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 | 印度政府通报世贸组织,将对美部分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7 01:02 2

摘要:彭博社、《印度教徒报》5月13日报道,印度政府向世贸组织发出通报,称将对美部分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印向世贸组织提交的文件称,印方认为“美方自3月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进口关税”已严重影响印总价值约76亿美元的输美产品,涉及额外关税规模高达1.91亿,印方有

彭博社、《印度教徒报》5月13日报道,印度政府向世贸组织发出通报,称将对美部分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印向世贸组织提交的文件称,印方认为“美方自3月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25%进口关税”已严重影响印总价值约76亿美元的输美产品,涉及额外关税规模高达1.91亿,印方有权将其视为贸易限制措施。印方表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印方作为回应有权暂停履行部分关税优惠义务,并有权对自美进口的部分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

截止目前,印方暂未公布家政报复性关税的具体商品清单,仅表示“若美方拒绝磋商且维持现有关税”,报复性关税最早6月正式施行。外界对印政府本轮反制行为评价不一。认同观点认为,印方此举彰显其在世贸规则框架内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且可能有助于印在工程出口等产业方面争取美部分豁免。反对观点认为,鉴于美印双边贸易协定(BTA)谈判正值关键节点,印此举恐使后续谈判蒙上阴影。中立观点认为,印应参照“具有历史意义”的英印自贸协定,以此为“黄金标准”与美、欧展开自贸协定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印商工部长皮尤什·戈亚尔(Piyush Goyal)5月17-20日拟访美进行贸易谈判,而印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已成谈判主要议题之一。

图源:路透社

《印度教徒报》5月13日报道,印政府正与中国就锗出口限制问题进行磋商,以保障本国电子制造和太阳能产业稳定供应。锗是制造半导体、光纤、太阳能电池板的重要原材料,中国锗产量占全球一半以上。中国自2022年起对锗实施出口许可证制度,2023年11月进一步扩大限制,全面禁止向美出口该元素。印作为完全依赖进口锗的国家,在供应链动荡中首当其冲。据悉,印企被迫通过阿联酋中间商迂回采购,导致成本大幅攀升,但具体涨幅未被公开。印驻华使馆证实,印业界就“中国限制锗出口”向政府提出申诉。印驻华使馆表示,已通过正式信函和双边会晤,与中国相关部门就锗出口限制问题进行交涉,但未透露具体的交流内容和进程。

印度国大党领导人阿肖克·格洛特(Ashok Gehlot)。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5月14日报道,国大党内围绕“印巴停火”问题产生内部分歧,恐动摇该党新近确立的“民族主义”叙事。4月,国大党全印委员会(AICC)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的会议试图重塑该党的“民族主义”叙事,确定“社会、政治、经济正义”“赋权人民”两大支柱,并着重强调其与印人党-RSS所奉行的“伪民族主义叙事形成鲜明对比”。然而,帕哈尔加姆袭击以及莫迪政府随即启动的“朱砂行动”,则对国大党最新确立的“民族主义”叙事构成了挑战:国大党部分领导人希望借“美国干涉”“反恐不力”等问题对莫迪政府发起质询,但相关行动未能得到党内一致同意。“美国干涉”方面,反对方认为,美介入印巴两个拥核国家的冲突“既不可避免,也不足为奇”,国大党的质询将重新引发外界指责该党“政治投机”。“反恐不力”方面,反对方提出,民众不希望本轮军事对峙进一步升级,该党不应逆流而动,且反恐、印巴、克什米尔等议题均位于印人党的政治舒适区,强推相关议题不仅难以动摇莫迪政府的支持,反而有自损该党重新定义的“民族主义”叙事的风险。分析指出,鉴于莫迪政府与印人党已基本控制局势,若国大党未能及时就上述问题统一立场和观点,其将在此轮“民族主义”叙事争夺战中再度处于不利地位。

