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周刊|一位AI设计师的失业230天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8 19:18 2

摘要:以全省前几名的艺考成绩考入211高校学美术,毕业做设计师不到5年,设计行业遭遇AIGC冲击;转型拥抱新技术,跳槽成为AI设计师一年多,公司业务调整大裁员,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离职时是盛夏,重返职场时已是来年杪春,失业的日子足足持续了230天。

以全省前几名的艺考成绩考入211高校学美术,毕业做设计师不到5年,设计行业遭遇AIGC冲击;转型拥抱新技术,跳槽成为AI设计师一年多,公司业务调整大裁员,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离职时是盛夏,重返职场时已是来年杪春,失业的日子足足持续了230天。

但邓博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

所有的好运气

邓博将那些年的经历统统归结为“好运气”。

2022年,AI绘画技术发展进入新的里程碑。Stable Diffusion开源,ControlNet技术发展。在所有被AI迅速发展冲击到的行业中,设计行业首当其冲。国内一些前沿设计师们早早嗅到了危机,在年初,对国外率先开发的AI绘图工具Midjourney的探索和应用已经在设计圈子里流传开来。

彼时仍在新浪微博做传统手绘师的邓博也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接触了一下新技术,但像大多数人一样,他“觉得这个技术距离商用还早”,于是浅尝辄止。

另一方面,寻求自我突破的渴求也已在他心中萌芽。“作为一个设计师,我认为当时的作品已经算是个人能力的天花板了。”他说,“所以在想着,能不能在专业领域上有些别的突破。”

邓博在新浪微博工作时期的手绘设计作品。(受访者供图)

很快他等来了机会。那一年11月,ChatGPT上线,两个月内用户破亿,标志着AIGC进入大众化应用阶段。也是这一年,国内各大互联网公司都顺势推出了各自的AI产品。百度AI绘画工具“文心一格”正是其中之一。12月,邓博跳槽至文心一格,岗位设定为AI画师。

“公司对这个岗位的规划,就是要一个对AI感兴趣,想要去转型的传统设计师,可以接受从新人开始培养。”邓博回忆。

这简直是量身定制的工作机会,邓博想。入职后,由算法大佬直接领入门,十分顺利地,借助大平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他迅速转型,成为国内首批AI设计师之一。

邓博用AI设计的电影《坚如磐石》海报。

随后的两年里,高光不断。

2023年9月,他以“AI画师”的身份,作为技术浪潮下涌现的新型职业从业者代表之一,参与了中国青年报微纪录片的拍摄;几个月后,他接受了光明网的采访,作为其推出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系列策划的主人公之一出镜发声:新技术蕴含着新职业,新职业蕴含着新机遇。

一切欣欣向荣。直到2024年8月,在市场激烈角逐下,公司战略调整,部门开始裁员。在邓博口中,关于这一次被动失业以及之后失业的230天,没有出现任何消极描述。他似乎从容接纳了生活中的一切变动起伏。唯有一个细节沉默地流露内心痕迹:和离开新浪那次不同,这一次离职,他没有发朋友圈告别。

自毕业后一直工作,难得有机会可以休息下,更何况,还有个坚持了十几年的婚礼主持人的副业可以维持生计,他这样想。失业的230天,是不那么焦虑的230天。

这到底是不是个转行的契机呢?在失业的大半年里,他也动摇过。反复思忖,不甘心学习钻研了那么久的AI相关技术就这样放下,2025年春节过后,他再次试着投了三四份简历,目标岗位依然指向“AI设计师”。

反馈来得很快。2025年3月底,他收到阿里的offer,岗位职责与他的上一份工作高度匹配。入职那天,他在阿里标识背景前拍下自己和新工卡的合影,按照惯例发了朋友圈,庆贺着一个崭新的、美好的开始。

失业230天后,邓博顺利入职阿里。(受访者供图)

“确实有运气加成。”这句话出现在他人生每一个激动人心转折点的注脚里。

那张阿里工牌上印着邓博扮成超人的照片。照片是AI出的,邓博不是超人。但在他的世界,幸运女神总能降临。

婚礼主持人

初识邓博是在一位博主的视频里,30岁的他作为“被大厂裁掉后靠副业谋生”的一个案例出现。访谈过程中,他表现得得体、坦然,似乎丝毫不介意自己头上顶着“大厂被裁员工”的标签出现在互联网上。

