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藏在暗处、被我们忽视的“递刀者”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17:53 2

摘要:说到“给诈骗分子递刀”,最直接的“刀”就是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这几年,学生群体成了重灾区。比如2024 年某高校学生小涂,为了赚零花钱,从同学手里收购银行卡转卖给诈骗团伙,最终被判刑1年多。他们往往被“兼职刷单”“轻松赚钱”的广告忽悠,以为只是借

一、帮信罪:年轻人为何成了诈骗的“工具人”?

说到“给诈骗分子递刀”,最直接的“刀”就是帮信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这几年,学生群体成了重灾区。比如2024 年某高校学生小涂,为了赚零花钱,从同学手里收购银行卡转卖给诈骗团伙,最终被判刑1年多。他们往往被“兼职刷单”“轻松赚钱”的广告忽悠,以为只是借张卡、卖个号,殊不知这些行为直接帮骗子洗钱、转移赃款。

“递刀”真相:

学生成“卡农”:诈骗团伙专挑学生下手,利用他们社会经验少、缺钱的心理,用几百块收购银行卡,转头就用这些卡洗钱。一张卡背后可能涉及几十万诈骗资金。

技术“打工人”:有些程序员为高薪给诈骗团伙开发钓鱼网站、封装非法软件,甚至搭建虚拟币交易通道,成了“科技帮凶”。

设备“搬运工”:比如安装GOIP设备(一种能伪装电话信号的机器),让骗子在境外也能用国内号码行骗,这类“技术活”让警方追踪难度大增。

普通人误区:很多人觉得“我又没骗人,只是卖卡/帮忙转个账”,但法律明确——明知他人犯罪仍提供帮助,就是犯罪。一张卡、一个账号,可能毁掉一个人的前途。

二、洗钱产业链:游戏、直播、二手平台里的“隐形通道”

诈骗分子骗到钱后,如何把钱“洗白”?这时候,游戏代充、直播打赏、二手交易等看似平常的渠道,全成了洗钱的“下水道”。

游戏代充陷阱:小李9折优惠找代充,结果银行卡被冻结,因为对方用赃款给他充值,钱一进游戏就被“洗白”。

二手平台“黑交易”:骗子用黑钱高价买走闲置账号,再低价转卖,差价就是洗白的利润。

虚拟币“暗箱操作”:有人用诈骗资金购买比特币,再通过境外交易所套现,彻底切断资金链。

普通人风险点

贪小便宜吃大亏:低价代充、高价收号、换钱返利……这些“馅饼”背后全是陷阱。

无意中成“洗钱工具”:用自己的账户帮陌生人转账、收款,都可能被利用。

三、黑灰产业链:从“卖卡”到“卖脸”,诈骗的“一条龙服务”

诈骗早已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分工明确的产业链。除了帮信罪,还有这些“专业团队”在递刀:

“实名制”黑产:

身份证买卖:一张身份证500元,骗子用它注册公司、开对公账户洗钱。

人脸识别破解:有人专门用AI换脸技术帮骗子绕过银行验证,盗刷账户。

广告推广“水军”:

在社交平台发布“高薪兼职”“内部渠道”广告,精准引流受害者。

用虚假好评、伪造资质,让诈骗APP混入应用商店。

“售后服务”团队:

专门教骗子话术:“你涉嫌洗钱,请配合调查”“不转账就影响征信”……

提供“反侦查培训”:教骗子用虚拟定位、加密通信躲避追踪。

讽刺的是:这些“服务”比正经行业还“专业”,甚至明码标价。比如一套对公账户(含营业执照、公章)售价上万元,成了骗子的“洗钱神器”。

四、普通人也在“无意递刀”:你的疏忽,可能是骗子的机会

除了主动犯罪的人,普通人的一些行为也可能间接“助攻”诈骗:

随意丢弃快递单:上面有姓名、电话、地址,骗子捡到后冒充客服退款诈骗。

朋友圈晒证件照:有人晒护照、录取通知书,被骗子盗用身份信息。

乱点陌生链接:一条“积分兑换”短信,可能让手机中木马,窃取支付密码。

更可怕的是“熟人递刀”:

父母把手机给孩子玩,孩子误点钓鱼链接;

朋友借你的收款码“过个账”,实际在洗钱。

五、平台责任缺失:为什么骗子总能“精准找到”受害者?

诈骗猖獗的背后,平台监管漏洞难辞其咎:

社交平台:

微信群、贴吧里满是“兼职刷单”“贷款提额”广告,举报后换个马甲又出现。

短视频平台推广的“理财大师”,大多实为杀猪盘导流。

支付平台: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商户审核不严,骗子用虚假店铺收款洗钱。

游戏和直播平台:

虚拟道具交易缺乏监控,大额充值不预警,成了洗钱温床。

平台的“装睡”逻辑:流量至上,审核成本高,宁可“事后整改”也不愿“事前拦截”。

六、斩断“递刀”之手:我们能做什么?

个人防线:

守住“两卡”:银行卡、手机卡绝不外借,注销不用的卡。

警惕“小便宜”:所有“轻松赚钱”的兼职,99%是骗局。

保护隐私:快递单撕碎再扔,朋友圈别晒证件。

社会共治:

平台监管:社交、支付平台需主动拦截诈骗信息,不能“只收钱不担责”。

法律重拳:对“帮信罪”不仅判刑,还要纳入征信,限制开卡、贷款。

教育先行:学校开反诈课,企业给员工培训,让防骗知识像交通安全一样普及。

结语:别让“无心之举”变成骗子的“杀人刀”

诈骗背后是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从卖卡的学生到开发技术的程序员,从黑产中介到监管缺位的平台,每个人都在无意或有意中“递刀”。

斩断这些黑手,不仅靠法律严打,更需要我们每个人清醒认知:不贪小利、不抱侥幸,管好自己的“刀”。毕竟,今天你为骗子递出的“刀”,明天可能刺向你的家人。

来源:潍坊网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