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比亚迪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引关注。继4月底宣布将旗下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的公关部进行调整。调整后,两大品牌的公关团队将移至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为其二级部门。这场内部整合,像是一场关乎高端化与智能化的“握拳之战”。
近期,比亚迪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引关注。继4月底宣布将旗下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的公关部进行调整。调整后,两大品牌的公关团队将移至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为其二级部门。这场内部整合,像是一场关乎高端化与智能化的“握拳之战”。
统一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作为比亚迪冲击高端市场的“三大支柱”,腾势、方程豹以及仰望,分别承担全品类豪华、硬派越野和百万级市场的使命。此前两大品牌公关团队分散在各自销售事业部,导致资源分散、传播效率受限。
而此次调整后,品牌公关能统一由集团品牌及公关处统筹,负责人李云飞将主导系统化的高端传播策略。虽李云飞暂未公开回应,但从长远来看,这意味着比亚迪将给予两大品牌更多的资源支持,强化高端品牌形象。
这一调整直指高端化核心的痛点:如何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消费者认可的品牌价值。有些比亚迪员工认为,集团在易三方、云辇等硬核技术上已具备竞争力,但需通过统一强化“技术即豪华”的认知。比如腾势N9上市后周交付量破千,方程豹钛3销量同比增长375.8%,但品牌仍面临传统豪华和新势力的挑战,所以集中化的公关体系有望精准传播,塑造更具辨识度的品牌标签。
效率提升,从分散到协同的资源优化
当然,整合不止于品牌层面,更深入到渠道、数据与研发的“毛细血管”。如重庆汽博中心,全球第二家腾势+方程豹双品牌直营店已投入运营,3000平方米的空间内,用户既能体验腾势D9的商务座舱,也能试驾方程豹车型的越野模式,这种一站式高端体验让单店获客效率提升60%,同时降低30%的渠道建设成本。
在数字化上,原有五大品牌独立APP合并为比亚迪APP,用户只需一个账号即可跨品牌积分通用,比如预约腾势MPV的商务代驾或方程豹的越野救援服务等。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一位腾势车主在APP内下单方程豹钛3的试驾时,系统会自动调取其过往的驾驶习惯数据,不仅更便捷,也让试驾体验更个性化。
另外,整合后,比亚迪推出“舱驾一体”解决方案,即将辅助驾驶与座舱功能融合于同一芯片平台,不仅提升协同体验,还有望大幅压缩成本,也能借此在智能化竞争中形成差异化的优势。
用整合撬动智能化“降维打击”
智驾领域的整合更具突破性。原“天璇”(高速领航团队)与“天狼”(城区领航团队)合并后,比亚迪自研的 “天神之眼 2.0” 系统实现“高速 - 城区 - 泊车”全场景覆盖,并计划在2025年中率先搭载于仰望 U8,实现“无图智能辅助驾驶”落地。更关键的是,这套系统的成本比华为ADS 3.0低30%,未来可下放至20万元级车型,让秦 PLUS等走量车型也能拥有城市领航功能。
垂直整合模式亦在进化。比亚迪早年自建电池、电机的“全栈自研”模式让其快速迭代,但在智能化时代,比亚迪选择“自研 + 开放”双轨并行:智驾算法保留核心团队,同时与地平线合作优化算力分配;激光雷达采购中,既投资长光华芯保障产能,又引入禾赛形成技术备份。这种“强链而不锁链”的策略,使智能化研发周期缩短18个月,同时避免单一供应商风险。
汽车网评:
这场整合并非终点,而是起点,随着行业进入“技术定义价值”的新阶段,比亚迪组织变革说明如今不是“单打独斗”的冒险,更多的是“握指为拳”的博弈,这家中国车企或许将重新定义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规则。
来源:电动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