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新国标,AEBS强制令来了!产业链核心价值量分析!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8 20:27 3

摘要:咱们平时开车,难免会遇到走神、疲劳驾驶的时候,这时候要是前方突然有危险,AEBS就能自动检测到潜在的碰撞,给驾驶员发出警告。要是驾驶员没反应,它还能直接启动制动系统,让车减速甚至停下来,避免碰撞或者减轻碰撞的严重程度,大大降低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

汽车行业又出了个大消息!

国家刚发了个强制安装令,所有乘用车都得装AEBS!也就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政策并对产业链做一个拆解,内容比较干货,大家可以先收藏起来!

先做个简单科普:

有一些同学,可能还不了解这个AEBS有多重要?

简单来说,汽车安装了AEBS ,就像是给汽车请了个保镖,关键时刻能救命。

咱们平时开车,难免会遇到走神、疲劳驾驶的时候,这时候要是前方突然有危险,AEBS就能自动检测到潜在的碰撞,给驾驶员发出警告。要是驾驶员没反应,它还能直接启动制动系统,让车减速甚至停下来,避免碰撞或者减轻碰撞的严重程度,大大降低追尾、碰撞事故的发生概率。

很多国家早就看到了AEBS的重要性,欧盟从2022年起就强制要求M1/N1类乘用车标配AEBS系统,2024年还进一步扩展到保护行人、自行车等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场景;美国也规定,在2029年前,几乎所有新车都必须配备先进的AEBS;日本从2021年起,新推出的车型和改款车型都得有AEBS。

再看看咱们国内,目前AEBS整体装配率还不足60%,而且不同价格的车型装配率差别特别大。中高端的装配率都比较高,能达到90%以上了,但是中低端车的装配率普遍比较低,一些十几万的车装配率不到一半,十万以内的入门级车型车装配率几乎是空白!

所以说,未来的市场空间是非常大的!

接下来,我们要确认一下这个AEBS强制令的政策执行的时间是怎样的呢?

1)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轻型汽车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征求意见稿,最终实施日期定在了2028年1月1日。

2)目前正在举行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是2025年6月30号,到时候,车企需在3个月内提交技术方案预审,也就是说2025年9月底之前技术上要全部搞定!

3)到2026年1月:首批M1类乘用车(轿车、SUV)开始试点安装,优先覆盖16万元以上车型;

4)2027年7月:N1类载货汽车(轻型货车)启动前装,同步开放后装市场改装服务

5)2028年1月:所有新生产的轻型汽车必须达标,旧车通过年审逐步淘汰。

也就是说,从明年开始,未来3年是AEBS技术迭代的黄金期!

再划个重点,目前这个政策有三大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强制安装:以前是推荐,现在直接立法!从M1类乘用车(轿车、SUV)到N1类载货汽车,全部必须装!

第二个变化是识别升级了:新增了行人、自行车、电动车等“弱势目标”的识别,甚至能在雨雾天、夜间精准判断!

第三个变化测试更严:新增仿真测试,比如模拟施工路段突然变道,车辆必须在中雨天气下以55km/h时速紧急刹停!

这么多的新增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技术提出的新要求!那么这就要求车企们必须不断提升技术,让AEBS在各种复杂情况下都能准确发挥作用。

一旦政策正式出炉,将会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即将迎来AEBS前装大爆发!随着新国标实施进入倒计时,整个AEBS产业链都要迎来大发展!

聊到这里,对于投资者来说,下面重点来了!

下面我对AEBS的产业链做进一步的拆解,来看看AEBS的核心细分是什么?成本构成是什么样子的?产业链价值量如何?市场空间怎么样?有哪些核心公司?

