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来到城厢镇十八湾村,500多亩的“蔬美丰”家庭农场里,连片的小麦已经染得金黄,数十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小白菜青翠欲滴。
来到城厢镇十八湾村,500多亩的“蔬美丰”家庭农场里,连片的小麦已经染得金黄,数十个蔬菜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小白菜青翠欲滴。
曹吉祥
这片生机勃勃的农场,由一位“90后”新农人曹吉祥创办。从物流司机到带动致富的“头雁”,他用自己的坚持与创新,书写了一段乡村振兴的励志故事。
一次跨界尝试
2020年,曹吉祥还是一名奔波在运输线上的物流司机。工作中,他常为青白江的蔬菜种植户运送小白菜,日积月累,逐渐熟悉了蔬菜从田间到市场的每一环。他发现,种植户通过精心管理,不仅能稳定供应优质蔬菜,还能灵活对接市场渠道,收入远超自己的运费所得。
曹吉祥和村民一起摘小白菜
“我为何不能试试?”带着这股冲劲,2021年初,他毅然转行,在城厢镇茶花社区租下20亩土地,开启了大棚小白菜种植之路。
那段时间,他白天向老农请教育苗、控温技巧,深夜翻烂农技书籍,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心得。第一茬菜因经验不足品质不稳,他咬牙销毁,“宁可亏钱,不能失信!”这份坚持让他赢得收购商青睐,当年便打开销路。
既保“菜篮子”,又守“米袋子”
首战告捷后,他果断扩大规模。2022年,顶着亲友“风险太大”的劝阻,他承包500亩土地创办家庭农场,将30亩用于大棚蔬菜,余下全部改种水稻和小麦。“粮菜轮作,既保‘菜篮子’,又守‘米袋子’。”
规模扩大后,资金短缺、技术匮乏等难题接踵而来。为节省成本,他亲自运输农产品,把控品质;为提升技术,他日夜钻研农业知识,联合四川省农科院开展田间试验、优化品种,引入智能监控系统优化种植环境。他还购置无人机进行植保,用机械播种、插秧,将传统农业推向高效化。
四川农业大学专家团队来农场帮扶指导
2023年,他入选四川省“头雁”项目,赴四川农业大学学习,并到山东寿光考察先进经验。学成归来后,他推动农场全面升级:通过数据分析调整光照、温湿度,使小白菜产量提高30%;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确保作物绿色无公害。如今,他的大棚蔬菜以“新鲜、健康”为标签,成为当地市场的抢手货。
带动农户“抱团致富”
曹吉祥深知,一人富不算富。他发起“农场联盟”,整合周边散户资源,提供“种子试种+技术培训+包回收”全链条服务,带动农户增收。针对小农户机械化难题,他向周边农户提供耕播、飞防等服务;同时,联合大家集中采购农资,降低种植成本。此外,他建立滞销农产品通道,帮助农户消化尾货,减少损失。
无人机植保
在他的带动下,十八湾村50多位村民成为农场“双薪族”,既有土地租金,又能月入2000多元工资。农忙时,田间地头满是忙碌的身影。“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跟着小曹干,收入稳当!”一位村民感慨道。
农业农村厅颁发的荣誉证书
他并未打算止步于此,未来计划持续扩大规模,并引入草莓、葡萄等采摘项目,结合乡村旅游打造“农旅融合”新模式。“我想让城里人来体验农耕,也让我们的土地更有价值!”曹吉祥说。今年2月,曹吉祥获评四川省农村致富带头人。
记者手记
十年间,曹吉祥从“跳出农门”的学子,蜕变为扎根乡土的“领头雁”。他的故事印证,农业不仅是生计,更是一份需要智慧与情怀的事业。如今,他正朝着“万亩农场”的目标迈进,用创新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正如他所言:“土地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我们的农业,一定会越来越好!”记者:王斌斌
文编:丛茹
美编:曹玉
编委:赵望
监制:陈军德
总监制:刘文芳
主管:中共成都市青白江区委宣传部
主办:青白江区委网信办、青白江区委外宣办、青白江区融媒体中心
青白江区融媒体中心新媒体运营热线
点留言
来源:成都青白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