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一拍、听一听就能月入过万?“夏日顶流职业”火了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8 11:14 3

摘要:西瓜作为消暑佳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旺盛的市场需求也迅速带火了“验瓜师”这一职业。据介绍,两三秒钟,验瓜师就能判断出瓜熟没熟、好不好吃。经他们验过的瓜,品质一般都在95%以上。

夏天了,又到了“吃瓜”的季节,你知道怎么挑西瓜吗?🍉

西瓜作为消暑佳品备受消费者青睐,旺盛的市场需求也迅速带火了“验瓜师”这一职业。据介绍,两三秒钟,验瓜师就能判断出瓜熟没熟、好不好吃。经他们验过的瓜,品质一般都在95%以上。

“男子每天拍拍西瓜月入3万元”的话题冲上热搜,引来大批“吃瓜群众”围观。

“验瓜师”是怎么练成的?

早晨六点开始,水果市场就热闹了起来。客商们都在挑选品质优良的西瓜运到当地的各大市场。可市场上的西瓜都大同小异,要怎么选择才能挑到上乘瓜?

这时候,许多客商都会选择提前预约一位验瓜师,帮助他们识别出甜度高、口感好的西瓜。

专业的验瓜师熟练掌握“一看、二摸、三听”的验瓜技能,通过外观观察、敲击听声等方式,可以快速判断出西瓜的成熟度、甜度和口感。在大众印象里,冷门职业往往与“低收入”挂钩,而职业验瓜师凭高薪上热搜。每年夏天,他们都是西瓜主产区供不应求的“抢手人才”,大部分都能实现月入过万。1992年出生的河南小伙韩镇有着八年种瓜经验,专业当验瓜师也有五个年头了。他告诉记者:“一般西瓜要控制在七成半到八成熟的状态,这样运输到消费者手中时,口感才是最好的。”谈及这份工作的收入,他表示,验一个西瓜是2分钱,如果一天验八万斤西瓜,算下来一天收入1600元左右。吃天赋更吃经验!验瓜师每天拍瓜上万次

很多网友看到“验瓜月入3万”,表示“我也会,让我来”。

事实上,验瓜师也需要经过培训和练习,并考取《西瓜品质鉴定师资格证》才能算作职业验瓜师。在各大西瓜产区,有这份证书的仅有寥寥数人。

对于自己验瓜的技术,韩镇相当自信:“我搭眼一瞅就知道瓜熟不熟、熟多少,上手一拍主要是为了防一些熟透了的老瓜流入市场,因为这种瓜肉眼看不出来。”验瓜师韩镇验瓜。图/大河报

一个瓜从接手到拍一下送到工人手中,用时约为2秒。像这样的动作,韩镇一天要重复上万次,一天验瓜达三四十吨是常态

2秒验瓜的动作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大有学问。韩镇表示,西瓜的品种不同,验瓜的方法也不同,方法掌握了就可以灵活应用。

韩镇总结了“一看二拍三感受”的辨别方法:

一是看,看西瓜的瓜把(瓜蒂)是否卷曲,瓜把越卷瓜越熟;再看西瓜的纹路,纹路越发散瓜越熟;也可以看西瓜和地面的接触部位,底部颜色越黄代表越成熟,白色代表熟度不够。

二是拍,用手拍西瓜,熟的西瓜应该发出清脆的“嘭嘭”声,不熟的瓜像拍石头发出“啪啪”声。

三是感受,拍西瓜时感受手感,熟的西瓜能感受到颤抖的酥麻感,类似拍变蛋的感觉。

验后的瓜通过自动分拣机打包运走。图/大河报

事实上,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听音辨瓜”其实是一种颇为科学的选瓜方式。

资料显示,根据拍击的声音挑选西瓜是基于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受到介质密度和质地影响这一原理。因此,拍击西瓜获得的声波与西瓜品质之间是存在联系的。

外人眼中看着收入不菲,其实一天下来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韩镇表示:“手没有一天是好的,拍瓜拍得手一直是裂的,刚开始也撑不住,后来慢慢习惯就好了。”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经验 旺季月收入上万元
验瓜师吴志伦表示,这份工作并不轻松,一名好的验瓜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西瓜种植知识,了解西瓜的生长周期、品种特点等,还要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经验,才能精准判断出西瓜的品质。

在做验瓜师之前,吴志伦自己种西瓜或者在外面打工,现在收入总体来说比以前收入高一些,多劳多得,一天赚七八百元、一千元都有可能,旺季月收入可达上万元。

吴志伦表示,验瓜师这个行业现在越来越完善,他相信,未来这一新兴职业会更加专业化、标准化,助力家乡农产品以品质赢市场。

延伸阅读:

打造“黄金赛道”将专业化培训提上日程

谁能想到,比西瓜先一步冲上热搜的竟是“验瓜师”。前几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示了准备新增的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从精准把控牲畜交易的“牲畜经纪人”,到运营集体资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很多与农业相关。这些听着冷门的农业工作,已经不再是“小众边缘选择”,而是实打实的就业新出路。

想要跻身这些新兴职业的“黄金赛道”,绝非想象中那般轻松。例如无人机飞手通过操控无人机,给农田喷洒农药、施肥,看似站在了农业领域的“高薪风口”,实则需要跨越重重难关。

要让这些新兴冷门职业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就业选择,“农业+职业化”的发展路径急需建立完善的培养体系。很多网友看到“验瓜月入3万”,表示“我也会,让我来”。事实上,验瓜师也需要经过培训和练习,并考取《西瓜品质鉴定师资格证》才能算作职业验瓜师。在各大西瓜产区,有这份证书的仅有寥寥数人。

此前,部分高校开设的“小龙虾专业”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探索——通过系统化的课程设置、校企合作的实践培养、行业认证的资质体系,成功培育出一批专业人才,学院就业率近100%。这种模式值得在更多农业新兴职业领域推广复制,让更多新兴职业摆脱经验传承的局限,走向标准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在农村生产方式变革与农业新质生产力推陈出新的时代浪潮中,如雨后春笋的新兴冷门职业不仅是农业职业版图的更新,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经济发展活力的生动诠释。期待三农赛道下的“职业上新”,汇聚成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小Tips

你会挑瓜吗?

4招教你挑到好瓜!

包熟包甜!

↓↓↓

学会了吗?快分享给家人朋友关注

来源:河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