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位大爷来到医院,问医生:“我缺牙已经十年了,究竟什么时候种牙最合适呢?” 医生笑着打趣道:“您这辈子最好的两个种牙时机,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
一位大爷来到医院,问医生:“我缺牙已经十年了,究竟什么时候种牙最合适呢?” 医生笑着打趣道:“您这辈子最好的两个种牙时机,一个是十年前,另一个就是现在。”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对种植牙缺乏全面认知,心中往往充满犹豫和困惑。本期欧尼将为大家详细剖析关于种植牙的常见误区,帮助大家走出认知盲区。
省流提示:由于文章干货较多,没时间看完文章只想了解当地种植牙价格和靠谱口腔医院医生的,可以先点击下方的【全国口腔查询系统】查一查,系统收集了国内正规靠谱的口腔医院、医生、价格等,需要的朋友一键获取~
种植牙,医学上又称人工种植牙,但它并非真的像播种一样 “种” 出自然牙齿。而是通过医学介入手段,将与人体骨质兼容性极高的纯钛金属,经过精密设计加工成类似牙根的形状,再植入缺牙区域的牙槽骨内,从而实现牙齿修复。
种牙的基本目标,是替代缺失牙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并恢复牙齿自然的外观形态。若追求更高要求,理想的种植牙应如同健康真牙一般,能够陪伴使用者很长时间。
那么,人们对种植牙通常存在哪些误区呢?以下这些错误认知尤为常见:
误区一:牙齿坏了直接拔掉就种
很多人误以为牙齿损坏后,直接拔掉进行种植是首选方案。但实际上,自己的原生牙才是最适合的。
虽然种植牙有诸多优点,但如果通过治疗能够保住真牙,就应当优先保留,而非轻易拔牙。只有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考虑拔牙后种植。
误区二:牙掉了不可能再生,牙槽骨无法利用
有人认为牙齿脱落后,牙槽骨会完全吸收,无法进行种植。但事实上,即使缺牙后部分牙槽骨被吸收,依然有剩余的牙槽骨或颌骨可供植入植体。
种植牙正是在这些剩余骨组织上,将植体作为人工牙根进行种植。此外,纯钛材料与骨头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细胞会与钛结合并在钛钉表面生长,使植体与骨组织牢固结合。
误区三:种植牙等同于在天然牙上做烤瓷牙
这种认知混淆了两种不同的修复方式。在天然牙根上做烤瓷牙,医学上称为 “桩冠牙”,属于牙齿修复范畴;而种植牙则属于牙齿种植范畴,是在没有天然牙根的基础上,通过植入人工牙根来完成修复,二者的技术原理完全不同。
误区四:种植牙一劳永逸,无需维护
不少人认为种完牙就万事大吉,但实际上,种植牙的使用寿命与个人使用习惯和保护方法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植入的纯钛人工牙根在稳固后通常无需更换,但如果种植牙的牙冠保护不当,可能会出现损坏,需要进行更换。因此,定期维护是确保种植牙长期使用的关键。
误区五:一旦选择种牙,满口都得种
有些老人担心,只要选择种植牙,就必须在每个缺牙的位置都种上。但专家指出,并非如此。
对于整排牙脱落或缺失较多牙齿的情况,只需植入少量种植牙作为固定支持的 “桥墩”,即可使整排假牙在 “桥墩” 上稳固行使功能,无需全部种植。
误区六:种牙一次就能种完,无需等待
很多人以为种牙可以一蹴而就,但常见的种植流程需要分阶段进行:先拔掉坏的牙根,等待三个月让牙槽骨恢复稳固,之后才能植入人工牙根,再间隔三个月后才能安装牙冠。
当然,在某些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如采用 “即刻种植” 技术,拔牙后可立即植入人工牙根及牙冠。因此,种植周期可能一次完成,也可能需要 3—6 个月,具体需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床诊断。
误区七:种牙是可怕的大手术,痛苦难耐
提及种牙,不少人会感到恐惧,但实际上,“种牙” 属于口腔小手术。随着技术发展,如今多采用微创操作,术后出血少,通常不会出现明显肿痛,甚至可以一次性完成所有缺失牙齿的种植,其痛苦和创伤程度甚至比拔牙更小,无需过度担忧。
牙缺失是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问题,一旦发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的咀嚼功能,更会对容貌美观造成损害。与传统镶牙方法(如活动假牙或半固定假牙)相比,种植牙具有功能媲美真牙、无需磨损健康邻牙、稳固性强等突出优点。
回到开头大爷的问题:什么时候种牙最合适?无论牙齿缺失 5 年、10 年还是 20 年,只要牙槽骨量充足,且身体血糖、血压等指标符合要求,都可以进行种植牙。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缺牙时间过长或长期佩戴固定 / 活动假牙,会导致牙槽骨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缺牙时间越久,变数越大,种牙的难度可能显著增加。
看到这里的朋友,如果还是不知道如何查找靠谱的门诊和医生的话,直接点击下方的【全国口腔查询平台】查询,获取口腔医院医生的价格、方案和案例,收录了全国各地的优质门诊和医生,可以根据你的位置和牙齿情况筛选~
因此,一旦出现缺牙,应尽快寻求牙医帮助,尽早完成牙齿修复,将 “缺牙” 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健康人生,从 “齿” 开始。
来源:爱问健康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