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启动仪式上,李德仁、陈孝平、陈学东、桂建芳、梅新育等院士专家分别通过视频访谈和现场报告的方式阐述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实力担当和努力方向。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戴月讲述武创院牢记嘱托,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牢记殷殷嘱托,汇聚奋进力量。5月16日,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发布活动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举行。
启动仪式上,李德仁、陈孝平、陈学东、桂建芳、梅新育等院士专家分别通过视频访谈和现场报告的方式阐述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的实力担当和努力方向。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戴月讲述武创院牢记嘱托,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5月16日,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发布活动在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举行。
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是2022年“武汉这十年”、2023年“英雄城市新征程”、2024年“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的延续和深化,以10场主题报告会、10期深度访谈、10场实地探访活动和1000场基层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为主体,形成“10+10+10+1000”立体化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体系,旨在讲好武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的故事。
该系列活动由市委宣传部联合市直相关单位及相关区共同主办,长江日报传媒集团、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
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
“让科技创新成为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的硬核力量。”启动仪式现场,多位院士专家通过视频或现场表达出对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走在前列充满信心,并寄望武汉将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通过视频对武汉发表寄语。
“支点建设,关键在科技创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认为,近年来武汉在北斗导航应用、城市空间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等领域持续攻关,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中部唯一的超大城市,必须也一定能扛起龙头责任。
李德仁还通过视频讲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锻造支撑大国崛起的“硬核脊梁”的实践故事。
李德仁介绍,近年来,武汉大学联合武汉众多科研机构,在北斗导航应用、城市空间智能、数字孪生技术等领域持续攻关,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重塑武汉之“重”的硬核力量。
“当前全世界已经进入万物互联数字孪生的人工智能新时代,时空智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李德仁说,武汉大学致力于与国内外科学家合作,把时空智能学推向全球,助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5月16日,在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发布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桂建芳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桂建芳表示,得天独厚的“三位一体”发展优势,成为武汉破局的关键密码。92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构建起创新“强磁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陈孝平指出,武汉拥有众多高校和国家级科研平台,这些资源正是武汉发展的底气所在,也是协同创新的坚实基础。
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表示,武汉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完全有能力打造支撑国家发展的“硬核科技力量”。他认为,武汉应进一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总的说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人才、研发、产业化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湖北和武汉责无旁贷。”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梅新育建议武汉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走在前列,努力争取站到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潮头,充分发挥人才支撑作用。
5月16日,在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发布活动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梅新育作报告。
产业大咖积极响应
“支点建设”号召
院士专家对武汉寄予厚望,武汉产业界人士纷纷表示将用实际行动助力支点建设。
5月16日,在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暨集中发布活动上,武创院院长助理戴月致辞。
“武创院始终坚持‘产业有需求、市场有前景、技术有优势、投资有价值’的原则,积极探索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模式,全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最难一公里’。”启动仪式上,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戴月表示,武创院将进一步深化与各方合作,共同打造高效协同的区域科创生态,助力更多高水平创新团队、高质量创新成果转化项目落地,为湖北加快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力量。
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冯裕才在视频中说道,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给了达梦数据梦想成真的土壤和阳光。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汇聚起数字经济的磅礴动能。“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协同创新,为数据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武汉在支点建设中当好龙头聚势赋能,提质增效。”
