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日常到度假生活的设计表达,五个空间、五种气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09:19 1

摘要:自FRAME AWARDS 2025的作品申报于今年1月13日正式启动以来,我们收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揭示月度最佳和荣誉奖之前,我们都会重点关注那些经常被读者和评委阅读的作品,以下是阅读量最高的五个项目。本期上榜的五个项目,涉及展厅、住宅、公寓、餐厅等空间,

自FRAME AWARDS 2025的作品申报于今年1月13日正式启动以来,我们收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揭示月度最佳和荣誉奖之前,我们都会重点关注那些经常被读者和评委阅读的作品,以下是阅读量最高的五个项目。

本期上榜的五个项目,涉及展厅、住宅、公寓、餐厅等空间,如下:
西安 · 流光展厅 · 自然语境中的当代表达
布鲁克林 · GREENPOINT TOWNHOUSE · 冷静的空间中植入情绪和温度
西班牙 · ROCA HOUSE · 一座拥有灵魂与性格的空间
中国香港 · VIVACIOUS OF MINIMALIST · 在高效中注入生活气息的都市居所
日本 · HOUSE IN YOKOSUKA · 一处与海为邻的周末度假屋

流光展厅

戴璞建筑

流光展厅是戴璞建筑的设计作品,因对老旧院的设计和改造的重大突破,被评为FRAME Awards 2025年4月月度最佳室内奖。该项目为“关中忙罢艺术节”乡建项目中的一个庭院改造,位于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子,房屋原本是一个废弃的厨房和一个破败的仓库,院子的北侧房屋被改造成一个可以进行展览的文化活动空间。

设计提取了当地民居惯用的波浪形底瓦元素,让其顺着倾斜的屋顶流淌而下形成一个类似窗帘的立面肌理。而后展厅的入口插入一个圆形通道,这个通道吸引并邀请观众向院子的北端进行探索。

© 戴璞建筑

通道带动波浪形的金属网帘进行旋转,并放射出多条铺地分割线,这些线条实际上是院子里的雨水排水引导系统。

院子里的高差被精心设计,雨水将流向院子南端预埋的线性排水沟,以保证庭院和展厅地面的舒适。

© 戴璞建筑

建设计不仅解决了包括季节性的洪涝在内的诸多现实问题,同时也融入了回应在地文化的设计语言。“整体造型既体现了当代表达,又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四月评审林文科如此评价。

© 戴璞建筑

通过圆形通道的嵌入,庭院中两棵果树与房屋后侧的树木之间形成了明确的空间关联,同时也为空间北侧的景观改造预留了弹性和想象力。

© 戴璞建筑

GREENPOINT TOWNHOUSE

LEA ARCHITECTURE

位于布鲁克林的建筑事务所 Lea Architecture 近期完成了 Greenpoint Townhouse 的改造。这栋三层住宅坐落于北布鲁克林,总面积约 462 平方米。项目在全面更新节能系统的同时,着重优化空间的通透感与垂直动线的逻辑。

项目既满足了多口之家的日常使用需求,也以简约、温润的设计语言回应了屋主“在他乡安放生活”的愿望。

© Angela Hau

连接三层楼的,是一座定制设计的几何木质楼梯。它如同贯穿全屋的骨架,既是实用的交通动线,也是一件雕塑感十足的视觉核心。楼梯结构开放通透,不仅让自然光从底层引入中层,也在不同楼层之间建立起自然流动的空间节奏。

楼梯的木质材料与厨房区域的木作细节相互呼应,在整个住宅中营造出温和、连贯的触感体验。

© Angela Hau

设计以极简主义为基调,旨在为多国背景的家庭提供一个安静、纯净的日常生活场所。贯穿三层的楼梯是空间的主角,其定制染色灵感源于业主家乡瑞典常见的法鲁红(Falu Red),是一种带有在地记忆的温暖色调。

同样的红色也被延续到壁炉瓷砖与浴室的拼色设计中,这一部分由 Lea Architecture 与瑞典设计事务所 Note Design Studio 共同构思。这些恰到好处的色彩点缀,在冷静的整体空间中植入情绪和温度,为家的氛围增添温馨柔软的一面。

© Angela Hau

ROCA HOUSE

CRENEAU INTERNATIONAL

Roca 是一座拥有灵魂与性格的空间,坐落在西班牙伊比萨岛 Roca Llisa 社区与高尔夫球场之间。空间内融合了艺术、书籍、家具与材质的丰富层次,展现出不拘一格的气质。它跳脱了人们对“伊比萨风”一贯的波西米亚想象,呈现出一种更自由、融合、多元的面貌。

