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在石桥子镇西院社区定期召开的红白理事会上,大家围绕近期的婚丧嫁娶,进行了调研通报、分析研判,致力于进一步为村民减负。像这样的会议,该社区已经坚持了三年。
近日,在石桥子镇西院社区定期召开的红白理事会上,大家围绕近期的婚丧嫁娶,进行了调研通报、分析研判,致力于进一步为村民减负。像这样的会议,该社区已经坚持了三年。
石桥子镇西院社区党委书记孙洪发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社区结婚彩礼多的高达十多万元,通过我们这三年的努力,现在的彩礼已经降到一万零一百,再就是结婚过程当中,我们从原来的五到十天变成当天亲朋好友聚一聚,越来越简化了。”
早在2022年,西院社区就开始倡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之风。当地全力要解决的,就是农村大操大办问题。孙洪发介绍,社区群众一年收入没多少钱,孩子结婚需要买房买车,本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还要付出高额彩礼,给很多家庭带来很大困难。社区有些家庭,等孩子结完婚之后,老两口在未来五到十年的时间都在还债。
到今年,社区红白理事会开了13次,研判事宜40多件。顺着勤俭节约这个“风向标”,社区依托红色资源,还建起了红色讲堂。大家将党史、家训与移风易俗深度融合,让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成为“无声的宣讲员”。用好场馆资源,为移风易俗注入公共服务力。
石桥子镇西院社区党委副书记张树军说:“我们这个地方,占地1000多平方米,平时主要用于开会、文艺演出和播放电影等活动,如果我们村民家里有喜事的话,这边可以免费提供场地和设备。”
在西院社区的街头,隔三差五会有一场“板凳宣讲”。宣讲的是老党员,听讲的是普通村民,内容都是身边人的身边事。如今,大伙儿正在形成共识:婚丧嫁娶,心意比排场更重要。老党员李金刚说:“原来通过大喇叭宣传,但是很多人因为工作或者别的原因听不到。板凳宣讲就是大家坐在庄头闲耍的时候,一起说一说聊一聊,听不明白的问一问,宣传效果很好。”
来源:诸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