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中国预警机好?印度预警机在巴基斯坦空军眼中是什么水平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8 16:59 2

摘要:前言:巴基斯坦空军凭借着从中国购买ZDK-03预警机的体系化指挥又一次创造了空战奇迹,但事实上印度空军的预警机部队是领先于巴基斯坦空军,但为什么在印巴空战中无所作为呢?

前言:巴基斯坦空军凭借着从中国购买ZDK-03预警机的体系化指挥又一次创造了空战奇迹,但事实上印度空军的预警机部队是领先于巴基斯坦空军,但为什么在印巴空战中无所作为呢?

一:印度的预警机之梦

历届印度政府一直贯彻尼赫鲁的“印度中心论”的思想,以建立一个以印度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为思想战略,为了完成这一野心,印度不断加强军事力量,先后三次发动了对巴基斯坦的战争,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印度军方就计划组建一支强大的空军,印度空军虽然一直是南亚地区实力最强的空中力量,但在两次印巴战争中都被巴基斯坦空军打得满地找牙,要掌握战场主动权,必须有提升空军战斗力的倍增器,鉴于贝卡谷地空战和海湾战争中预警机的强大作战效能,印度空军对预警机趋之若鹜,早在第三次印巴战争时就利用租借的苏联图-26预警机指挥战斗机攻击巴境内纵深目标。

1982年贝卡谷地空战后印度空军更想获得预警机,只是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才有先进预警机,而美国当时支持的是巴基斯坦,印度空军只好在1986年启动自行研制代号“空中卫士”预警机的项目,该预警机的选择了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仿制的英国航宇公司HS-748双发涡桨运输机作为载机,这种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只有21吨,载重仅5吨,航程只有1715千米,根本不适合作预警机,但印度对预警机技术完全处于空白状态,也别无选择,预警雷达及其它电子设备基本依靠国外厂商支援技术,印度连复合材料雷达罩也造不出来,用的还是德国MBB公司的技术。

技术验证机在1990年进行了首飞,印度马上宣称其性能基本接近了美国E-2C预警机,将于2002年正式投入使用,然而这架顶着巨大雷达罩的技术验证机在1999年1月11日的试飞中突然失去平衡,翻了几个筋斗后坠毁,机上八人全部遇难,负责研制的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计划再拿一架HS-748运输机改装时,对技术验证机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印度国防部拒绝继续发展,冻结了项目,印度空军于是转向外购,先从俄罗斯租了2架A--50预警机,测试后认为其雷达探测距离有限、数据处理能力不足而没有采购,转而看上以色列原定向中国出口的EL/W-2090"费尔康”L波段相控阵雷达。

2004年印度和俄罗斯、以色列签署了价值11亿美元的合同,由俄罗斯提供3架伊尔-76TD运输机,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在运输机上加装"费尔康”雷达,成为A--50EI预警机,但雷达没有采用和智利"费尔康”预警机的“共形”安装方式,而是把三个8.66米x1.8米的天线安装在机背上的11米直径圆型天线罩内,天线成等边三角形布置,其实这就是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的原创方案,被以色列又拿去给了印度,这个方案不需要转动天线就以监视360度的空间,,雷达波束方位角1.50-20,仰角7°,测角精度0.1°,仰角测角精度0.4",探测精度优于E-2C预警机,建立跟踪一个目标只需要2-4秒,能同时跟踪50-60个(批)目标,对大型高空目标探测距离高达670千米,低空小型目标也达370千米。

二:印度的自研预警机

这3架预警机分别于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交付印度空军直接受印度空军司令部调遣的第50中队,部署在距德里200千米的阿格拉空军基地,然而A--50EI预警机最大航程可达5400千米,最大续航时间7.5小时,最大巡逻时间为5.85小时,平均严重故障间隔时间为30小时,3架预警机是无法满足印度空军24小时不间断预警的,如果继续采购采购A--50EI预警机费用又太昂贵,由此印度在2004年10月拨款3.58亿美元重启国产预警机研制计划,代号“天空之眼”,采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是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和埃尔塔系统公司的技术。

天线罩长9.3米,厚0.5米,重900千克,两块长8米、高0.6米的天线以背靠背布置在天线罩内,每块天线阵面有192个T/R模块,每块阵面总功率3千瓦,最大探测距离为375千米,对雷达反射面积5平方米的战斗机探测距离为250千米,最多可同时跟踪200个目标,天线罩前部,机身前部两侧还装有辅助监视雷达、前视红外系统,载机选择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ERJ-145XR喷气式支线客机,机长29.87米,安装2台罗·罗AE3007-A1E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4.1吨,最大航程3704千米。

