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人最喜欢的字,据传是他写的!

摘要:这两个月,国考省考热度不减。这比高考几乎同等难度的考试,每年都会有数万人涌向这个赛场。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宁波的图书馆、咖啡馆,瞬间人气猛增。

这两个月,国考省考热度不减。这比高考几乎同等难度的考试,每年都会有数万人涌向这个赛场。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宁波的图书馆、咖啡馆,瞬间人气猛增。

一本行测、一本申论,是人们手中的“武林秘诀”,如果能成功上岸,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喜事。

(一)

俗话说考而优则仕,尤其是状元的头衔,在中国民间,普遍认为是最能光宗耀祖的。活跃在民间的各种戏剧,都将其作为极好的素材,比如在宁波,越剧《五女拜寿》这出经典曲目,常常是各大戏班子的拿手之作。剧中主角高中状元“人生逆袭”的一幕,被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津津乐道。

和当下热火的短剧一样,人们从这种逆袭中找到了兴奋点。

当然,当不成状元,并不意味着高下立见。是金子,在哪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光。即便是在古代,有人就做到了这一点。

譬如唐宋八大家,就没有一个是状元。其中一位,原本考上了状元,最后因为在卷子上没大没小,被宋仁宗刷了下来。

这个人,就是王安石。宁波人心目中的王安石,是个诗人,是个变法者,还是一个好县长。毕竟,他从政的第一站,是在鄞县。这座名字读书起来有些拗口的县城,是王安石下基层的第一站,也是做出政绩的第一站。

当然,如若不是王安石的卷子上几个字恼了宋仁宗,他和鄞县的缘分估计也将就此错过。

那一年的王安石,刚满二十一岁。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殿试结束后,主考官晏殊把前几名的卷子给皇上送了过去。仁宗翻开第一名的卷子,边看边点头,这个考生的水平不错,写得非常好。突然,仁宗的眉毛一下子皱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他看到了四个字——“孺子其朋”。

“孺子其朋”的典故,是周公告诫成王,要周成王与文武百官交好,但宋仁宗三十多岁,比王安石大得多。

被一个读书人以长辈的口吻呵斥,他心里很不爽,认为王安石太张狂恐,最终把他从状元位降到了第四位。

(二)

没当成状元,王安石倒也没有郁郁寡欢。这一乐观的性格,伴随其从政的生涯。在鄞县当县长时,王安石极喜欢下基层,隔三差五上山下乡,甚至顾不上洗漱。

在大多数的历史记载中,都提到了王安石的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不爱洗澡。《宋史》中写他:“或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意思是他的衣服脏了也不洗,脸脏了也不擦。

不注重仪表的王安石,干起事来却不含糊。在鄞县当了三年县长,除了推行新政,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民间也广为流传他的诗词歌赋。据传文采出众的王安石,曾给世人留下最喜庆的一个字:囍。

洞房花烛夜,囍字最应景。而它的出现,却是因为王安石。

据传王安石在进京赶考时,路过一姓马的书香人家门前,看见围了许多人在指指画画,摇头晃脑的相互交谈,王安石很是好奇、就前往观看,只见这马家门槛上挂着一走马灯,上书一上联,写道: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求下联。

王安石一打听,说是马家大小姐要联语招亲。

四里八乡的秀才前来应招,可是一连几天对出的下联,没有一个让马家小姐满意。

王安石当即想了许久,也没想出好的下联。相亲相了个寂寞,急着上京赶考的王安石只能匆匆离去。

京城一行,给王安石带来好运。这次科考,让王安石找到了合适的下联。面试时有一主考官,指着衙门前竖立的飞虎旗出一下联,说: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

不得不说王安石记性好,他立刻想到了马小姐家出的上联,便回主考官: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

主考官听后,对王安石大加赞赏。

第二天,王安石便马不停蹄的赶往马家庄。到了马家一看,那走马灯还挂在门楹上,他这才放下了心,于是就把京城得到那幅下联递了进去,最终成就了一段姻缘。

(三)

好事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或许就是王安石最好的运气。

大婚当天,王安石被朝廷钦定为进士,小伙儿可谓爱情事业双丰收。

喜上心头的王安石,脑洞大开,在红纸上并排写了两个喜字,写完一瞧,还挺好看,于是便有了这个“囍”字。

传说归传说,王安石的双喜故事,还有待考证。话说王安石明媒正娶的妻子,姓吴,人称吴夫人,出身书香门第,所以,他上京赶考路遇的马小姐,真假尚不知。

囍字的起源,是民间智慧的结晶,汉字原本就是先民创造出来并演变进化至如今的模样。经拆分和组合,汉字的象形与表意,绝对是妙不可言。

千百年来,“囍”字也不负众望,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一张剪纸,使其迅速走红。它登上了电视广告,窜上了互联网,一度成了网络热词。2017年,用户在B站共发送“囍”字弹幕218062次!后者由此当选为B站当年的年度弹幕。

喜气的囍字,就此在民间传播开来。接送的婚车、满满当当的嫁妆,甚至于新房的里里外外,都要贴上囍字。一些印有囍字的茶杯、陶罐、首饰盒等,也在一段时间内炙手可热。

聪明的商家也盯上了这个字,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品牌。比如宁波人早年比较熟悉的红双喜香烟,它的前身是起源于1906年的“双喜”牌卷烟。红色的包装壳,一个标志性的囍字,平民的价格,使它在很长时间里成为卷烟界的宠儿。“不管什么人看到囍字都会开心,也都想沾沾喜气。”

而宁波人和囍字的渊源,何止是因为王安石的出现。比如双喜临门,还是被宁波人的一首诗广而告之。著名的“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之句,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这个汪洙,就是宁波人,写下这首诗时,他才9岁。有着神童美誉的汪洙甚至被时任鄞县县令的王安石当面称赞过。

对于宁波人乃至全世界华人而言,囍字是个很成功的设计,也可能是全世界最流行的中式符号。

来源:聪明冰淇淋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