“让武汉智造、武汉方案走向世界舞台是我们的责任。”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表示,武汉本土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力推动武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也必将在支点建设中发挥好龙头带动作用。
让“龙头意识”入脑入心
当天的启动仪式现场集中发布“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内容。
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甘世斌现场发布“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内容。
据悉,今年,武汉市将坚持守正创新,以“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为主题,紧扣“国之大者”与民之关切,通过主题报告会、系列访谈、实地探访及基层政策宣讲面对面等多种形式,融合经济宣传、科技宣传、政策宣传等,讲好武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落实全省支点建设会议精神,知重负重、知责担责,推动全部工作向支点建设聚焦聚力,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的奋进作为。
在活动形式上,武汉将创新打造“10+10+10+1000”的立体化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以多维联动的活动载体实现全域覆盖、全龄参与、全程渗透,聚力打造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平台、科技创新的传播平台、企业发展的助力平台、英模事迹的展示平台、城市形象的宣介平台。
一是举办10场主题报告会,邀请院士专家、党政领导、企业代表、基层代表以现场报告和外场探访的形式,展现奋进作为、提振发展信心;二是推出10期“支点建设最前线”深度访谈,通过和科学家、企业家、青年科创人才等展开深入交流,引导全市干部群众坚定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决心和信心;三是开展10场实地探访活动,结合区域特色,开展沉浸式探访,让市民直观感受“支点建设”成就;四是开展1000场基层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以场景化、互动化的设计让形势政策宣传教育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既保证理论高度又体现民生温度,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观切口,真正实现形势政策宣传教育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质效提升。
“金牌解说员”带你实地探访
“支点建设”新成就
“武汉是一座通达的桥,九省通衢、四通八达、通江达海。”“武汉是一座活力的城,科教资源丰富、高端人才聚集、产业基础雄厚。”“武汉是一幅美丽的画,青山绿水、湖广桥多、城湖相映。”启动仪式上,全国劳动模范、武汉地铁2号线汉口火车站中心站长姚婕、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孟甜甜、东湖风景区讲解员袁哲作为“金牌解说员”代表,围绕交通枢纽、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主题介绍探访线路及点位,并通过开通征集通道的方式面向社会发布“城市观察团”征集令。
5月16日,武汉集中发布“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10条探访线路和“城市观察团”征集令。
据了解,作为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之一,10场实地探访活动将围绕“以创新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科创引领增强创新策源力”“以枢纽提能增强开放辐射力”“以传承创新放大文化影响力”“以美丽武汉筑牢生态承载力”等主题,全方位展现城市发展的强劲脉搏,让更多人亲身感受武汉“支点建设”成就和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场景。
当天,参加启动仪式的市直机关党员干部、“城市观察团”代表开启武汉市“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的首场实地探访。
在武创院展厅,大家一边观看高产高蛋白玉米新品种、电站巡检机器人、人体肺部磁共振成像系统等突破性成果,一边了解武创院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5月16日,参加武汉市“建设支点当好龙头”系列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活动启动仪式的嘉宾在武创院开启首场实地探访。
“今天展示的设备和技术,让我大开眼界。”武汉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连娜说,武创院聚集了一大批高科技人才,也转化了一大批科技成果,作为武汉科技创新枢纽的代表,武创院起到了很好的带头引领作用,让我们对武汉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信心。
“城市观察团”首场探访
感受与武汉同频共振
“武汉的科技产品设计理念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作为武汉的大学生,我挺骄傲!”当天,参加活动的嘉宾和“城市观察团”代表还参观了外场展示区,亲身感受武汉科技创新的蓬勃力量。
“城市观察团”成员在启动仪式场外体验岚图汽车。
在外场展示区,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黑芝麻智能座舱、岚图汽车和电鹰科技的无人机吸引了众多嘉宾和观众驻足围观。
“你们看,机器人可以模仿我跳舞!”“城市观察团”成员、湖北大学学生王罗婷兴奋地说:“这就是我未来想从事的工作方向!”
启动仪式场外,“城市观察团”成员与光谷东智人形机器人互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会的嘉宾还沉浸在活动氛围中。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面貌和务实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为武汉建设支点、走在前列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武汉的支点建设是我们青年成长与武汉同频共振的机遇。”“城市观察团”成员、武汉理工大学学生魏嘉表示,作为大学生,要把个人的成长与国家战略、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让青春汗水洒在需要的角落。只有青年一代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蓝图,才能汇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启动仪式后,“城市观察团”成员、武汉理工大学学生魏嘉接受采访。
亲爱的朋友,无论你是深耕基层的党员干部、引领行业的先锋代表,还是关心城市发展的“老武汉”“新市民”,欢迎加入“城市观察团”,用脚步丈量发展热土,用镜头记录奋进征程,共同为武汉“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凝聚智慧与力量。
通过扫描下方“大武汉”客户端或“长江头条”平台二维码报名,按要求填写个人信息,提交报名即可。同时参与长江头条“城市观察团征集令·建设支点 当好龙头”话题,报道小组将择优选取报名网友成为“城市观察团”成员。
出品:长江网
采写:记者李建华 朱德华 李沁雪 万凌 胡颖
来源: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