因为这型客机是巴西为了安装瑞典爱立信公司的PS-890"爱立眼"雷达而专门研制,而“天空之眼”雷达和"爱立眼"雷达一样采用"平衡木”天线罩,又有印度看重的5小时留空时间,厨房、床铺、厕所和休息室,50座的空间也较大,噪声最高也不超过85分贝,比A--50E1预警机低10分贝,舒适性非常好,自然是印度最好的选择,不过本来按计划在2007年12月交付,由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拖沓,直到2008年才和巴西签署以2.08亿美元采购3架ERJ-145XR客机的合同,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经过一系列改装,包括加强机体结构,调整结构重心,增加供电能力,增加了除冰系统以及自卫电子战系统,把印度研制的雷达、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敌我识别系统、空中加油系统、电子和通信对抗系统集成到客机上。

2011年11月7日,完成整合的"天空之眼”预警机进行了首飞,但由于印度缺乏研制预警雷达和任务系统的技术,一直无法解决系统集成问题,直到 2017年才加入印度空军服役,总体来说:"天空之眼”预警机的综合性能在世界预警机属于低下水平,机体不大,只能布置4个显控台,只能指挥8架战机,“平衡木”式雷达天线阵面不能旋转,只能扫描对机身两侧240度,机头与机尾方向各有60度盲区,波束在仰角上不相控扫描,探测距离较近还测定不了目标仰角或高度,印度空军都不是很满意,采购了三架就拒绝接收后续产品,2015年印度国防部又决定采购2架空客A330-200宽体客机,计划由空客集团改装由印度机载系统中心研制的圆盘形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但这种雷达技术更复杂,印度自己基本搞不定,至今还无影踪。

三:巴基斯坦的预警机技术水平

在印度宣传采购A--50EI预警机后,巴基斯坦迅速做出了反应,于2006年与瑞典签订一笔价值12亿美元的合同,购进6架“萨博”2000型预警机,由于A--50EI预警机服役时间拖延,巴基斯坦率先拥有了预警机,“萨博”2000型预警机是瑞典萨博飞机公司以“萨博"2000支线客机为载机平台,机长23.07米,起飞重量22吨,搭载瑞典爱立信微波系统公司研制的PS-890“爱立眼”有源电子扫描阵列雷达,和印度"天空之眼”预警机一样使用"平衡木”天线,天线两侧各有一部天线阵面,每个阵面有200个T/R模块,最大探测距离450千米,对雷达反射面积5平方米的战斗机探测距离为330千米,可同时跟踪1000个目标,机舱内设有5个操作员显控台,滞空时间大约为4.5小时。

小小的机身还搭载了辅助监视雷达、敌我识别系统,战术电子支援措施、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数据通信设备和加密数据链,“萨博"2000预警机虽然符合巴基斯坦有限的国力和对预警机的渴望,但毕竟是小型预警机,指挥引导能力有限,滞空时间不足,还有探测盲区的缺陷,只能充当雷达哨机,没有大型预警机的协同指挥战斗机作战的能力,2007年,中国也派出一架ZDK-03型预警机的原型机到巴基斯坦,经过巴基斯坦空军多次测试,并根据巴基斯坦空军参照“萨博"2000预警机的舒适性修改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备,又加装阻尼装置减轻工作舱内的震动和噪声。,

最终获得了4架预警机的合同,价格还不到3亿美元,使中国成为继美、俄、瑞典之后第四个出口预警机的国家,这时巴基斯坦内部争议即然买了先进的相控阵雷达预警机,为什么还要买中国上世纪80年代研制的第二代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这原本是作为万一为空警-2000预警机的有源相控阵预警雷达研制失败的后备,由于空警-2000预警机研制顺利,这型脉冲多普勒机械扫描雷达也被打入了冷宫,后又推向国际市场,但面对印度快速扩张的空军实力,巴基斯坦的财力没法购买大量现代战斗机抗衡,只有提高空军的信息化作战水平和效率才能有效提升现有战机的作战效能。

ZDK-03型预警机的任务系统比“萨博"2000预警机全面得多,虽然是80年代技术,但配有大功率的发射机和电源,天线罩直径也达9米之间,探测距离也达到400千米,“萨博"2000预警机空间狭窄,只能布置3个显控台和3名战术引导人员,只能同时引导6架战斗机,指挥能力远不及有8个显控台的ZDK-03型预警机,只能在幅员不大的地区执行任务。通信信道比ZDK-03型预警机少一倍,通信信道的数量限制了指挥、控制和信息战能力,ZDK-03型预警机具有完全的指挥控制能力和信息战能力,可以作为信息战中心节点,ZDK-03型预警机空间也较大,还可以携带换班人员和提供短暂休息场所,可以保持长时间的执勤。