它的前身是一栋始建于 70 年代的会所,曾是邻里社交和派对的热门场所。如今它被重新塑造为一个可体验的复合空间:你可以在此享用精致餐食,也可以在泳池边度过慵懒午后、或是于黄昏时分眺望球场、随性穿行于房子之中,在书架与画作之间驻足。

© Renaat Nijs

项目团队重新梳理了空间结构,打通旧有隔墙、增设新区域,并铺设新的地面,所有干预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空间呈现出一种“它原本就应如此”的自然感,仿佛是一栋真正属于主理者的家。

材质的选择延续了这一思路:建筑和周边环境协调统一,强调肌理的丰富与视觉的层次感。设计团队保留并修复了原有的陶砖地面,辅以质朴的石板与粗粝抹灰处理,让墙角过渡更加柔和圆润。

© Renaat Nijs

ROCA HOUSE 的魅力并不仅止于设计美学。空间中的每一个细节,皆被赋予独立的叙事意图。主理团队甚至为这个空间构建了一套“隐秘语言”,通过餐巾上的短语、墙面上的引语、乃至书架上的精选读物,与来访者展开温柔而私密的交流。这种语言超越了物理空间的界限,激发思考与情绪,让人与场所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也更具参与感。

项目从选址、结构重塑到材料落地与空间陈设,设计团队与本地建筑师紧密合作,在保留建筑原始性格的同时融入新的系统与节奏,每一阶段都由团队细致把控,最终呈现出一个完整、统一且富有精神内核的空间体验。

© Renaat Nijs

VIVACIOUS OF MINIMALIST

DECO FARMER STUDIO

本项目位于中国香港,是一套面积为 52 平方米的公寓改造,包含三间卧室、一间客厅、厨房及卫生间。原始格局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典型的香港户型,天花较低、空间局促。

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重构空间格局,在受限的面积与结构中,探索更高效且更具生活感的布局可能。

© Tyson Chan

在设计初期,团队首先对原有平面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将厨房移至原本的饭厅位置,原厨房则被改造为收纳空间,而客房及走廊区域则被打通,置换为一个更为宽敞的用餐区域。

为提升整体空间感与美观性,设计特别定制了曲面木质天花,用以隐藏横梁和结构构件,营造柔和、流动的视觉感受。这些策略性调整让空间的每一寸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 Tyson Chan

空间重组之后,设计团队进一步通过色彩与材质语言,赋予公寓现代感与独特气质。厨房摒弃传统厨房常用的灰白中性色调,选用了多层次的赤褐色调,带来鲜明的当代表达。同时厨房与客厅之间以一面大面积玻璃窗分隔,在功能与视觉上实现了双重通透。

两侧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厨房浓烈而深沉,客餐厅则以灰白为主,冷静克制,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

浴室则采用了温暖的杏橙色贯穿整体空间,打破日常惯性,营造出放松且不失个性的氛围。这些大胆的色彩应用,为小户型注入了鲜活、灵动的现代气息。

© Tyson Chan

HOUSE IN YOKOSUKA

REIICHI IKEDA DESIGN

这座位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南部海岸的周末度假住宅,是为常年生活在都市中心的一家人打造的度假住所,地址毗邻大海,海风轻柔穿林而过,步行即可抵达沙滩。每逢周末,这里便聚集前来欣赏落日与海边活动的当地居民,氛围闲适宁静。

© Yoshiro Masuda

主餐厅设置了一个 U 型长吧台,搭配专门定制的大型铁板烧灶台,可同时接待十位宾客,在开阔视野中一边共享餐食,一边欣赏海景。

建筑主体大量采用花岗岩,其温润的质地仿佛与沙滩砂石自然呼应。墙面与天花则采用定制的砂质抹灰工艺,融合沙粒肌理,呈现出细腻的渐变质感。室内外空间采用相同的材质语言,不刻意划界,整体更具连贯性与自然感。

© Yoshiro Masuda

设计以柔和的色彩为基调,选用花岗岩等材质,呼应邻近海滩的沙地质感,将建筑深深扎根于在地语境之中。正如日建设计总经理 Yuko Tsukumo 所说:“颜色与材质的选择贯穿始终,并能唤起人们的五感体验。它与当地氛围十分契合,从家具到艺术品都展现出统一的审美意趣。”

来源:FRAME构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