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熟”可气,“欺弱”更可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11:14 2

摘要: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一位教授模样的老人,端坐在画面中央,旁边如众星捧月般围了一群老太太。“教授”和蔼可亲,正深入浅出地普及关于鸡蛋的营养学知识。

刷到一个短视频:

鹤发童颜、仙风道骨的一位教授模样的老人,端坐在画面中央,旁边如众星捧月般围了一群老太太。“教授”和蔼可亲,正深入浅出地普及关于鸡蛋的营养学知识。

其基本观点是:不要相信某些专家“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的说法。蛋清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但蛋黄中却有丰富的软磷脂,并且是变为小鸡骨头、内脏……的主要成分。也就是说,在每天的膳食结构中,鸡蛋是多多益善的存在。

“教授”的一番话,说得旁边的老太太不住点头称是,露出恍然大悟的笑容。

视频的下边,有网友留言道:

“需要群众演员吗?我报名,免费的!”

……

姑且不论该“教授”关于鸡蛋营养的阐释是否正确,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咱只想问一问:

拍摄这样的视频是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

真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可以想见的是,如此的科普只是一道免费的爽口菜,接下来的才是重点。

比如会强调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每天几个鸡蛋显然不够,还得多吃一些能补钙的保健品,最后再搭配上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比如会推荐哪些药店正在搞活动,会员能打85折,金额超过500元还能赠送10个鸡蛋……

大部分老人不和子女住在一起,他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远超年轻人。而且获取信息的渠道又相对较窄,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力又强,即便是目不识丁也能够刷到。

试想,当身体已经出了问题的老人,看到这样“接地气”的视频,听到这样“暖人心”的推荐,能不深信不疑、慷慨解囊吗?

近些年,常常看到或听到老人被骗的新闻,特别是那些独居而又按月领取退休金的群体。频频有人跑到家里来,嘘寒问暖,一口一个“叔叔阿姨”甚至“爸爸妈妈”地叫着。给老人灌足了迷魂汤后,就趁势推销一些与宣传的效果相去甚远的保健品或器材。

平日里省吃俭用的老人,在这种情况下,反而出手阔绰,往往动辄就是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支出。

忘了是哪一年了,很少在舞台上出现的葛优还在春晚上演过一个类似题材的小品。

有个词儿叫“杀熟”。 指的是利用与熟人(如朋友、亲戚、老客户等)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隐瞒、欺骗等手段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商业交易、社交互动等场景中,本质是利用情感纽带谋取私利,损害熟人的权益。

有些具有短期利益导向的投机者,如临时微商、兼职销售,往往通过熟人快速套现。

还有一些处于资金链紧张状态的人,也会通过坑骗熟人缓解短期经济压力,如借钱不还或推销“高回报”理财。

当然,有些缺乏道德底线的从业者,更是这方面的“高手”。他们将行业规则凌驾于人情之上,认为“熟人生意更好做”。这里面就包括某些房产中介、美容或保健品销售人员,以及有的金融从业者。

这里没有给行业贴标签的恶意,所以必须强调是“有些”。

“杀熟” 的本质是信任的滥用,无论何种身份,守住道德底线才是维护长期关系的基础。面对熟人之间的利益往来,每个人都应保持清醒认知。这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真正情谊的尊重。

“杀熟”的人可气,但相比而言,本文前面所说的这种磨刀霍霍向老弱病残出手的“欺弱”更可恨。

昨天晚上,看了一部豆瓣评分达8.5的高口碑电影《不说话的爱》。该片由张艺兴领衔主演,李珞桉主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了聋人群体对情感的珍视与生活的坚韧,展现他们所遭遇的困境与不公。

一帮靠故意制造交通事故来骗保的犯罪集团盯上了独自抚养女儿木木的聋人马达。在面对前妻抢夺女儿抚养权的困境中,马达被迫加入骗保团伙,事情败露后,集团头目以他女儿相威胁,逼他独自担下所有罪名。如果不是在庭审的关键时刻,一位担任手语翻译的女同伙临时反水,说出真相,后果不堪设想。

这即使这样,因为涉及的骗保金额过于庞大,她还是被判入狱6年。

故事以亲情视角切入,既展现了感人的父女深情,也从侧面揭露了那些将黑手伸向弱者的犯罪分子面相之恶,良心之黑。

早在2021年10月,人民论坛就发表网评,题为《弱者的尊严,折射社会文明的尺度》,其中一段是这样说的:

“对待弱者的态度,最能折射一个社会、一座城市文明的尺度。物质越来越丰富,经济越来越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只体现了社会发展的速度。而对少数群体的利益关切,弱者也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感受社会的公平正义,才真正体现社会文明的温度。只有越来越多的‘少数人’得到关注,得到尊重,他们的正常需求被平等对待,社会的文明才能不断进步。”

愿我们的身边少一些“杀熟”,更少一些“欺弱”!(论事篇32)

来源:此心安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