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3年,冯枫的爷爷率全家扎根萧山荒滩,肩挑手挖开垦盐碱地,被政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农村专业户标兵”等称号。冯枫的父亲创立了杭州荣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南美白对虾的种苗进行实验性饲养,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风梳麦浪,冯枫正蹲在田埂上调试着无人机。作为95后新农人,他辞去航空公司的工作,和大多数回归故里的年轻人一样,希望把宏图伟愿抒写在田间地头。
今天,走近靖江围垦七工段,走近“农航者”冯枫的智慧农业故事,让我们一起感悟从云端到沃野的浩瀚人生。
01
接过传递了两代人的“兴农”接力棒
1983年,冯枫的爷爷率全家扎根萧山荒滩,肩挑手挖开垦盐碱地,被政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农村专业户标兵”等称号。冯枫的父亲创立了杭州荣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引进南美白对虾的种苗进行实验性饲养,为当地农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零几年的时候,冯枫的父亲守在池塘边测水质、调饲料、监控设备,当南美白对虾丰收的时候,他满眼都是光。那时候他就在想:“干农业不是蛮干,得靠科学。”
在航空公司接触无人机时,冯枫发现了一个新世界——植保无人机。这个看似“高级玩具”的设备,让他嗅到了农业变革的商机。
2022年10月,冯枫从航空公司辞职,离开了这个家人和自己都觉得“体面又风光”的职业,回归“农门”,学习智慧农业技术。2024年3月,他创立森创云成(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用无人机技术推动传统农业升级,把“围垦精神”径直拉向数字时代。
02
云端种梦
从高空飞向低空
冯枫的公司有7位技术员工和11架无人机,业务覆盖杭州、宁波、丽水等地。团队的7个人全部都是95后,兼具宣传、接单和技术支持,除了政府单位牵头合作的项目以外,青年们需要自主推广,向个体农业承包户介绍业务。他说:“我们自己挨家挨户找商业合作目标或者去农户家登门拜访,其实还挺有趣的,越来越多的客户愿意采用新科技、新方法,这说明农人的思维是在进步的。”
冯枫的无人机早已不止于撒药,高精度测绘、水土监测、作物诊断,科技让农田“会说话”。无人机快速扫描农田,生成土壤、作物长势3D模型;AI分析地形变化,提前防范自然灾害进行水土流失预警;多光谱成像,精准识别作物健康状态,从而实现长势监测。
无人机植保作业的降本增效很是显著。无人机播种,株距误差≤2cm,效率提升20倍;AI识别病虫害,自动调节药量,减少30%农药使用,因此植保的成本比人工低近40%,人工每亩约15元,而无人机仅需9元。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人药隔离”,传统喷洒中,农药经皮肤和呼吸进入人体,可能导致神经损伤,肝肾病变甚至癌症。无人机的使用让农民远离毒害,安全与效率兼得。
有了无人机,在吊运运输方面也是省时省力。无人机跨田、跨水运输,替代传统肩挑背扛,降低劳动强度,解决人力搬运难题。
当我们提及青年创业,冯枫有许多话说。创业的顺利超乎他的想象,政策绿灯让审批仅需数周,30万银行贷款当日到账,全员两个月考取无人机执照。“买飞机都有政府补贴”,政府对“新农人”和“智慧农业”的发展都很重视。
我们问他除了工作还有哪些兴趣爱好,他说:“我喜欢钓鱼、赛车、健身、跑步。”这个很潮又很酷的大男孩直言:“以前总有人说跳出农门才算有出息,可是现在我觉得,站在田埂上操作无人机,这才是最潮的生活。”
来源:齐达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