音机静静伫立。它来自英国Thomson - Houston公司,于20世纪20年代漂洋过海。旋钮与开关间,藏着旧时光的电波密语,斑驳的机身诉说着无线电通讯的往昔辉煌,每一道划痕都是岁月镌刻的传奇,带我们穿越回那信号初绽、声音远扬的年代。
图9
图9说明: 在历史的展陈柜里,吉卜林“RadioEar”矿石接收机静静安卧。它来自20世纪20年代美国罗德岛的Standard Radio & Electric公司,是那个无线电探索热潮时代的珍贵遗物。精巧的旋钮与线圈,曾捕捉空中微弱电波,为业余爱好者开启奇妙的声音世界。吉卜林·雷姆勒的贡献隐匿其后,他的智慧与热情,融入这台机器,见证着无线电发展征程中的闪耀片段,诉说着往昔科技探索的动人篇章。
图10
图10说明: 在历史的舞台上,AR1300型矿石接收机宛如一位沉默的智者。它诞生于1922年的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为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精心打造的产物。那看似简单的旋钮与刻度盘,曾是捕捉空中神秘电波的窗口。在无线电发展的早期岁月里,它肩负使命,将远方的声音传递而来,见证着通信技术从萌芽走向成长的珍贵历程,每一道磨损都承载着往昔的科技荣光。
图11
图11说明: 在无线电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劳伦斯”矿石接收机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芒。它于1923年诞生自美国匹兹堡的Park Radio公司,那精致的旋钮与部件,是科技匠心的凝聚。在早期无线电探索的岁月里,它凭借自身构造,努力捕捉空中电波,为人们开启通往外界声音的奇妙通道,静静诉说着近百年前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开拓与梦想。
图12说明: 在无线电通信发展的璀璨星河里,C型矿石接收机宛如一颗独特的星子。它诞生于1922年的英国,由The British Thomson - Houston公司精心打造。彼时,无线电广播初兴,矿石收音机凭借无需电源的特性成为大众接触电波世界的窗口。它以矿石为检波核心,虽无电源加持,却能凭借精巧构造捕捉空中微弱信号。虽随着电子管收音机崛起,它逐渐淡去,但它承载着早期无线电探索的记忆,是通信技术演进中珍贵的历史坐标,静静诉说着往昔那段充满好奇与开拓的岁月 。
图13说明: 在无线电历史的展台上,C型矿石接收机与“劳伦斯”矿石接收机并肩而立,宛如两位沉默的时光使者。1922年诞生的C型矿石接收机,来自英国The British Thomson - Houston公司,它见证了早期广播公司崛起的风云。次年问世的“劳伦斯”矿石接收机,由美国匹兹堡的Park Radio公司打造,带着新大陆的创新气息。它们虽出身不同,却都曾凭借矿石检波的原理,在无线电波的海洋中捕捉声音,开启大众聆听世界的新窗口,静静诉说着近百年前那段无线电通信蓬勃发展的珍贵岁月。
来源:电路测修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