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长沙博物馆掀起一场“时空对话”:在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团市委共同指导下,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数字化保护成果宣传片发布和复刻御碑暨原碑陈列展示举行。这座承载着帝王文治与湖湘吏治印记、历经战火与岁月磨砺的皇家石碑,通过“原碑迁护+复刻传承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8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长沙博物馆掀起一场“时空对话”:在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团市委共同指导下,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数字化保护成果宣传片发布和复刻御碑暨原碑陈列展示举行。这座承载着帝王文治与湖湘吏治印记、历经战火与岁月磨砺的皇家石碑,通过“原碑迁护+复刻传承+数字赋能”三位一体“黑科技”,跨越百年沧桑,以数字分身与实体复刻双形态惊艳亮相,让文物真正“活”在当下。
三位一体“黑科技”,让石碑“逆龄生长”
曾被时光侵蚀得字迹模糊的御碑,如今在科技加持下重焕光彩。长沙博物馆联合马栏山文化数字化有限公司,首创“原碑迁护+复刻传承+数字赋能”保护模式:原碑经精密检测与修复后迁入恒温展厅;高精度复刻碑以1:1还原帝王笔迹;数字技术则让碑文在虚拟世界“永生”。项目负责人笑称:“这是给文物办了张终身VIP保养卡!”
此次乾隆御赐石碑的数字修复,是继2024年5月成功推出“数字左宗棠”数字复原项目后,长沙博物馆在文物+科技融合领域的又一示范案例。
如何让残缺的碑文“开口说话”?项目团队祭出两大法宝——高精度三维扫描与AI修复算法。通过毫米级数据采集,构建石碑数字模型;AI智能填补缺失字迹,再由文史专家逐字校勘,最终复原乾隆御笔真容。有趣的是,市民可通过展厅互动屏,一键解锁这位乾隆御赐的清代“湖南一哥”的艺术人生。
展厅变“穿越现场”,观众秒变历史侦探
走进长沙博物馆一楼“湘江北去”基本陈列展厅的尾厅,乾隆御赐湖南巡抚蒋溥石碑原件作为“压轴文物”正在展厅三面向公众展出,旁边数字化互动装置让这块有故事的石碑更添趣味。观众轻触屏幕,碑文瞬间“动起来”,碑刻中乾隆皇帝的诗作及释读让观众瞬间了解透彻。带着孩子参观的张女士感慨:“原来冷冰冰的石头刻印的乾隆诗歌也能讲故事!”
从“数字左宗棠”到御碑,文博界玩转“科技+”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让碑文从看不见到看得见,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这些文化遗产能够被大众所理解、所热爱。”马栏山文化数字化创新中心理事长、知了青年创始人李武望说,“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我们实现了从数字文物采集到传播展示再到产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
继“数字左宗棠”项目后,此次御碑保护再度验证了科技赋能文博的无限可能。未来,长沙博物馆将持续深耕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实践,力求以前沿技术激活历史记忆。在可预见的未来,推出更多数字化成果展示,以丰富的形式、生动的表达,推动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热爱文博的年轻人进入博物馆,“打卡”历史。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