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香港尖沙咀街头血案登上热搜时,最受关注的竟不是持剪伤人的疯妇,而是救人者被港媒标注的"内地汉"三字。这个标签究竟藏着怎样的潜台词?是客观描述还是隐性歧视?让我们揭开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背后,更值得深思的舆论暗战。
【爆炸新闻】当香港尖沙咀街头血案登上热搜时,最受关注的竟不是持剪伤人的疯妇,而是救人者被港媒标注的"内地汉"三字。这个标签究竟藏着怎样的潜台词?是客观描述还是隐性歧视?让我们揭开这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营救背后,更值得深思的舆论暗战。
5月14日午后,香港广东道上,26岁的黄小姐静立在斑马线前等候红灯。彼时,她的手机里仍留存着与闺蜜下午茶的定位信息。突然,穿白色雪纺裙的女子毫无征兆的冲到她跟前,直接用尖头皮鞋重重踹向她的右胯黄小姐瞬间失衡撞向灯柱。
然而,真正恐怖的还在后面。对方竟从包中抽出一把锋利的剪刀,朝着她一通乱捅,黄小姐下意识地转身奔逃。可那女子宛如癫狂一般紧追不舍,剪刀在其背后近在咫尺之处挥舞。街上许多人目睹此景,有人惊呼声起,有人连连后退,却无人敢上前阻拦。
更骇人的在第二幕上演了。袭击者从包里掏出一把锋利的剪刀,直接向她身上乱捅。据目击者陈先生回忆:"那疯女人出手完全是杀人架势,剪刀在太阳底下反光,我们都吓傻了。"逃跑过程中,黄小姐因散开的鞋带踉跄跌倒,街上很多人选择后退和惊呼,没有人上前制止。
就在黄小姐几乎绝望时,一个身影冲了过来,他直接冲到持剪刀女子面前用力将其扑倒,并徒手制服女子,他就是赶巧路过的内地男子。
他看起来很年轻二十来岁,是和朋友来香港游玩的游客。事后他说当时没想那么多,听到女人的尖叫声,就冲上去了,就想着不能看着人被捅死了。等警察赶到时,他简单的说明情况后就离开了。
警察调查发现持剪刀女子是香港本地人,但这次袭击事件不是她第一次这么干了。就在前一日,她也曾于尖沙咀商场之中与一位清洁工产生冲突,且同样亮出剪刀对其加以威胁,只不过那一回无人受伤,也就没有报警。
事情到这就算是结束了,袭击者被制服,没有造成伤亡,皆大欢喜。应该感谢英雄的及时出现。可港媒在报道这件事时,没有用热心市民或英雄路人称赞这位英勇男子,而是用有歧视语的“内地汉”三个字。
报道中强调的是他的内地身份,而不是赞扬他勇敢制服歹徒的勇气。很是荒谬。
偏偏媒体竟以带有倾向性的言辞抹去了一份纯粹的善意,此般情形并非首次出现。部分港媒长期凭借类似表述将内地人与负面新闻相捆绑,而当内地人成为正面角色之际,却又选取冷漠、疏离的词语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这种于文字层面的歧视,远比沉默的路人更为可怖,它仿若一堵无形之墙,隔开了本应相互扶助的人群,也渐渐在大众的心理之中播下误解与敌意的种子。虽说并非所有港媒皆如此,但此类报道着实给两地关系造成了颇为不小的影响。
当我们为救人者贴上地域标签时,可曾想过:若下次危难降临在自己身上,你期待的是精准标注户籍的报道,还是一双不问出处的手?这座城市真正珍贵的,从来不是霓虹灯下的繁华表象,而是危急时刻冲破偏见的人性之光。
来源:海渔的故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