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旅游业正在强劲复苏。一方面,欧洲游客正在重新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中国游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灵活、精致地体验欧洲之旅。签证规定放宽、航空连通性改善以及游客对定制化、有意义的体验日益增加的
■受访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欧洲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孙彦红
图为近日,两名中国游客在法国芒通福桑海滩上散步。 本报记者 高 乔摄
“旅行与旅游世界”网站近日刊文称,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旅游业正在强劲复苏。一方面,欧洲游客正在重新发现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中国游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灵活、精致地体验欧洲之旅。签证规定放宽、航空连通性改善以及游客对定制化、有意义的体验日益增加的需求推动了这种双向交流,并加深中欧双方之间的信任与理解。
近来,中国与欧洲旅游掀起一波新的热潮。赴欧中国游客人数和来华欧洲游客人数都呈现明显增长趋势。
其中,欧洲游客来华旅游呈现4个新特点:一是中国实行单方面免签政策的欧洲高收入国家,如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来华游客大增;二是中国成为欧洲游客假日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例如,今年复活节期间,欧洲多国来华旅游人数较往年同期显著增加;三是来华旅游的年轻游客明显增多,选择家庭游、自由行等形式的游客也在增加;四是欧洲来华游客除了到访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外,也开始选择中国二三线城市作为目的地,并且游得更加深入。
中国游客赴欧旅游呈现出两个新特点:首先,赴塞尔维亚、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等对中国实行免签或部分免签政策国家的旅游人数明显增加;其次,不同于传统的跟团游,如今中国游客越来越多选择自由行,并倾向于参观博物馆、观看音乐会等深度文化体验。
中欧游客“双向奔赴”的热络景象,源自多方面推动力。免签政策的实施是一个重要因素。中国对欧洲多国实施的免签政策大大降低了欧洲游客因申请签证导致的经济成本和不确定性。随着中国免签范围持续扩大以及免签政策在欧洲民众中的知晓度逐步提高,欧洲民众来华旅游热度不断提升。塞尔维亚对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政策、塞浦路斯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对持外交和公务护照的中国公民实行免签政策也吸引了大批中国游客。
此外,近两年,中国主要城市与欧洲多个城市之间开通大量直航航线,使得中欧双向旅游更加便利。同时,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以及小红书等带有旅游推介功能的手机应用程序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助推跨境旅游的热度。跨境游客往往注重定制化和个性化体验,中国和欧洲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能够很好地满足游客的诸多深度体验需求,因此对彼此民众充满吸引力。
今年是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如何进一步促进中欧双方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推动双向旅游可以成为一个重要抓手。中欧游客“你来我往”,不仅有助于加深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增进民心相通,促进互利共赢,也能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为当今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
下一步,在中欧关系深入发展的背景下,还可以从多方面挖掘中欧双向旅游潜力:第一,推动欧洲国家进一步便利中国游客赴欧签证申请,欢迎更多欧洲国家对华实行免签政策;第二,中欧在跨境支付、退税等方面针对双方游客需求可以出台更多便利化措施;第三,双方进一步提升旅游景点的多语种服务;第四,鼓励中欧双方旅行社开发更多深度游、小众游项目。此外,中欧旅游业还可以通过国家或地方层面的旅游管理部门加强交流,以促进世界遗产地旅游景区结对、鼓励旅游研究机构开展研讨等方式分享经验,促进中欧旅游业共同发展。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