在百度内部活动中,竞聘成为主持人,和李彦宏同台。(受访者供图)

另一个引人注目的标签是他的副业:婚礼主持人。

那么,让我们聊聊邓博是如何成为婚礼主持人的。回到2013年临近高考的那个时期,邓博决定走艺考这条路,但他面临着一个抉择:美术和主持都是他的爱好和特长。

他的美术成绩名列前茅,但对婚礼主持也有浓厚的兴趣,从小报了不少培训班。播音老师看中他的天赋,劝说他,“要不要来干这个”。一番权衡后,他选择了更热爱的美术。

后来,他被华中师范大学视觉传达专业录取,度过了快乐满足的大学时光,婚礼主持成为一个长久的爱好和副业,伴随至今。

婚礼主持行业入行门槛不高,“哪怕普通话差一点,想干也能干”,唯一要突破的,是“踏入门槛”这一步。他从大一时起加入了学生主持人团队和校园电视台,获得了很多接受专业老师指导的机会,也积极争取每一次校内活动的上台机会,打磨业务水平。

出去主持婚礼则要依托成熟的主持团队机构和婚庆公司,最初没有经验,新人通常要从接商业活动主持开始积累作品。他成长迅速,大一时就开始跑婚礼。2021年他换驾照时在朋友圈分享了证件照片,曾主持的第一场婚礼的新娘在照片下评论:“啊?你给我主持婚礼的时候才19岁?”

有些场合,年轻也不是优势。“可能你自己还没见过几场婚礼呢,就敢给人家主持,人家也不会信任你。”他说。因此头几年出去主持婚礼时,他刻意把年龄报得大一些。“自己1995年的,就说1992、1993的,人家说1993年的,那你属啥呀?一句话就给问住了。”

11年过去了,利用周末、节假日跑婚礼做主持的生活一直持续至今,从未中断,即便是在最忙碌的新浪微博工作时期,他在周五的夜晚加班至次日凌晨一两点,也依然能在周六上午,庄重得体地出现在一场婚礼的现场。

他喜欢婚礼主持。如今主持过的婚礼已有近千场,每一次踏入婚礼场地,他都带着一种“要去沾沾别人喜气,全身心投入整场婚礼中来”的心情。“别人在我的语言下完成了婚礼,相当于我是他们婚礼的见证者,新人们在我面前说的这些爱情誓言,有时候也确实挺感动。”他说。

对他来说,主持婚礼是一种吸收能量的过程。在这个幸福的场合,人们似乎更易满意,更倾向于慷慨地表达赞美。这里没有返工,只有正反馈。“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会马上得到肯定,这个是比主业的设计师更长自信的工作。”

在周末,他是婚礼主持人邓博。(受访者供图)

毕业后,两个职业身份来回切换。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他记得2023年从七八月到过年,他每周一到周五去上班,周六周日去主持两场婚礼,接连数月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主持档期是婚庆公司和机构推送给新人的,由于他“物美价廉”,在市场上很抢手。被选中就要去主持,这是人家的终身大事,他有他的坚持。

但婚礼过于密集,有时他感到恍惚,“可能这一场婚礼还没完全准备好,昨天又刚主持过一场,就很容易把词搞混了,万一说错了呢?”他深深担忧。

当然,近千场婚礼,他一场都没有出过错。但两种身份都不舍得放手的生活确实需要平衡。对他来说,寻找平衡也不是难事:他稍微提了提自己的主持报价。

两个身份,一个灵魂

和邓博的谈话很容易从主业聊到副业,也很容易从副业再聊回主业,切换自如,毫无卡顿。

很多时候,两个身份混在一起,同时展现。

入职百度9个月时,公司组织了一场大型活动(公司级活动秋日嘉年华),公开从员工内部选聘主持人。他积极报名,脱颖而出。在那场活动中,他见到了百度CEO李彦宏。事后有同事开玩笑说:“我来公司四五年都没见过老板,你刚来大半年就跟他同台了。”

从那以后,公司内部的大型活动都邀请他主持,当然是没有报酬的,他珍惜每一个舞台,欣然承担。设计师邓博,在自己主业供职的公司里,尽情施展着副业的才华。

2024年9月,他结婚了。自己做新郎的这一天,设计师邓博和主持人邓博相遇了。

作为新型职业代表,AI画师邓博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受访者供图)