从产业链拆解来看,AEBS主要由感知、决策和执行三大模块构成,涉及报警和紧急制动两大系统。

1)感知层:就像人的眼睛,这一块的成本占比在35%-45%,主要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这些需求将暴增!最便宜的方案: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成本约800-1200元高端方案: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成本直接翻倍到2000元以上,比如万集科技的激光雷达成本降40%后,但还是需1500元/个。

2)对于决策层来说,就像人的大脑,这一块的占成本20%-30%,核心是算法和芯片。

纯视觉方案:虹软科技的Westlake平台通过算法优化,单套软件授权费可控制在500元以内,适配10万元以下车型;

多传感器融合:黑芝麻智能的芯片+算法方案,成本约800-1000元,满足L2+级自动驾驶需求;

3)执行层:占成本30%-40%,其中线控制动是关键。

入门级:分离式Two-Box方案(EHB+ESC),成本约1200元(目前伯特利、比亚迪已量产)

高端:集成式One-Box方案(比如亚太股份的IBS 刹车响应速度要快40%,成本约1800元。

整体来说,不同车型,价格分层还是较大的:

8万以下的车,大概在2000块左右;10-15万的车,主流方案就是双目摄像头(600元)+毫米波雷达(800元)+集成式线控制动(1600元)+进阶算法(600元)= 3600元这个一类有望成为主力;20万以上的,豪华配置,激光雷达(1500元)+三目摄像头(1000元)+高性能线控制动(2000元)+全栈算法(1000元)= 5500元。

AEBS产业链核心公司梳理:

万安科技,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电子制动系统(E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的上市公司。在商用车领域,公司的AEBS产品占据国内35%的市场份额 ;在乘用车领域,已成为奇瑞和小米的主要AEBS供应商。

豪恩汽电,作为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龙头企业,测距模块可是AEBS系统的关键(一般认为测距模块是整套AEBS系统的关键,受益程度是最大的),2024年它的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收入14.08亿元,同比增长17.39%;作为测距模块龙头,2023年为车载摄像头国内第四大供应商,市占率达8.49%;在2024年前装标配超声波雷达市场中,豪恩汽电市占率约为7%。

锐明技术,自研的后装AEBS产品在国内公交车和出租车等行业已经落地销售,前装产品也通过国内主流整车厂出口欧洲的客车实现了落地销售;

亚太股份,作为智能底盘核心技术提供商,开发的AEBS深度整合于ADAS主动安全体系,基于智能线控制动领域的技术积淀,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矩阵,具备提供全栈技术支撑的能力;

虹软科技,基于自研的智能驾驶全域视觉感知技术,Westlake软硬一体化平台实现了重要突破,涵盖了AEBS等核心ADAS功能,形成了完整技术闭环;

万集科技,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已经在某车企的AEBS系统里得到应用;

经纬恒润-W,采用AEBS功能和ACC功能结合的控制策略,配套的量产车型能满足ENCAP/CNCAP 5星标准,给用户提供了优秀的安全控制措施。

从增量空间,受益确定性,以及本身的业绩成长性,最能打的是这三家:豪恩、亚太、万安。

我们再来测算一下未来的市场空间?

短期爆发:2026年强制安装逐步落地,按2500万辆年销量、平均成本3000元计算,市场规模将达750亿元,是现在的3倍!

长期增长:2030年渗透率超90%,叠加软件升级(如OTA功能付费),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5%!

问题来了,这个钱花得值吗?

先要算安全账:它能减少38%追尾事故、20%致命碰撞,相当于每装1000套AEBS,每年能挽救20条生命!

再算一算经济账:保险费用可降低15%-20%,按年均保费5000元计算,5年省下来的保费就能覆盖安装成本了!

还要算一下技术账:强制安装倒逼技术迭代,国内供应商成本比外资低30%-50%,未来有望主导全球市场。

可以预见,在新国标的推动下,力度空前,AEBS将会越来越普及,咱们以后开车也会越来越安全。不管是已经买车的朋友,还是打算买车的朋友,都可以多关注一下AEBS这个配置。记住,未来3年是AEBS技术迭代的黄金期!无论是对于车企、供应商还是投资者,都是一次非常大的机遇!

来源:晋小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