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米造车,雷军声称赌上全部声誉的“最后一战”,从SU7发布至今争议不断。我们先抛开最近的争议不谈,从小米汽车的外形设计、三电系统、辅助驾驶三大核心维度去分析,看下小米汽车的护城河是什么?
小米造车,雷军声称赌上全部声誉的“最后一战”,从SU7发布至今争议不断。我们先抛开最近的争议不谈,从小米汽车的外形设计、三电系统、辅助驾驶三大核心维度去分析,看下小米汽车的护城河是什么?
小米SU7的造型,从一开始就被网友戏称为“米时捷”。好看是好看,“借鉴”成熟设计不仅降低了产品设计风险,也缩短了开发周期,但与小鹏P7,蔚来ET7,极氪001这些车相比,小米在汽车美学上的原创基因极其匮乏,而抄袭或者借鉴,也永远要活在别人影子下面。
虽然按照汽车行业的抄袭标准来看,判断一款车型的造型设计是否涉及抄袭,是一个结合法律标准、行业惯例和设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评估过程。但我们从主观上对比两车,前后脸轮廓设计如出一辙,主要差异体仅现在大灯造型上。侧面更夸张,车顶弧线几乎完美重合,车身线条、ABC柱比例、前挡风玻璃倾斜度,乃至车门拉手的位置,都惊人一致。
从事实上来讲,小米的三电系统本质是“顶配供应链整合”。
电机:小米汽车SU7两驱版本将搭载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Z220XS000的电机,这也是小米宣称的“小米超级电机V6”。而小米汽车的四驱版本则采用了苏州汇川联合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YS210XY102和TZ220XY102的电机,小米称其为“小米超级电机V6S”。
电池:标准版搭载的是弗迪刀片电池或宁德时代电池,两种电池混装。Pro版以及Max版仅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电池。
小米宣称全栈自研智能驾驶,并立志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但“数据量”缺失是其致命短板。智能驾驶是需要亿级公里真实数据训练的,而小米是缺乏历史积累的,为了尽快上马,也不得不拿用户实验了。
小米通过全资收购了深动科技,组建了一支超过500人的团队来做辅助驾驶。这支队伍能力如何,我们从去年70多辆小米SU7同一天自动泊车撞墙、撞柱来看,雷军的“第一梯队”宣言,恐怕是为资本市场讲的故事而已。
雷军说“造车是马拉松”,但小米目前的技术储备,更像是在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长跑。小米SU7真正的技术优势不在硬件,不在外观设计,不在辅助驾驶,而在“米粉生态”和雷军的营销能力!
来源:极速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