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校园里,校友高清祥的故事早已成为学弟学妹们创新创业的“活教材”。作为漳州龙海固新原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不仅在果蔬加工领域开辟出一条科技赋能的新路径,更以校友身份搭建起校企联动的桥梁,通过经验分享、实践指导、项目合作等方式,带领学弟学妹们
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的校园里,校友高清祥的故事早已成为学弟学妹们创新创业的“活教材”。作为漳州龙海固新原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不仅在果蔬加工领域开辟出一条科技赋能的新路径,更以校友身份搭建起校企联动的桥梁,通过经验分享、实践指导、项目合作等方式,带领学弟学妹们走进食品工业的前沿阵地,让校园里的创新火花在产业一线落地生根。
### 从课堂到车间:创业校友化身“成长导师”
2021年,高清祥带着在食品机械行业积累的经验重返校园时,总会对学弟学妹们说:“课本里的机械原理,在车间里能变成真金白银的生产力。”他将自己从食品机械到电商运营,再到全产业链布局的创业历程,转化为一堂堂生动的“实战课”。在电商创业初期,他邀请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参与冻干食品线上运营,手把手教他们分析消费数据、设计产品详情页;在建设原料加工中心时,他带着机电工程专业的学弟实地考察生产线,讲解自主研发的急速冷冻装置如何将果蔬损耗率降低60%。“雷学长的办公室永远对学弟学妹开放,我们带着创业计划书去请教时,他会用工厂里的真实案例帮我们拆解商业模式。”2022级会计学专业学生江雨菡说。
### 产业链赋能:学弟学妹站上“创新起跑线”
在固新原食品的冷冻库里,零下35℃的环境中,2023级电气工程专业的何景文正在跟着技术人员学习动态库存管理系统——这套通过农业大数据监测价格波动的系统,正是高清祥为学弟学妹量身定制的“实战教具”。他将企业的风险防控体系转化为教学案例:与广西、海南果园的保底价协议如何平衡供需,过剩原料转化为冻干产品的生产线切换逻辑,都成为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鲜活素材。更重要的是,他为有创业意愿的学弟学妹开放“预定制”商业模式的合作机会:食品专业学生开发的果蔬脆片配方,可通过固新原的出口渠道试销欧美市场;电商专业团队策划的“学长带学弟”助农直播,曾单场卖出20吨滞销芒果,既缓解了农户压力,也让学生提前体验商业闭环。
### 校友精神传承:从“个人传奇”到“集体成长”
如今,高清祥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张特别的合照:一张是他与创业初期团队的合影,另一张是他带着20多位学弟学妹在工厂前的留念。在他推动下,嘉庚学院成立了“果蔬加工创新工作坊”,由校友企业提供启动资金,鼓励学生申报“原料减损技术”“健康零食开发”等课题,优秀项目可直接进入固新原的中试车间转化。他还设立“清祥创新奖学金”,将企业利润的1%用于奖励提出技术优化建议的学生——这正是他在企业内部推行的创新激励机制的“校园版”。“当年老师教我们‘嘉庚精神’,现在我想通过带学弟学妹干实事,让这种精神在产业一线开花结果。”高清祥说。
从创业导师到研发伙伴,从实习基地到创新孵化器,高清祥用行动诠释着校友与母校的共生关系。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走进果蔬加工车间,把论文写在生产线旁,将创业梦种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正如2022级创业班学生陈雨欣所言:“看着学长把‘果蔬损耗’变成‘发展机遇’,我们知道,课本里的知识真的能改变一个行业,而我们,就是下一个接棒的人,创业校友高清祥正在书写属于他的传奇,而我们,正在他的引领下,书写属于自己的未来。”
来源:凌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