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那些没有编制的博物馆人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17:06 2

摘要:最近读了一本书,《这世间一切的美:我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十年》[注](以下简称《这世间一切的美》)。作者曾经在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工作十年,离开之后,把这段经历写在书中——全书以内部工作人员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博物馆的点点滴滴。

金沙—十二桥文化,金面具,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最近读了一本书,《这世间一切的美:我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十年》[注](以下简称《这世间一切的美》)。作者曾经在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工作十年,离开之后,把这段经历写在书中——全书以内部工作人员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博物馆的点点滴滴。

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作者是一名80后的保安

[注]本书原名为:All the Beauty in the World: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nd Me。直译为“这世间一切的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我”。

《这世间一切的美》,书影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馆内珍藏的200多万件文物,令其跻身全球博物馆的第一梯队之列。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中,与观众接触最多的,当然不是策展人,而是保安(以及志愿者)——只不过,保安们最常回答的问题,不外乎:“这是真的吗?”“厕所在哪儿?”

但你可能想不到,本书作者在单调枯燥的“站岗”过程中,既能够细心地观察5000年来的各类艺术品,又可以思考艺术的本质与时间的真相——甚至,还能帮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古希腊人真的相信他们的神存在吗?

作者此前拥有一份白领的工作,供职于《纽约客》杂志编辑部,在机缘巧合之下主动选择成为一名博物馆保安。本来,一份工作做的时间久了,总会让人感受到螺丝钉式的生活带来的“人的异化”,但在作者身上,不仅没有这种“异化”,甚至还能见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空灵。

读罢此书,我前所未有地感到:每一个博物馆人,都值得尊敬,尤其是那些没有“编制”的博物馆人。

2024年深圳南山博物馆《万历那些年》展上的志愿者

一名美国保安,在博物馆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寄托,而在中国的很多博物馆里,我也遇到过这样值得尊敬的博物馆人。

中国的公立博物馆里,有两类人是你最常见到,但又没有编制的:保安志愿者——要论对博物馆和文物的热爱,他们是我见到的天花板。有时候他们不仅让人见到一种对工作的热情,甚至让人感受到“文化托命人”的使命感,他们不是因为职责所系而向你介绍那些物件,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带你回到历史现场,带你走进艺术世界。

说实话,讲了也没钱赚、没职称评,但不讲这段历史、这件艺术精品,它们就可能被观众错过!借北宋张载的话,他们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往圣继绝学”

河北博物院,长信宫灯前的观众

之前在甘肃省博遇到过一位年长的志愿者,在“丝绸之路”展厅内,见我在认真拍照,就趁我整理相机的间隙,主动开始给我介绍四坝文化、介绍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文物,生怕我错过那几件重要却冷门、极易被忽略的文物——

这种激情,我只在中考前见过:初三时加入校队踢全市中学生足球赛,班主任就开始追着我,让我告别足坛,提前挂靴,安心准备中考。

相比之下,甘肃省博的大叔更让我感动,毕竟他不需要考虑升学率,也没有其他量化的考核指标,而仅仅是怕我错过那些文物和历史的细节——这种纯粹的情感,我在浙江省博也遇到过。

甘肃省博,正在讲解的志愿者老先生

年初浙江省博《投龙》展上,遇到一位保安大哥,说是“扫地僧”也不为过。大哥不仅对展览相关的道教体系如数家珍,甚至对总顾问李零的学术脉络也有了解,就这种熟悉度,加入策展团队也未尝不可。

我曾经问保安大哥,向观众主动讲解的动机何在。大哥回答得很坦诚:如果不讲,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展览的背景知识,这样就看不懂这个展了。

本来是策展团队在展览的呈现上,没有解决好小众学术展大众化的问题,而大哥的额外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失。那一刻我就在想:“为往圣继绝学”,原不在title、职称,有时候“礼失求诸野”,才是文化传承之道

浙江省博《投龙》展,现场讲解的保安大哥

当然,有时候亲和力和知识、使命感一样,会令人如沐春风。

去年在河北博物院遇到一位退休的阿姨,担任志愿者多年,她一开讲,字正腔圆又沁人心脾。待她讲解间隙,我也直言不讳地说:您是我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里遇到的、最有亲和力的老师,没有之一。她的讲解,不是老师般的授课,更像是朋友间的聊天——创造和想法,不就是聊出来的吗?

《论语》里探讨人生的真相、社会的前途,从来不是孔夫子居高临下的一言堂,而是一众师生围炉论道,无拘无束的聊天。对于弟子们“各言其志”,孔子的反馈只是“吾与点也”(我个人比较喜欢点的志向),从没有家长式的不容商量。

以前在课堂上,听的训诫、规劝还少吗?平时在办公室里,接到的命令、指示还不够吗?在博物馆里,我真的只想和一位忠厚长者聊聊天,除了你们的和风细雨奉献精神,只有知识本身是无可取代的权威,值得我肃然起敬。

河北博物院,正在介绍刘胜金缕玉衣的志愿者阿姨

在此,真心感谢博物馆里那些致力于传播历史文化、专业知识,那些增进我们艺术修养、审美情操的、没有编制的博物馆人。你们,是在本职工作之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重新认识世界的大门,娓娓道来,循循善诱。

你们的工作,本可以没有这些“主动的付出”;但博物馆的天空,将因此失去彩虹的色调,只剩下一种单调的颜色

致敬!

【说明】文中图片,除书影外,均由本文作者现场拍摄,感谢照片中的每一个人!

来源:走读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