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ttps://m.toutiao.com/is/C1FJkD9l938/ - 继续《老子》里的蚍蜉之一。我提出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不是... - 今日头条
看了這篇,再去看的上一篇。
注①這篇是指這一篇雖然雖然只有觀點還有囉嗦
https://m.toutiao.com/is/C1FJkD9l938/ - 继续《老子》里的蚍蜉之一。我提出了,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不是... - 今日头条
注②上一篇就是指這一篇,都是“獨斷”都算不得什麼文章,和我一樣,沒有套路,不講格式,嬉笑怒駡,皆不成文章[作揖][作揖][作揖]
https://m.toutiao.com/is/KyWhBCUjOUA/ - 找出《老子》里的蚍蜉之一。大胆怀疑,小心求证。说真话,可能惹众怒,还颠... - 今日头条
沒有看到過硬的證據甚至理由,只看到一句離婚的理由:性格不合。
注③怎麼知道的,這一句話與老子本人的性格不符。真是服你了。
這一篇給出的理由,倒是有幾分意思,表面看“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與第一章其他的論述好像真的沒什麼關係。這一點,我同意。
但是,你錯了。並不是真的沒關係而是大有關係,有深邃的不可分割的關係。(此處省略十一萬字[作揖][作揖][作揖])
就是這句話。我同意你的字面意思。但認為你說的是錯誤的。這是因為你和其他幾乎所有人都沒有讀懂道德經的結構。當然也就沒有讀懂這開篇第一句話的意思。當然也就不知道老子道德經是怎麼來的。
參見我寫的《識破天經》和《新道學大綱》。
因為我同意你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不是老子寫的,所以才和你說這些。請諒解,或者我們可以進一步交流。
首先,我非常佩服你,居然發現了這個問題。向你致敬哦[赞][赞][赞]
(以上是原帖加了說明,以下是新聲——)
第一,不是老子寫的。
我也認為這句話不一定是老子的原創,但是他可能是第一個將之“書寫”出來,公之於眾的人。這裏的“書寫”是指老師上課時的“板書“。
我甚至認為整個老子道德經,都不是老子寫的,而是老子講的。
這就是我為什麼同意你的原因。因為我也“這樣”認為。
至於這兩句話到底是誰的原創,肯定不可考。但我有一個大致的方向,老子的某一代祖先,甚至不可能是他父輩或祖輩,我感覺還得向上追溯更高輩分。
至於道德經肯定不是老子寫的,而是老子講的,至於“寫”(書寫整理傳播)的?我們的意向基本一致,關尹子(此處省略一萬字)。
第二,第一句話不是老子寫的理由和你完全不一樣。
不是因為性格不符,也不是因為與其他論述無關。
而是因為(此處省略十一萬字)簡單說說吧,是因為你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沒有讀懂道德經的結構。也沒有讀懂道德經開篇這句話。
我的觀點是——
道德經,是老子全部傳承的序言緒論導語,理論部分。
道德經開篇一二三章,是道德經的序言概論緒論導論甚至是目錄,猶如現在的老師上課是一樣,首先要概述一下我講這門課程的主導思想,基本觀點,大致結構,主要部分[作揖][作揖][作揖]
所以,一二三章多獨斷,少論述。幾乎所有的觀點,在後面都有重新論述。(有人放言老子就是忽悠人的,全篇都在重複。我和他說,是的,這就是老子道德經的DNA——雙重雙螺旋結構‖玄運動的方式之一‖)。
第三,開篇第一句,不僅統帥全章,更是統帥全書。
正是人類早早弄丟了老子的世界觀方法論,才走進了這個總在懺悔但永遠也無法悔過自新,總在救贖卻永遠不能自拔的泥淖深淵。(此處省略三十一萬字)。
来源:东半球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