“萨博”2000型预警机只能执勤5小时,最低限度也要5-6架才能满足24小时巡逻需求,ZDK-03型预警机机内载油达20吨,滞空时间达8个小时,减少了飞机轮值次数,避免了因轮班造成的空白,只要3-4架即可保持不间断巡逻的需要,为了买ZDK-03型预警机,巴基斯坦减少了2架“萨博"2000预警机的定单,节省的资金几乎够买4架ZDK-03型预警机了,首架ZDK-03型预警机在陕西飞机公司制造,由于是现成的成熟技术,下线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试飞和调试验证,巴基斯坦空军到中国出厂验收后,又飞抵巴基斯坦根据当地的环境进行了1个月的性能调整试飞,随即交付巴基斯坦空军。

四:印度预警机因何被压制

印巴空战前,“萨博"2000预警机采用北约标准的数据链,只能指挥F-16和幻影II战斗机,由于这两型战斗机都没出动,巴基斯坦空军战场上也就只有ZDK03预警机,而“天空之眼” 预计将在2019 年印度空军越境空袭巴基斯坦的行动中的表现并不理想,因使用民码被巴军电子干扰,导致米格21战斗机进入巴军火力区被击落,印度空军对其评价很低,所以出动的是A--50EI预警机,本来,巴基斯坦空军认为A--50EI预警机的相控阵雷达相比ZDK-03预警机的机械扫描雷达有许多优点,如不需要转动天线,扫描速度快,波束指向性好,可靠性高,频率捷变技术还大幅提高了抗干扰能力,确定一个目标只要几秒,而机械扫描雷达要以每分钟转5~6圈扫描,确定一个目标需要30-60秒。

没想到A--50EI预警机没有机载数据链,引导员只能以语音方式引导战斗机到可以利用自身的雷达或者红外探测器截获目标的范围内,战斗机再根据需要自行选择目标和战术方案,当目标非常密集时则以广播方式发送给战场范围内的战斗机,这种空战引导的通信很容易受到干扰或假目标佯动,而ZDK03预警机则加装类似美军link-16的数据链,预警机上的引导员可以以很高的数据更新率将完整的战场态势信息发送给战斗机和作战区域内的各种指挥控制系统,一个引导员能够引导的战斗机数量比A--50EI预警机高10倍,而且数据链还具有武器控制功能,A--50EI预警机和ZDK03预警机雷达的波长较长,精度都无法直接制导导弹,但可通过数据链与导弹进行制导信号交换。

现代空战是由战斗机火控计算机根据从预警机获得的敌方位置实时计算出一条最优航线,自动控制战斗机以优化的高度、速度按照这个航线去占领有利的空战位置,当战斗机与目标距离接近到导弹不可逃逸区就发射导弹,发射前向导弹内装定拦截点,导弹靠惯导飞向此拦截点,在飞行中战斗机的雷达会继续探测目标,把目标新位置发给导弹调整路线,直到导弹到达拦截点导弹上的雷达开机寻找目标,目前所有的战斗机可通过电子侦察找到对方战斗机雷达的距离和方位,然后与有威胁的敌机保持一定的距离,确保证自己在对方导弹攻击范围之外,当发现有雷达频频发送制导信号,就可以确定对方已经发射了导弹,立即进行频繁的机动摆脱,迫使对方不断向导弹发送修正制导信号,但这套办法对有高速数据链和有双向数据链导弹的歼-10C战斗机就不灵了。

ZDK03预警机发现目标后直接控制歼-10C战斗机占领最有利于发挥导弹射程及命中率最高的位置,歼-10C战斗机不用开雷达搜索目标,只需在发射前给导弹装定ZDK03预警机提供的截击点,发射导弹后就可脱离战场,由ZDK03预警机通过数据链向导弹发送修正制导信号,导弹上也安装双向数据链和北斗定位,可以向预警机发送定位和导弹雷达获得的目标信息,虽然目标也可能探测数据链,但空战时空中布满了各种其它战机雷达的电子信号或敌方的电子干扰信号,目标也无法得知这种加密数字化信号是传给谁的,而A--50EI预警机却做不到,由于惯导系统有误差,两架飞机扫描同一个目标时位置是有差异的,必须互相通报各自相对位置,再根据彼此方位换算出目标方位数据,然后向导弹发送这个方位数据,可导航系统的误差使这个数据差异甚大,以至于根本无法有效制导导弹。

五:结语

印巴空战是体系化指挥创造的空战奇迹,无论印度空军有多少架阵风战斗机,甚至拥有F-22战斗机,在缺乏体系化之下也是一架架靶机,但要建立一个体系化作战就不是印度这种靠东买一点西凑一点的国家能搞的了。

来源:万乘之尊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