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巧思破“废”局,申城绿意“分”外浓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9 17:44 2

摘要:简简单单的废旧报纸,能演绎出多少可能?报纸创意模型创始人梁小玲用废旧报纸搭出东方明珠、中华艺术宫、海关大楼等模型,将传统非遗立体纸艺与现代环保相融合,令人大开眼界。

简简单单的废旧报纸,能演绎出多少可能?报纸创意模型创始人梁小玲用废旧报纸搭出东方明珠、中华艺术宫、海关大楼等模型,将传统非遗立体纸艺与现代环保相融合,令人大开眼界。

5月19日,以“低碳生活新时尚 绿色发展新展望”为主题的上海市全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黄浦区人民公园举行,绿色集市让人大开眼界。人们触摸着易拉罐铝片上细腻的雕刻纹路,惊叹于塑料瓶编织背包的结实耐用,好奇咖啡渣纤维如何融入棉线,睁大眼睛听着创作者讲述“垃圾变形记”……环保化作可感知、可参与的生活美学,悄然在城市角落播撒下绿色循环的种子。

在未来7天时间内,宣传周将分别开展7项主题宣传活动,分别是绿色集市、环境清洁日、可回收物集中回收日、机关带头低碳行、新市民专项宣传、全民体验垃圾分类、旧书新生循环利用等,这些活动环环相扣,从实践到理念,从个人到群体,全方位编织起绿色生活网络。

从数据看发展,“三增一减”实效稳定

2024年,上海市居住小区、单位分类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在面向市民开展、超过18万人次参与的垃圾分类评价调查中,96%的市民对本市垃圾分类工作给予五星好评。

全市生活垃圾“三增一减”实效稳定,全年可回收物日分出量7973吨,有害垃圾日分出量2吨,湿垃圾日分出量9233吨,干垃圾日清运量17240吨,对比《条例》实施前,即2019年上半年,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别增长1.97倍、14.3倍和0.69倍,干垃圾减少15.7%,湿垃圾占干湿垃圾总量35%左右。

全市建成焚烧设施15座、湿垃圾集中处理设施11座,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资源化利用总能力日均超过3.8万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3%,源头减量率达到5%,持续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点位改造焕新颜,回收服务更便捷

今年“五一”假期,全市试行“节假日投放模式”,各小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可能延长投放点位的开放时间。具备条件的小区,探索24小时开放或从早上开放到晚间,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上海推动“美+净+智能”生活垃圾投放点改造提升,配套完善洗手、除臭、通风、遮阳防雨、照明“五个装置”,配置智能监管和感应投放设备。到2025年底,全市将累计完成2.1万余个投放点微更新、8000余个投放点专项更新,1100个小区(村)精品提升。

在提升回收服务能级方面,上海已累计完成644个惠民回收服务点建设,大幅提高可回收物回收系统辐射周边社区、沿街商户的能力。打造全市可回收物回收公共服务平台,“沪尚回收”小程序整合各区主体企业服务资源,方便市民查询周边的回收服务点信息、回收活动日安排,自主选择点位交投,并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回收服务,平台累计注册32万用户,为市民提供回收服务138万余单次。专项对接智能回收箱,按照“一类一方案”,制定不同模式的智能回收箱对接方案,简化居民使用智能回收箱流程。进一步优化平台功能,构建积分等级抽奖等机制,增强用户持续参与的热情度。

多场景发力,全流程智治

聚焦源头减量,持续推进商务领域减塑,指导电商平台源头减量,鼓励餐饮烹饪企业创建绿色餐厅和光盘行动示范店,全市完成3000家绿色餐厅创建。

持续推进净菜上市,目前市郊蔬菜在田头上市前已基本实现净菜,全市净菜上市率达到80%。推动快递包装全链条治理,本市主要品牌寄递企业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比例超过96%。在市级机关集中办公点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塑料吸管和发泡塑料餐盒。在农贸市场、交通枢纽、旅游景区、住宅小区等场所强化部署指导,营造更具引导力的垃圾分类和绿色低碳宣传氛围。

创新科技赋能,推进全程数字监管。

在源头环节,持续优化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网格化事件工单处置流程。

在中转环节,通过至少打造25条生活垃圾清运智慧线路,进一步优化清运流程、整合清运力量、提前精准报时等措施,缩短了垃圾桶沿街滞留时间,大大提升了清运效率。全市23座在运行设施的湿垃圾品质监控设备应装尽装工作全量完成,实现了对湿垃圾品质监管异常事件的智能识别、智能抓拍、自动报警,为探索和推广智能闭环自动监管打下坚实基础。

在末端环节,创新试点焚烧飞灰“中温回炉”中试工程技术攻关,同步开展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资源化技术选择意向征求和项目布局研究,为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实现近零填埋打下基础。

来源:文汇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