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粮油市场回顾及后市展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10:40 2

摘要:2025年一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宽松,价格维持低位运行,亚洲大米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国内市场进口粮食大幅减少,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企稳回升,豆粕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省内粮食供应充足,粮油价格保持稳定。展望后市,全球粮食产量和库存形势向好,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进

2025年一季度,国际市场粮食供需宽松,价格维持低位运行,亚洲大米出口价格大幅下降。国内市场进口粮食大幅减少,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企稳回升,豆粕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省内粮食供应充足,粮油价格保持稳定。展望后市,全球粮食产量和库存形势向好,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进口更趋理性,价格有望向合理水平回归。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给粮油市场带来不确定因素,但对我国和我省影响有限。

一、2025年一季度粮油市场回顾

一季度,全球粮油市场价格走势偏软,国内粮食进口大幅减少,市场购销积极向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企稳回升;省内粮食需求平淡,价格稳定,粮食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6%,食用油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4%。

(一)全球市场呈现粮食宽松、油脂偏紧、粮油价格分化震荡态势。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全球粮食供需报告显示,2024/25年度全球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良好,小麦、玉米、稻谷等主要谷物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粮食消费总量略低于总产量,出口量大于进口需求量,供需形势较为宽松。全球粮食库存消费比处于高位,主要品种受供需形势、季节性特征、贸易政策等影响,价格水平整体处于低位,走势出现分化。分品种看,小麦价格先涨后跌,3月3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小麦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较年初下降1.4%。玉米价格持平略跌,美国玉米播种面积预计增加,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较年初下降0.4%。稻谷价格持续下降,东南亚主产国新季稻谷上市,印度全面放开大米出口,亚洲大米出口价格跌幅较大。泰国、越南、巴基斯坦大米出口价格较年初分别下降19.12%、21.37%和13.60%。大豆价格冲高回落,巴西大豆收获装运速度加快,叠加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较年初略涨0.4%。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4/25年度全球9种油脂期末库存降至2190万吨,同比减少203万吨,为近7年最低,库存消费比降至12.5%,为近15年来最低。供需收紧对全球食用油价格形成支撑,一季度国际油脂价格处高位震荡。

展开剩余72%

(二)国内市场粮油价格企稳回升,进口量大幅减少。在政策性收储支撑、进口管控效果明显、用粮企业需求增加等因素带动下,国内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各类主体入市收购积极性不断提高,价格回升迹象明显,主要品种价格企稳回升。分品种看,小麦与玉米价差缩小,饲用替代性增强,采购量和价格均有所提升,3月底小麦收购均价2400元/吨,较年初上涨0.6%。玉米在政策性收储提振、进口减少等因素作用下,看涨预期增强,市场购销两旺,价格持续上涨。3月底玉米收购价2133元/吨,较年初上涨7.7%。稻谷收购旺季已经结束,市场流通粮源减少,早籼稻价格有所回调,晚籼稻价格小幅上涨,但仍呈“早强晚弱”的态势。3月底早籼稻收购价2788元/吨,较年初下降1.3%;晚籼稻收购价2680元/吨,较年初上涨1.4%。大豆前期压榨利润较好,加工企业采购积极,价格有所上涨。3月底国产大豆收购均价3842元/吨,较年初上涨3.1%。一季度,受消费需求增长、国际价格上涨等影响,国内食用油价格有所回升。3月底,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价格分别为9650元/吨、8255元/吨、15000元/吨,较年初分别上涨2.54%、1.41%、3.45%。豆粕价格上涨幅度较大,3月底豆粕价格3429元/吨,较年初上涨18.08%。一季度,我国累计进口粮食、食用植物油同比分别减少40.8%、14.4%。

(三)省内市场粮食供应充足,主要粮油品种价格弱势运行。一季度,省内企业商品粮库存继续处于高位,市场供应充足。粮食消费需求保持稳定,饲料用粮有所增长,谷物进口量大幅减少,外省调入量增加。稻米、小麦价格保持平稳,玉米价格企稳回升,豆粕价格上涨幅度较大。3月末,我局监测数据显示,主要粮油品种批发价格:早籼米4.62元/公斤、小麦粉4.61元/公斤、花生油18.90元/升、大豆油9.93元/升,较年初分别上涨-0.22%、0.22%、0.26%、-0.40%;主要粮油品种零售价格:早籼米5.66元/公斤、小麦粉7.11元/公斤、花生油23.81元/升、大豆油11.60元/升,较年初分别上涨0.71%、-0.28%、-1.49%、0.87%。豆粕出厂价3380元/吨,较年初上涨10.82%。

二、后市展望

(一)国际粮食供应宽松,粮食价格有望保持在平稳区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4/25年度全球谷物产量预报数为28.48亿吨,除玉米外其他粮食品种产量均有提升;大米产量预报数为5.436亿吨,较上年增长1.5%,创历史新高;小麦产量预报数为7.95亿吨,与上年持平。全球谷物消费量预报数为28.70亿吨,较上年增加2820万吨,其中小麦消费量7.97亿吨。全球谷物库存量8.682亿吨,库存消费比为29.9%,低于上年度的30.8%,但仍处于相对宽裕水平。2025年粮食作物收获在南美洲已陆续展开,总体有利的天气条件使单产小幅回升,总产量略有增长。巴西玉米总产量预计超过上年和五年均值水平。美国玉米等作物早期播种意向表明播种面积或将增长5%,支撑了2025年产量保持增长的预测。全球粮食生产稳定,供需形势相对宽松,奠定了国际粮食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可望保持稳定的基调,也有利于我省充分利用国际粮源和保持粮油市场稳定。

(二)国内粮食生产稳定增长,价格有望稳定在合理水平。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2024年首次突破7亿吨,玉米产量出现较大增幅,花生、油菜籽产量稳中有升,粮食供应充足,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明确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能力。今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除大豆外,各品种均大幅减少;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止跌企稳,稻谷价格稳中略涨,小麦、玉米价格逐步回弹。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5年4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进一步下调了今年主要粮食品种进口量预测。低价进口粮对国内市场冲击的减少,将带动国产小麦、玉米、大豆等价格回升至合理水平。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通知,早籼稻最低收购价自2020年开始连续6年调增,小麦最低收购价连续5年调增,进一步夯实粮价稳定的基础。从未来一段时期看,新季小麦5月份即将上市,局部产区旱情引发市场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担忧,部分持粮主体惜售待涨,小麦价格有望继续回升。今年以来豆粕价格上涨,小麦价格上涨带动玉米价格上涨,玉米市场余粮逐渐消耗,价格还有一定上涨空间;国产大豆收购旺季已结束,受巴西大豆到港量增加等影响,预计国产大豆价格将有所回落;稻谷市场购销平淡,国际米价持续低迷,新季早籼稻上市后,普通稻谷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可能性较大。我省主要粮食和食用油品种价格与国内市场高度关联,价格走势与国内市场相似。

(三)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引起粮油市场波动,对我国和我省市场供应总体影响不大。2月份以来,美国宣布对多国加征关税,引起国际市场多方担忧情绪,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加剧,国际粮食期货市场价格出现宽幅震荡,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小麦、玉米价格不同程度下降。短期看,由于各方对此早有预期,国内和我省企业已有准备,在一季度美豆窗口期已完成2024/25年度采购,4—9月为巴西大豆供应期,我省面粉企业以进口加麦为主,对美国大豆、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依赖程度不大。中长期看,我国不断优化进口布局,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多元化采购格局,对美国进口依赖大为减弱,从美国进口粮食总量逐步减少,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玉米供应国,从美国进口的缺口可从南美市场找补。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和我省粮油供应的影响不大。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