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离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7:27 2

摘要:这事儿不是无迹可寻,早在4月份鲍无可管的基金就开始批量增聘共管基金经理了,当时我们还专门写文章汇总了几位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详细版戳这里,今天再精炼下~

01

周末,鲍无可离职的消息终于官宣。

卸任全部基金,原因是“个人原因辞职”。

这事儿不是无迹可寻,早在4月份鲍无可管的基金就开始批量增聘共管基金经理了,当时我们还专门写文章汇总了几位价值风格的基金经理,详细版戳这里,今天再精炼下~

鲍无可是深度价值,但也看重公司基本面,在他的排序中,“基本面好”是排在“低估值”前面的。

伍旋的投资方法是“以好价格买好公司,深挖低估的优质企业”,看中ROE、PE、股息率三个指标。

从投资方法来看,两人蛮接近的,都是“低估值”和“基本面好”并重。但持仓上,伍旋长期重仓食品饮料、银行,在2020年表现比较好,鲍无可管的基金涨跌则和“中证红利全收益”更为同步。

姜诚、蓝小康、袁玮都比较看重估值,要求买的便宜,十大重仓股平均PE低于10倍。

他们之间的区别,姜诚比较看重商业模式的慢变,警惕颠覆式创新,持有行业以传统行业为主;蓝小康比较关注宏观,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持仓中有不少黄金股;袁玮长期重仓地产及地产链。

比较基金走势,

因为重仓地产及地产链,袁玮过去2年跑输“中证红利全收益”;姜诚和蓝小康在2020年、2021年有出色表现,之后的基金走势和“中证红利全收益”接近。

杨鑫鑫是分散思路,单一行业仓位很少超过15%,十大重仓股集中度也只有30%多。“工银创新动力”的走势也就和“中证红利全收益”较为一致。

尤宏业是红利思路。偏好盈利稳定,且估值低、分红高的股票,仓位集中在公用事业上。

刘旭的操作有很明显的轮动特征,核心资产牛市中重仓食品饮料,之后重仓机械设备,2022年开始重仓电信运营商,2023年开始重仓家电,好几波行情都抓住了,业绩比较好。

徐彦比较灵活,会择时,也会买一些高估值的股票,比如2022年4季度买过寒武纪。但看业绩走势,却也和“中证红利全收益”却比较接近,蛮神奇的。

02

行情方面,

又是浪费的一天,上证指数不涨不跌,成交也没有大的变化,四舍五入后,今天全市场成交1.12万亿,竟然和上周五相同。

但小盘股、微盘股表现比较好,中证2000涨了0.86%,微盘股指数涨了1.41%,北证50涨了2.37%。

特别是北证50,已经超越了3月份的高点,创了年内新高。但看成交量,上周五成交347亿元,今天成交326亿元,却是缩量的,也明显低于3月份的成交量。

说到底,还是无聊行情下,部分资金想在小盘股、微盘股上找找突破,但成交量放不上去,行情的持续性存疑。

行业方面,

白酒再遭暴击,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

白酒也因此今天表现较差,中证白酒跌了1.74%,贵州茅台跌2.18%。有小伙伴担心,白酒会不会重演当年的“禁止三公消费”后的危机。

说实话,可能过于担心了。

其一,2016年高端白酒的政务消费占比就被压缩到5%了,高端白酒现在的消费场景以商务消费和个人消费为主,禁酒对白酒下游需求的影响有限。

其二,2009-2012年,白酒持续涨了4年,当时是大量获利筹码有“止盈”的需求。而过去4年,白酒持续下跌,较最高点接近腰斩,现在恐怕只有“止损”需求,止盈需求是不多的。

风吹草动只是把一些不坚定的筹码洗出去,参考之前一季报的总结,其实有不少基金经理选择加仓白酒。

白酒大跌,非白酒的消费却表现比较好,食品加工制造涨了2.79%,饮料制造涨了2.15%,旅游及酒店涨了1.91%,零售涨了1.8%。

白酒此时的内心OS应该是:合着就我一个人挨揍,是吧?

这也不怪资金的选择,机构持有的白酒仓位太重了。按2024年底的数据算,公募基金持有的食品饮料行业市值是4493亿元,其中持有的白酒市值是3256亿元,占比72.5%。

市场如此弱势,可不要避开机构重仓方向嘛,我都怀疑今天非白酒的消费大涨是不是有人卖出白酒买入所致。

基金方面,

800消费(原“中证消费”)中,白酒占比约40%,今天跌了0.55%。

消费红利,白酒占比约20%,今天涨了0.89%。

优选消费50,白酒占比约22%,港股占比约44%,今天涨了0.04%。

不喜欢白酒的小伙伴可以考虑这两个指数对应的基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选股宝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