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遭遇增长危机,医械“一哥”跌落神坛?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12:38 2

摘要:4月29日,迈瑞医疗发布了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迈瑞医疗在2024年的营收为367.26亿元,同比增长5.14%;归母净利润为116.68亿元,同比微增0.74%。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至2023年,迈瑞医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了2

作者|张宇

编辑|杨博丞

题图 | IC Photo

医疗器械“一哥”迈瑞医疗交出两份不算好看的财报。

4月29日,迈瑞医疗发布了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迈瑞医疗在2024年的营收为367.26亿元,同比增长5.14%;归母净利润为116.68亿元,同比微增0.74%。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至2023年,迈瑞医疗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超过了20%,相比之下,其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创下近几年来新低。

进入2025年以后,情况并未好转,反而是更加严峻。迈瑞医疗在第一季度的营收为82.37亿元,同比下降12.12%;归母净利润为26.29亿元,同比下滑16.81%。这是迈瑞医疗自2018年以来首次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降。

事实上,迈瑞医疗的业绩自2024年第三季度就已显现出颓势。2024年第三季度,其营收同比增速从2023年同期的11.18%降至1.4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从2023同期的20.52%变成-9.31%。而到了2024年第四季度,迈瑞医疗的营收同比增速降至-5.0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更是直接降至-40.99%。

可见,迈瑞医疗在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大变脸”并非偶然,这或许标志着医疗器械行业高体量、高增速时代的终结,迈瑞医疗正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挑战。

01、主营业务遇困

按照产品类型划分,迈瑞医疗主要有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体外诊断类产品、医学影像类产品三大业务板块。

图源:迈瑞医疗财报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主要包括监护仪、麻醉机、呼吸机等医疗设备,该业务原本是迈瑞医疗的第一大业务,但在2024年,该业务收入为135.57亿元,同比下降11.11%,占营收的比例由2023年的43.66%下降至36.92%,变为第二大业务,同时也是迈瑞医疗唯一负增长的业务板块。

以监护仪和麻醉机为例,2024年,监护仪的库存量同比上升52.47%,而麻醉剂的库存量同比上升110.25%。反映出产品销售难度正在变大。

市场需求放缓是导致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业务增长乏力的重要因素之一。经过多年高速发展,国内医疗机构对于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的保有量已趋于饱和,如今这些产品尚未达到大规模的换机周期,使得市场对于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的需求放缓。

2024年,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业务的毛利率下降1.6个百分点至62.55%,低于63.14%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反映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进一步加剧了该业务的经营压力,也反映出迈瑞医疗在产品差异化不足的情况下选择了“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

此外,地方财政预算收紧也对迈瑞医疗的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业务带来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迈瑞医疗在财报中坦言,受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减少,以及医疗设备更新项目使得常规招标延误等因素影响,不少产品的市场规模在报告期内出现了大幅度下滑。

体外诊断类产品业务在2024年成为迈瑞医疗的第一大业务,其收为137.65亿元,同比增长10.82%,占营收的比例由2023年35.56%增长至37.48%。在财报中,迈瑞医疗将体外诊断类产品业务定位成“是支撑公司未来长远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并表示“持续推动实现体外诊断业务的全面国际化是公司坚定践行的发展目标”。

体外诊断类产品主要包括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凝血分析仪、尿液分析仪、微生物诊断系统、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及相关试剂。虽然该业务看似发展潜力巨大,但背后同样隐藏着诸多隐忧,比如受DRG 2.0(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政策的落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检验项目价格下调等多重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试剂的检测量和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

与此同时,体外诊断类产品业务的国际化推进也遭遇不小的挑战。欧盟自2021年5月正式执行MDR(医疗器械法规)以来,对体外诊断类产品的认证复杂度与周期大幅提升。新的认证流程不仅耗时更长,而且还要求企业建立更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与临床评估数据。这使得迈瑞医疗在产品认证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受到了严重阻碍。

医学影像类产品主要包括超声诊断系统、数字X射线成像系统和PACS,该业务是迈瑞医疗的第三大业务,2024年收入为74.98亿元,同比增长6.60%,占营收的比例为20.41%,较2023年提升大不。

尽管医学影像类产品业务保持着一定的增长态势,但同样因地方财政资金紧张、医疗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减少,以及医疗设备更新项目等因素导致超声常规招标延误,迈瑞医疗的相关产品销售也因此受到阻碍,市场份额增长受到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迈瑞医疗的三大主营业务毛利率纷纷呈现出下滑态势,尤其是前两大业务毛利率均低于主营业务毛利率。这种多条业务线同时承压的局面,使得迈瑞医疗的业绩增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02、国际化进程加速

