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店主珍姐从小在市桥路长大,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东莞多个文化场馆的“讲解志愿者”。对莞城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促使珍姐开设一家莞城非遗主题店铺的想法。店铺选址于市桥路并非偶然,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珍姐希望这家店不只是一处冷冰冰的商业场所,而是
在莞城的市桥路,
藏着一家名叫“拾忆”的宝藏小店
“拾忆”二字寓意深长
正如其“拾忆莞城,因记忆而生”口号
专注留存东莞尤其是莞城的
那些被时光掩埋的记忆
近日
小编采访到了这家店的店主珍姐
“拾忆”藏着什么故事与意义?
一起走进这家店探索一下吧
老莞城的情怀小店,因热爱而生
店主珍姐从小在市桥路长大,她还有另一个身份——东莞多个文化场馆的“讲解志愿者”。对莞城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促使珍姐开设一家莞城非遗主题店铺的想法。店铺选址于市桥路并非偶然,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珍姐希望这家店不只是一处冷冰冰的商业场所,而是充满温度的非遗驿站,人们能在这里歇脚、打卡,感受非遗的魅力。
多元非遗汇聚,点亮莞城记忆
走进“拾忆空间”,这里有散发着诱人香气的传统东莞传统食品,一口下去,儿时美好瞬间被唤醒;各类传统用品做工精细,尽显先辈智慧;非遗手工文创更是独具匠心,将东莞非遗与现代创意结合,件件独一无二。不管你是钟情探寻历史的游客,还是寻觅特色纪念品的旅人,“拾忆空间”都能带你开启一场难忘的莞城记忆之旅,让你把莞城的韵味与故事一同珍藏。
莞城非遗小科普
莞城现有非遗项目11项,你知道是哪11项吗?
莞城现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灯彩(东莞千角灯));省级非遗项目1项(古琴艺术(岭南派));市级非遗项目9项,分别是莞城花灯制作技艺、莞城粤剧、莞城龙形拳、兴塘醒狮、古书画修复技艺、糖冬瓜制作技艺、莞城腊肠制作技艺、莞城脆皮烧鹅制作技艺、古籍文献修复技艺。
回答正确!
以上这些非遗项目,在“拾忆空间”中大多都有体现。珍姐把11项非遗项目都制作成展板,将其放置在相关的文创产品或工艺品旁边,详细介绍每个非遗项目的起源、发展脉络以及独特魅力。
一进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悬挂在天花板的千角灯元素的宫灯,这盏宫灯由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树祺亲手打造。珍姐介绍道:“我的店内还有一盏宫灯,晚上打烊后,这盏宫灯依旧是亮着的。我希望这盏灯是为城市而亮,能让更多人看到非遗的魅力所在。”
往前走, “拾忆空间”的展台上摆放着几头以马毛为材料制作的小狮子,如今,采用马毛制作狮头的工艺已经很少见。“这几只小狮子是市级非遗项目莞城兴塘醒狮队第二代传承人陈汝森师傅的收藏品,起初,我打算购买它们放置在展柜中供大家观赏学习,但陈师傅说借给我,想放多久放多久。我们的非遗传承人都十分朴实,他们更在意非遗传承的传播。”珍姐说。
莞城花灯与本地“点灯”的传统习俗紧密相连,若家中添男丁,便要举行“开灯”仪式,并悬挂花灯,寓意吉祥如意。
珍姐表示:“我们分别展示莞城花灯的骨架以及完整的花灯,因为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让大家看到花灯的制作工序。”据了解,店内还售卖不同尺寸的迷你花灯,分为小、中、大三种规格,价格区间在25元至35元之间。
此外,店内还设有古书画修复技艺展示区,能欣赏到邓祖颉三幅修复后的书法真迹;粤剧乐器展示区,有鼓、琵琶、扬琴三种乐器,小朋友们可以近距离触摸感受其独特魅力;莞草手工艺品展示区……
店内产品主要分为工艺品和文创产品。像东莞传统小吃艾角、咸狗脷以及手工陶瓷等一般不在店铺内展示,需提前预订。珍姐坦言:“开店半年以来,被问的最多的就是,你开这店能赚钱吗?其实,我开设这家店的初衷并不是追求盈利,而是以情怀为纽带,致力于让大小朋友们感受非遗传承的魅力。”
从店主的情怀坚守,到传承人的无私奉献,再到顾客们的热情支持,这家店凝聚了社会各界对非遗传承的关注与热爱。它让非遗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老古董”,而是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沉浸式体验,感受非遗温度
“拾忆空间”位于“行走老莞城”的必经之路上,时常会有小朋友和家长前来体验。店内保留着一面具有四、五十年历史的青砖墙,成为独特的文化标识。
“装修时,我特意保留了这面青砖墙,希望能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历史的痕迹。”珍姐介绍道,“我会向大家讲解丁砖和横砖的区别,从这面墙的砌法可以推断出,这户人家并非大户,因为丁砖较少,横砖较多。丁砖使用数量多,不仅耗费更多砖块,而且房屋保暖、散热效果更佳。我们会引导大家,如果想观赏更多丁砖,可以前往旨亭街容庚故居附近,那里有一条专门用丁砖砌成的巷子。”
“拾忆空间”内还设有一间课室。据悉,该课室最多可容纳100人。珍姐表示:“国家级千角灯课堂已经开启了几场课堂活动,不久之后莞城花灯也将会走入拾忆课堂,让更多人了解到自家门口的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让参加活动的人近距离了解非遗,走进非遗 ,真正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从而喜爱非遗,才能达到非遗代代相传的目的。”
这也是珍姐开设这家店的另一重要初衷:为全城的人们提供学习非遗的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课堂结束,小朋友们不仅能获得独特的盖章打卡体验,还会收到由东莞博物馆拓印的东莞县城图(清嘉庆东莞县志版)。根据地图指引,孩子们可以在城市中探索,感受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在实践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
莞城这家非遗小店,看似平凡,实则意义非凡。它既是莞城非遗的展示窗口,也是传承与发展非遗的重要阵地。在这里,人们能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触摸历史的温度。它以公益为初心,为不同年龄层的人们提供了接触非遗的机会,尤其是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的大门,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非遗的种子。
走进莞城
爱上莞城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