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本记忆的书,关于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办学四十年的记忆,自然也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在是书的整理与编辑中,随着众多亲历者的回忆,记忆一点点清晰,文化就在这些记忆深处呈现。那些遥远的、切身的、恒常的、一瞬的既往扑面而来。无数鲜活的故事,许多生动的
成松柳
这是一本记忆的书,关于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办学四十年的记忆,自然也是一本关于文化的书。在是书的整理与编辑中,随着众多亲历者的回忆,记忆一点点清晰,文化就在这些记忆深处呈现。那些遥远的、切身的、恒常的、一瞬的既往扑面而来。无数鲜活的故事,许多生动的人物,随着记忆,重新走到我们面前;一帧帧或鲜明或斑驳的影像,一次次或高昂或低沉的诉说,构建出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科办学四十周年的文化现场。
云影湖不语,书院路无声,你可曾听懂了莘莘学子对老师深深的怀念;金盆岭清风,云霞山晨曦,你可曾感受到我们对这块土地深深的渴望。四十年,我们读她辉煌底下的坎坷与艰辛,读她发展背后的胆略与骨气,看那昔日希望的种子已化作欣欣的生机,顿觉骄傲与自豪, 责任感与使命感油然而生。回顾、记忆、反思、总结, 面向未来,不就是要有更好的期许与新的承诺?
这里所撰写和收录的文字,是四十年师生们忠实的人生记录, 是大家心灵深处永恒的温馨,也是专业和学院继续前行的动力。我们试图通过这些记忆和故事,记录下四十年跋涉的足迹, 彰显四十年学院的精神和文化, 这是本书编辑的宗旨, 也是本书选材的基本取向。因此,本书既有如实的记载,毫无情感起伏的事实,也有深情的回忆。但不管文字的表述如何,这里的语言是朴素的、生活的语言,没有酸腐, 没有炫弄,它扎根于生活的深处,来自真切的回忆。我们共同生活在自己的历史之中,有着自己生活的故事。我们的思想、经历和人格, 对于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应该都有着独特的意义。也许,这也是大学的精神文化吧。关于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很多著作与文章都有自身的定义, 我在这里不想去做理论上的阐述。但我一直认为,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应该就存在于大学发展的历程中,存在于师生员工点点滴滴的行动中。“理论都是灰色的, 而生命之树常青。”考察一个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去看看实验室夜晚的灯光,去了解图书馆借阅记录和数据库流量,去观察运动场上的竞技状态,去审视课堂上师生的交融 , 去看看校友们成长的足迹,人们心中就有了大致的印象。大学精神实际上就是大学人的精神, 是师生精神风貌的集体展现。大学精神之于大学, 就犹如人的精神对人存在的意义,没有了精神,大学便失去了凛凛生气,失去了前行的动力,最终也将走入穷途末路。精神的引领使大学敢于坚守信念,敢于坚持正义,敢于迎难而上,敢于引领时代。一所大学,总有其独特的存在和发展历史,总有其不同于其他大学的生存空间,这样就使其有了鲜明的个性。一个系、一个学院也是如此。四十年, 长理文新学院人历经坎坷而又坚忍执着,孜孜服务于学生成长, 努力聚焦于社会发展。一拨拨创业者的隼路蓝缕,一群群校友的快速成长, 使得学院有着自己的故事,有着有别于其他学院的精神特质。时代的风云变迁,赋予大学不同的角色与职能,但大学校园,总应该有其高贵而纯粹的气质;大学生活,总应该有梦幻般的美丽回忆 ; 大学文化,也总应该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行。四十年源远流长, 四十年积淀丰厚,四十年的精神与文化根深叶茂,虽然不是一本小书所能囊括的,但我们还是尽其所能,在记忆中呈现出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的精神风貌。
四十年,学院数度变迁,但一直培养着高质量的学生,也一直受着学生的爱戴。这是因为,学院从开办本科以来,就有着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一 支在学生回忆中不输于很多名校的教师队伍。的确,在检点四十年发展历程时,我们的确觉得这个教师群体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当创系主任张实先生严把教师进入关,每一位教师,他都亲自询问其读书与学问的状况时,我们明白了教师是一个永远需要自我丰富、自我成长的职业;当年届古稀的丘良任先生一趟又一趟地挤着公交车, 每天准时在省图书馆查阅文献、精心备课与科研时,我们懂得了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的含义;当樊锦鑫老师说 到“思考思考再思考 ”“大学就是要把学生带入学术的新境界 ”时,我们领悟了科学研究的意义;当郑贱德老师在写作课上引用自己发表的作品,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时,我们知晓了身体力行的价值;当钟友循、王福雅、刘起林等老师长期坚持义务辅导学生文学社团,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知道了教书育人是全方位的;当章惠康老师组织起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 对《 三国志》《史记》《 汉书》《后汉书》进行全方位的整理、注释与翻译时,我们知晓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当胡正微教授创建了“ 汉语语法场理论 ”赢得了学界的普遍好评,又将这些一流的成果反哺课堂时,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 ”;当李维鼎老师的“教学法”团队每次全方位、全程指导与陪伴学生教学实习时, 我们领悟了言传身教的真谛; 当易彬教授在教学之余, 一本一本穆旦和现代文学研究专著享誉于学术界时, 我们懂得了勤奋的真正含义; 当宁淑华教授将刚出月子的研究生连同襁褓中的婴儿一同接到自己家中暂住,手把手指导修改学位论文时,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作“师德 如兰、师恩如母 ”;当曾志华老师常年随身携带一个笔记本, 日复一日将随时发现的与课程相关的时事热点素材记录下来积累备课素材时 ,我们明 白了教学所凝聚的就是情怀和心血;当夏先培老师多年来坚持给学生上早自习,抽查学生古诗文背诵情况 ,对于学生的作业, 他更是连一个错别字都不放过,有时还会在错别字旁边注明汉语拼音时, 我们知道了“严师”的真正含义。夏老师的教学虽然严厉, 但受到一代又一代学生的爱戴,至今,每年返校的学生都希望再听夏老师一堂课。正因为如此,这一支教师队伍中,有过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曾宪梓师范教育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优秀教师、电力部优秀教师、华中电网优秀教师 、优秀教育工作者、湖南省普通高校学科带头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