印本土半导体元件细分。图源:CNBC

《印度斯坦先驱报》5月13日报道,印首个3纳米芯片设计中心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印电子信息技术部部长阿什维尼·维什瑙(Ashwini Vaishnaw)出席揭幕仪式。5月13日,日企瑞萨电子(Renesas)正式启动该公司位于诺伊达、班加罗尔的两座尖端3纳米芯片设计中心。在揭幕式上,维什瑙表示,3纳米工艺的采用标志着“印在半导体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印跻身全球半导体创新领导者之列”。瑞萨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柴田英寿(Hidetoshi Shibata)高度评价印在全球半导体生态系统中日益增长的作用,并称印是该公司的战略基石。他表示:“印人才优势,加上印日共同的战略利益,将有助于重塑全球半导体生命周期”,他重申瑞萨电子决心扩大其在印半导体产能。据悉,作为莫迪政府半导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启用3纳米芯片设计中心标志着印成功完成“设计开发”版块计划。

图源:《南华早报》

图源:《东北新闻》

《东北新闻》5月13日报道,孟加拉国陆军正积极推进军事装备升级计划,拟自华采购多种地对空导弹、弹道导弹及相关火控雷达系统。5月13日,孟加拉国陆军军械局局长阿布·巴卡尔·西迪克·汗(Abu Bakar Siddique Khan)少将率团访问中国,和中方洽谈购买HQ-17AE地对空导弹、JSG-400雷达、FK-3防空系统等采购事宜。出口型伴随式野战防空导弹系统HQ-17AE系中国航天科工二院自主研发,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射程覆盖1.5-15公里,目前塔吉克斯坦、塞尔维亚、沙特等已购入该导弹。FK-3防空系统系中国HQ-22出口版本,可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射程达100公里。JSG-400雷达隶属HQ-9BE导弹防御系统,用于引导拦截弹道导弹。此外,双方还讨论为孟海军采购更多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事宜。

图源:网络

《印度快报》5月13日发表题为《印巴冲突延宕将迫使中俄面临艰难抉择》的评论文章指出,冷战时期的历史遗存导致中俄在“中俄印巴”的四边关系中长期存在差异与分歧,而本轮帕哈尔加姆袭击中中俄两国的表态温差则证明这种分歧依然存在,若中俄无法将印巴冲突限制在可控范围内,两国关系、对美地缘博弈态势均将遭受不利影响。文章作者阿米特·库马尔(Amit Kumar)系辨喜(Takshashila)印太研究项目的研究分析师;马诺吉·凯瓦尔拉马尼(Manoj Kewalramani)系辨喜中国研究研究员,印太研究项目主席。

在莫迪政府针对帕哈尔加姆袭击发起“朱砂行动”之际,中俄元首正在莫斯科出席俄胜利日阅兵。尽管在美国的“双重遏制战略”下,中俄正不断加深双边的战略合作,但在印巴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上,中俄之间仍然存在明显分歧。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一方面,俄印自冷战时期以来长期保持着“特殊战略伙伴关系”。作为俄除中国之外唯一的主要伙伴国,尽管印近年来与美关系日趋紧密,但俄乌冲突中印度的表态足以证明,俄印“传统友谊”的韧性仍然稳固。另一方面,俄巴之间则延续了冷战期间的矛盾与分歧。在冷战时期,巴不仅是美监视苏联的前沿基地,其自身也在抵抗“阿富汗入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此后俄巴关系有所回转,但这种姿态更多是象征性的。而从中国的角度看,中巴之间也有着长久而稳固的双边关系。自20世纪60年代初中巴签署双边协定以来,对印度的战略关注长期维系着两国以防务合作为中点的双边关系。

中俄在“中俄印巴”这组四边关系中的不同历史站位导致了二者对于印巴冲突的不同态度,并集中体现在双方就“帕哈尔加姆袭击”的表态中:尽管中俄均呼吁印巴在本轮冲突中共保持克制,避免局势升级,但俄方在官方口径中始终将此次袭击称为“恐怖主义行为”,而中方则试图避免这种叙述,直至达成停火协议后才承认此次袭击的“恐怖主义”性质。

中俄在“帕哈尔加姆袭击”中官方口径的差别仅是两国围绕印巴问题分歧的一个缩影。作为印巴两国各自的主要武器供应国、主要防务伙伴,印巴爆发军事冲突不啻于将中俄卷入一场无意义的“代理人战争”。

更加糟糕的是,印巴的冲突风险可能将进一步加强美国在邻近地区的存在感与影响力,而这是中俄都不乐见的最差情形。为此,面对印巴冲突带来的艰难抉择,中俄可能更多发挥各自对冲突双方的影响力,尽可能避免冲突的爆发与升级。

来源:小南粤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