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雄激素性脱发(AGA)是一种最常见的脱发类型,2023年《中国人头皮健康白皮书》数据就已经显示:当前我国脱发人群已超2.5亿,在我国,男性患病率约为 21.3%,女性患病率约为 6.0%。
雄激素性脱发(AGA)是一种最常见的脱发类型,2023年《中国人头皮健康白皮书》数据就已经显示:当前我国脱发人群已超2.5亿,在我国,男性患病率约为 21.3%,女性患病率约为 6.0%。
因此大家越来越关注头皮健康及脱发问题,那么生活中有哪些会加重脱发的不良习惯呢?
“月亮不睡,我不睡!”
一项发表于《iScience》的动物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慢性昼夜节律失调是一种影响头发生长的风险因素。
通俗讲:熬夜会导致脱发!
“生活总是给你我创造了无数个焦虑、深夜EMO的理由!”
美国皮肤病学会指出,压力是导致脱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频繁染发,损伤头皮
2018年国内研究者曾对40批国产染发剂的32种染料成分进行检验和判定,结果显示有2批国产染发剂的苯基甲基吡唑啉酮超出规定限量,检出不合格样品32批,总体问题不合格率为80% ,主要问题为实际检出的染料成分与产品标签标识或批件配方成分不一致。
此外《接触性皮炎》杂志发表的研究指出,染发剂中的对苯二胺等成分会刺激头皮,引发炎症,导致脱发。
过度节食减肥,营养不良
长期过度减肥,可能会导致体内蛋白质、铁、锌等营养素缺乏,会影响头发生长,导致头发细软、易脱落。
长期扎头发过紧,过度牵拉
长期紧扎马尾辫会使毛囊受到持续的压力,引起毛囊损伤和缺血,严重的情况下可导致不可逆转的脱发。
抽烟酗酒
一项加拿大研究表明,吸烟男性要比不吸烟更容易罹患雄激素性脱发。抽烟时,烟雾中的尼古丁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头皮血管收缩,减少毛囊的血液供应。
抽烟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身体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会攻击毛囊细胞中的各种生物分子。
2025年一项发布在《JAAD》的研究探讨饮酒与男性AGA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饮酒导致AGA进展到中度至重度阶段的风险增加61%。
为了防止脱发,很多人不洗头或者少洗头
脱发人群普遍认为洗发水中的成分对头发有损害,洗头次数越多,脱发就会越严重。
但是目前较多研究指出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洗头频率越低,头皮脱屑、马拉色菌感染、头皮油腻程度会明显加重;同时头发状况并没有受到增加洗头频率的负面影响。
因此建议油性头皮人群可以选择每天洗头一次,中性或干性头皮每周洗头2-3次。
头皮长期暴晒
紫外线照射通过氧化应激和微生态变化引起毛囊周围炎症,同时吸引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及肥大细胞参与毛囊微炎症;还会引起毛囊干细胞、毛乳头细胞以及真皮成纤维细胞老化和弹力纤维增加,促进雄激素性脱发。
来源:家庭医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