家、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湖南省 121 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二 层次人选、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等。其实,这些荣誉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四十年来, 一届一届毕业学生对教师群体口碑始终如一。这也是长沙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生关系特别亲密的原因 。
优秀的教师群体,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因为教育是一种陪伴,高等教育尤其如此。当我们追索教育本源时,人的发展理应成为教育和教师关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关注人的成长,通过课程和学校文化的滋润,使学生既具有专业知识和谋生技能,又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追求,这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对于学生来,教师的陪伴胜于灌输。 四十年的办学,基本体现了我们这样一种理念 。
陪伴,就需要信任。信任学生,是教师职业的入门券。没有信任, 教师与学生就像两条永远不能相交的平行线,永远对望,彼此陌生; 没有信任,学校的规章和教师的苦口婆心就会大打折扣。信任学生, 就会相信这些年轻人来到学校,是为了自己的未来发展而学习。虽然, 他们可能暂时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学校和教师始终心存信任地陪伴着他们,奇迹就会发生。所以,好的教师对待学生,从来不分三六九等, 从来不以自己的好恶去取舍,因为他们懂得只有信任,才会有真心的陪伴。
陪伴,是一种发现。每个人来到世界,其实都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发现,让学生自己发现,也在教育中发现 。对于大学生来说,居高临下的训斥只能引起他们的抗拒,是不能有所发现的; 自以为真理在手,要求绝对服从的教育只会滋生奴才和叛逆者,同样没有发现。只有陪伴,与 学生一路走来,聆听他们的慷慨与牢骚,理解他们的志向与愤激,容忍他们的激进和出错,才能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 发现他们暂时被浮尘遮蔽的心灯,发现他们缺陷背后进步的动机,发现他们成长的力量 。
陪伴,需要宽容。胡适先生说过:“容忍比自由更重要、这句话对于高等教育、对于高校教师特别有意义。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心理上处于人生的反抗期,智力上期待用自己的方式思考世界与人生, 生活上正从依赖走向独立,这个时期,不平等的教育模式往往适得其反。只有容忍,才会放低身姿,才有平等的对话和倾心的交流,才有真正的陪伴。用宽容唤起学生对知识和学术的敬畏,唤醒他们暂时迷惘的心灵,激励他们运用自己的力量点亮智慧的人生,这样的陪伴,才会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方法,真正拥有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也就彰显了教育的价值。
陪伴,就有了期待。“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百年树人 , 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水到渠成。当今的社会充满活力,也充满矛盾。喧嚣浮躁之声,让校园很难成为净土。于是期待演变成急功近利,百年树人转化为一朝成才,陪伴也就变成堰苗助长。教育披上了过于神圣的外衣,似乎全社会都在期待教育成为疗治社会百病的良方。其实,期待是面向未来的,一个人在求学的路上,如果总有学校温馨的陪伴,总有教师的鼓励与不离不弃,想到这些,他就有奋进的动力,期待也就能成为现实。
回顾四十年办学历程时,陪伴的确是我们高度认可的关键词和工作着力点。教师各有所长,教学风格多种多样,但始终对学生不离不弃, 与他们共同成长。从课堂到运动场,从文学社到话剧表演现场,从实习现场到调研基地,从离校告别到返校重逢,师生们一直同在,彼此牵挂, 不曾分离。
校园再美丽,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也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难忘的驿站,终究会离开。但大学的岁月,却始终是每个人生命进程中 的点睛之笔。金盆岭上,有多少摇曳记忆深处的温馨?云影湖边,点点滴滴的往事都在心头。南郊公园、岳麓书院,那充满回忆的角落;飞花落木朝霞夕阳,那曾经流连忘返的风景;春风化雨、师生情深,那受益终生的教诲;朝夕相伴、同学情谊,那青春年少时最纯真的友谊。这一切,常常萦回于所有校友的心中,于是,他们怀念学校和老师,他们写下来,释放自己的牵挂,也传达出他们对心中那片美丽的坚信。我总爱说,从历史的长河来看,好的社会应该“社会有预期,少年有朝气”。 社会的发展,依靠的是一代又一代情感充沛,有责任心,能为自己行为承担后果,懂得与人沟通的有血有肉的青年群体。我们的学生恰恰就是这样一些人。所以,他们对母校、对老师, 充满着真挚的情感,时间越久,情感越浓烈。对于学生来说,母校是什么? 是他们青春的驻地, 是他们成熟的起点,更是他们启航的基地。无论他们今天是满鬓皆霜, 还是青春依旧,这里都让他们魂牵梦绕;无论他们今天是功成名就, 还是朴素无华,这里始终给予他们前行的力量。
教育最终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人的培养问题。窃以为,好的大学, 一定是师生双向奔赴成长的大学,也一定是允许学生试错的大学。如果学生不能成为一个个独立成熟的个体,不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学就只是在批量生产学习机器。很庆幸,在四十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基本没有迷失方向,始终在培养有情怀、爱生活、有技艺的人。 于是, 我们不惑。
我们将放下身心,继续前行。
来源:长沙晚报掌上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