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北京疾控发布提醒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3:36 4

摘要:夏季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这两个疾病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者方面基本相同,部分症状也十分相似,如同一对“姊妹”,均可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发生造成传播。

夏季是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这两个疾病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者方面基本相同,部分症状也十分相似,如同一对“姊妹”,均可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发生造成传播。

这期为您介绍一些科学且实用的小知识,帮助家长们应对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和

疱疹性咽峡炎是什么?

它们均是儿科常见传染病,通常发生于5岁及以下儿童。多由EV-A71、柯萨奇病毒A16型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其中,EV-A71导致重症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特别警惕。

症状表现有哪些?

孩子患疱疹性咽峡炎后可能出现发热、以及口腔黏膜的疱疹,症状通常轻微;

手足口病患者还会发生手、足、臀等部位的疱疹或皮疹。

尽管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但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年龄越小,重症风险越高。

传播方式是什么?

病毒可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直接接触患者的粪便、疱疹液或唾液。

接触被污染的玩具、毛巾、餐具等物品。

通过飞沫或咳嗽。

科学预防

家长可以这样做 ——

01

尽早接种疫苗

EV-A71疫苗可预防由该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建议6月龄至5岁儿童尽早接种,最好在12月龄前完成。

02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勤洗手,尤其在饭前便后或接触公共物品后。

避免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高发季节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若孩子出现发热或皮疹,及时就医。

03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清洁和消毒孩子的玩具、餐具等物品。

家中勤通风,被褥和衣物经常晾晒。

托幼机构应加强晨午检,做好环境消毒。

手足口病多为轻症,通常1-2周可自愈,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来源:京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