毫无意外,他主持了自己的婚礼。婚礼在自己的家乡河南安阳举办,他用设计师的水准为自己的婚礼精心制作了一个视频,展示两个人的心路历程,爱情誓言。传统流程被打破,婚礼办成了一场路演。“整个安阳没有这么办的。”朋友评价。

更多时候,两个身份各自独立,但在精神上高度统一,像是相同的灵魂装在了不同的角色里。

一场婚礼有那么多动人的泪点,他记住的总是最有趣的部分:有调皮的新郎选了迪迦奥特曼的主题曲作为自己上台的BGM,还有人选了《非诚勿扰》男嘉宾的出场音乐。最逗的是,一场婚礼开始前,新郎临时让他更改新娘的出场BGM:“给她换成《猪猪侠》。”

他总是习惯从所有事情中找到最积极愉快的部分。这似乎成为刻在骨子里的思维方式。

几次谈起,几家互联网大厂的打工生活中,最辛苦的还是在新浪微博做传统设计师的时候。但“辛苦”只是前情提要,他很快分析,那种忙碌和那个时期的行业发展有关,也和个人成长阶段有关。

他也承认,他在那份工作上几乎倾尽了一个手绘师的所有梦想,尝试了各种感兴趣的风格,“画了很多想画的东西,心理上得到了很大满足”。离职时,煎熬的部分绝口不提,他将那段工作经历描述为“功德圆满”。

讲起婚礼主持的业务时,他自然而然将自己归类为“非传统”的。入行早期那种为了写主持词,在网上东拼西凑找素材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了。他探索出了自己的婚礼主持方法论。

学主持时师父教他,“看到同行主持的精彩表现,或者读书时看到某些金句,就要把那句话拿过来,下一场婚礼就要用上。”他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有时自己的主持工作结束后,看到酒店别的厅里还有其他主持人正在主持,就会过去看一看别人的现场,发现好东西,就拍视频、写备忘录,尽可能记录下来。

这种方法论当然也被他用在设计师的工作中。AI的学习就是这样精进的。每天上下班路上都在看资讯,“日新月异,可能半个月不看还好,一个月不看最新的资讯,就感觉自己落伍了”。

“门槛很低,但是天花板很高。”他说的是婚礼主持行业,也是设计行业。

不肯停留的人总有前方

邓博主持的婚礼有一个特殊的小设计:他根据每对新人的故事,为他们定制了一段开场白,配上精心挑选的契合故事气质的背景音乐,在婚礼开场前,缓缓讲述。

那段有故事、有情节、有文采、有温度的文案已经成为他主持风格中最大的亮点,也是收获最多“正反馈”的部分。

为了这个小设计,他需要在每次婚礼前和新人充分沟通,遇到不好意思当面表达情感的新人,他细心地发去自己设计的线上调查问卷。如今的年轻人对婚礼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碰到严谨的新人,提出要提前看主持词,他要在婚礼前三天写好发过去审核。

婚礼结束后,他会将那段开场白文案发给新人留作纪念。“因为婚礼现场站位的关系,我说开场白的时候,新娘通常在大厅门外,听不清楚。”他解释。

这些当然不是行业规范,而是自我要求。“如果我的主持跟别人一模一样,怎么打出差异化呢?”他笑说,“互联网思维用在这了。”

入职阿里后,他仍在工作之余忙着跑婚礼。对30岁的邓博来说,副业不只是一个增加收入的渠道,主业也不只是维持生计的工作。在他内心,少年时期的爱好如今仍是爱好。“所有的爱好都变成了工作,我发自内心觉得现在太完满了。”他说。

但另一方面,脱离了所谓的“失业危机”,他仍生活在危机下,他心里清楚。婚礼主持的机会或许未来也会随着社会环境变化而减少,AI浪潮有一天或许也会过去。如今手里抓得住的东西有一天或许都会被淘汰。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有35岁魔咒,那就在35岁之前干一些足够有趣的事就够了。”他说,“如果35岁时把我裁掉了,或者有了其他变化,那也无所谓,这个时代饿不死我。”

2023年3月,刚入职百度没多久的邓博参加了公司内部针对新员工的一个封闭培训项目——“零度突破”。通过这场培训,才算正式员工。就像上学时每次军训都获评“优秀标兵”一样,他在那场培训中拿到了“最佳合伙人”的荣誉证书。

那天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他站在舞台上和同期们合影,身后的背景板上,印着青春洋溢的口号:“不肯停留的人总有前方。”

来源:职场tan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