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小孩跑闹,楼下“以暴制暴”?邻里纠纷如何解→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9 13:30 3

摘要:家长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经常会为孩子在家打造小型活动场所,让孩子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这些做法无可厚非,但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给邻居造成噪声困扰。

家长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经常会为孩子在家打造小型活动场所,让孩子体验户外活动的乐趣,这些做法无可厚非,但在爱孩子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给邻居造成噪声困扰。

本期《法律学堂》,江川路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专职调解员徐月英为大家讲述一起用“噪声”应对“噪声”的邻里纠纷。

本期嘉宾

(点击收听更多精彩内容)

家住江川路街道某小区的张先生(化名)遇到了一件烦心事,楼上邻居家的两个孩子几乎每天晚上从8点到10点在家跑跳、打闹、玩滑板车、甚至有桌椅拖动的声响,有时要持续到11点才安静,严重影响了张先生一家的生活。张先生也多次上门和邻居沟通,但楼上业主却以“玩是孩子天性”、“孩子活泼管不住”为由,不予理会,这下张先生也火了,决定“以暴制暴”,购买了扩音器播放警报声并用铁锤敲打不锈钢盆进行反击。这下两家积怨更深了,也影响到其他邻居的休息。

徐月英在节目中表示:张先生的愤怒可以理解,但应该合理维权,“以暴制暴”只会推动矛盾升级,无助于矛盾的彻底解决;另外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旨在预防和纠正可能对他人或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楼上业主平时也应该约束好自己的孩子。

经过调解,两位业主均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当行为,并达成了整改方案。

楼上业主在一周内完成客厅铺设3cm厚的隔音地垫;孩子跑跳活动限于17:00—19:00,且必须在客厅地垫区域进行,19:00以后禁止玩噪音明显的玩具。而楼下业主也要撤除扩音器并签署《不再扰民承诺书》。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和违约条款,由业主和物业共同监督执行。这起噪音纠纷得到了解决。

徐月英提醒广大市民朋友们“邻里一家亲”,安静和谐的邻里关系本质上是“尊重”与“共情”的体现。通过规则约束、技术手段和情感联结三管齐下,既能减少矛盾,也能营造出互助友爱的社区氛围。

记者:周宇博部分图片由AI生成编辑:陈怡婷初审:陈梦玲(实习) 复审:何婷婷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来源:今日闵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