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国际博物馆日石家庄主会场盛大启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18:40 2

摘要:活动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通过两大主题展览、七大核心板块、线上线下融合体验,打造“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盛宴。

5月18日,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石家庄主会场活动在石家庄市博物馆举行。

活动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通过两大主题展览、七大核心板块、线上线下融合体验,打造“可触摸、可参与、可传播”的文化盛宴。

01

国际博物馆日

开幕式亮点纷呈:

仪式感与互动性兼具

10时,石家庄市博物馆外广场化身“文化会客厅”,与会嘉宾共同启动“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幕仪式,传递多元共建理念。

开幕式流程紧凑多元,既有庄严的“铜器展”“玺印展”双展揭幕,也有沉浸式体验环节——非遗游戏游园会同步开放,投壶、套圈等传统游戏吸引亲子家庭踊跃参与;

打卡拍照区设置 “创意石博”主题站牌,游客打卡发布社交平台即可兑换精美礼品,让传统文化“触手可及”。

活动现场还举办了“滹沱工运 百年风华”石家庄市工运史百米长卷捐赠仪式。这幅勾勒出石家庄工人阶级不屈不挠、开拓进取的奋斗长歌的百米长卷正式捐赠入藏市博物馆。

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冯鑫表示,本次活动紧扣“优质资源下沉”“青少年赋能”“科技融合”三大目标,推出“展览+教育+科技”立体项目矩阵。

02

国际博物馆日

双展重磅亮相:

铜器与玺印讲述文明传承

作为核心内容,两大主题展览集中展现中华文明的多元面貌:

《复兴的铜器艺术—湖南博物院暨石家庄市博物馆藏晚期铜器联展》,是石湘两地晚期铜器艺术首次联袂亮相,汇聚两馆精品约190件(套),有礼器、造像和文房雅玩等,器类繁多,气韵生动,南北交融,生动阐释晚期铜器艺术所承载的艺术、科技、历史文化价值,引领观众穿越千年,领略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重点展品包括:明 “成化辛卯”兽面纹罍(溧水县儒学祭器)、清铜鎏金十一面观音像(藏传佛教造像珍品)、“崇祯癸酉”牺尊(明代祭祀重器)等。展厅特别设置视频播放“胆铜法”炼铜工艺,让观众“看见”铜器铸造的历史场景。

《秦风汉铸 印上春秋—秦汉玺印特展》,由石家庄市博物与河北省永昌博物馆共同主办,以“双材质对话” 为线索,展出140余方战国至汉代的青铜官印与滑石私印。

汉铜印如“产昌祭酒”,以朴拙苍浑之态见证两汉职官制度遗韵;“东南大富”,借宽博沉凝的篆势映照汉代重商之风与地理经济迁变,尽显方寸之间的文化气象。

03

国际博物馆日

全天候活动矩阵:

观展聆听体验一站式文化之旅

活动打破传统展览模式,构建“观、听、学、探”四维体验:

“观”展:深度导览与数字赋能。除免费专业讲解外,活动还联动文博大V开启线上带览;VR全景展厅同步上线,实现无障碍“云端逛展”。

“听”讲:学术讲座与非遗对话。启动仪式后,在市博物馆广场举办博物馆知识普及活动,面对面解答市民相关咨询。

在少儿活动大讲堂举办《临千年古印,品秦风汉韵》讲座活动,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协篆刻委员会主任李国良老师讲解秦汉玺印相关知识,让观众了解秦汉印章篆刻之美。

同时,在二楼大厅举办“馆藏文物修复体验活动”讲座,邀请修复专家梁文彬老师讲解书画修复知识,现场展示修复工具与流程。让观众了解古书画修复这门特殊技艺,爱上传统书画艺术。

“学”艺:专家互动与知识解答。活动免费发放《文物保护法》宣传册、展览折页;并组织文物专家现场解答市民在文物鉴赏收藏方面的疑问。

“探”秘:打卡集章与志愿行动。活动当天可领取限量版“石博印记”通关文牒,场馆内不同位置设置有五个印章打卡点,集齐印章完成通关;“文博冀益”志愿者服务同步进行,大学生志愿者担任“一日讲解员”,在服务中深化文化认知。

04

国际博物馆日

长效传播:

打造“永不落幕的博物馆”

“我们不仅关注5・18当天的热度,更注重文化资源的长效转化。”馆长冯鑫介绍,“活动后续还将陆续推出‘馆藏精品文物展览’‘石家庄历史文化巡展’‘博物馆研学’等配套活动,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展览周期: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