国内市场持续疲软,迈瑞医疗将寻求增长的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

2024年,迈瑞医疗海外市场收入为164.34亿元,同比增长21.28%,占营收的比例由2023年的38.79%增至44.75%。不过,进入2025年第一季度,其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速已放缓至不足5%。

迈瑞医疗自2008年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其主要通过收购的方式拓展海外市场占有率,并获得相应的关键技术。

2008年,迈瑞医疗斥资2.02亿美元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的生命信息监护业务,并由此获得了进入美国及欧洲市场的销售和服务网络;2013年,迈瑞医疗先后收购了美国Zonare Medical Systems公司和澳大利亚Ulco Medical Pty Ltd,前者是一家超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端放射学领域的紧凑型超声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而后者在大洋洲市场拥有成熟的医疗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渠道,涉及多种医疗设备及相关产品的销售与服务;2021年,迈瑞医疗又以5.32亿欧元收购了芬兰HyTest Ltd,获得了化学发光原材料等方面的核心技术,以及体外诊断原材料的研发、生产体系和销售网络。

尽管迈瑞医疗一路“买买买”,但海外供应链体系的缺失仍是制约其推进国际化进展的瓶颈。为了加速业务国际化的发展和海外供应链体系的建设,2023年11月,迈瑞医疗收购了德国DiaSys Diagnostic Systems GmbH(德赛诊断)75%股权,后者也由此正式成为迈瑞医疗的控股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德赛诊断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在欧洲、亚太、拉美地区均设有生产基地,具备较强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

在财报中,迈瑞医疗表示,海外本地化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仍是其在2025年的主要经营计划,包括海外营销网点建设、物流中心建设、全球仓网布局等;持续健全全球统一的管理标准、机制、流程,构建矩阵式组织架构,提升整个营销系统的组织能力;加快推动全球产品准入与注册;完善全球渠道管理体系;以IT手段最大程度提升营销人员的工作效率。

不容忽视的是,迈瑞医疗在加速国际化进程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是品牌认知度不足与渠道建设滞后制约着迈瑞医疗在高端市场的突破。尽管迈瑞医疗产品已进入美国CHS集团医院、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德国柏林夏里特大学医院等国际顶尖医疗机构,但在欧美高端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仍无法与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等国际巨头比肩。

其次是地缘政治因素给迈瑞医疗的国际化带来了不确定性。迈瑞医疗在财报中表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自2018年7月6日起,公司对美国出口的监护仪、彩超、麻醉机、体外诊断产品以及相关配件等产品被加征25%的关税。2025年,美国又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多轮关税。如果无法将相关成本转移至下游客户,将对公司净利润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03、董秘日薪近3万元

迈瑞医疗业绩“大变脸”,多条业务线同时承压,但一点没影响高管的报酬。

根据财报,2024年,迈瑞医疗董监高报酬总额合计为1.39亿元,其中董事长李西廷的报酬总额为2493.90万元,总经理吴昊的报酬总额为2112.00万元、常务副总经理郭艳美的报酬总额为1244.66万元、高级副总经理李在文的报酬总额为1599.57万元、高级副总经理李新胜的报酬总额为1068.14万元。作为对比,迈瑞医疗董监高报酬总额在2023年合计为1.23亿元,这意味着高管的报酬并没有受到业绩影响,反而在稳步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80后”董事会秘书李文楣以738.76万元的报酬总额位居2024年A股董秘薪酬排行榜榜首。按照2024年251个工作日换算,李文楣的日薪高达2.94万元,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公开资料显示,李文楣出生于1980年,拥有中国(香港)国籍,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学士学位,具有深圳证券交易所董事会秘书资格。李文楣在加入迈瑞医疗之前,曾担任宝洁上海公司任核心客户经理、FTI Consulting香港分公司助理副总裁。2007年,李文楣正式加入迈瑞医疗,历任迈瑞国际投资者关系经理、投资者关系总监、财务管理部总监、副首席财务官、首席投资官兼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等职务,于2017年1月开始担任迈瑞医疗董事会秘书。

李文楣曾公开表示,“基于在医疗器械行业持续深耕和多年持之以恒的研发创新,迈瑞医疗有望在2025年成为首家闯入全球医疗器械排名前二十的中国公司。随着组织能力的持续提升,迈瑞医疗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向全球排名前十发起冲击,成长为在各个细分领域的技术创新上都可以引领全球行业发展的龙头公司。”

不过,迈瑞医疗的业绩折射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正面临着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过程中的深层次挑战,至于迈瑞医疗能否突破当前困境、化解隐忧,成为李文楣口中的龙头公司,仍是未知数。

来源:DoNews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