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科普35期:胸膜牵拉与胸膜侵犯有着本质差别,不可相提并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18:28 2

摘要:上周门诊的时候,有一位外地的结友带着报告来重庆求“一锤定音”,当地的诊断给出的结果是11mm的微浸润性肺腺癌,有血管穿行和胸膜牵拉,极高危需要立刻手术和后期辅助治疗。我看完了片子有不同意见,高危因素存在只是让我们更加警惕,胸膜牵拉并不代表着一定有胸膜侵犯,具体

上周门诊的时候,有一位外地的结友带着报告来重庆求“一锤定音”,当地的诊断给出的结果是11mm的微浸润性肺腺癌,有血管穿行和胸膜牵拉,极高危需要立刻手术和后期辅助治疗。我看完了片子有不同意见,高危因素存在只是让我们更加警惕,胸膜牵拉并不代表着一定有胸膜侵犯,具体情况需要以手术和病理结果为准。在后面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位结友在这个问题是有较大疑惑,将两者的概念弄混了,造成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今天把这个问题拆解出来,给大家解惑和“祛病”,让日常报告中看到的文字,不再成为结友心中的“大山”。

胸膜是覆盖在肺表面、胸壁内面、纵隔侧面和膈上面的一层光滑的浆膜,分为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两者共同围成密闭的胸膜腔。肺部病灶常见影响的部分是脏胸膜,紧密覆盖在肺表面,与肺组织直接相连,随肺的扩张和收缩而运动;而壁胸膜覆盖在胸壁内侧、纵隔和膈表面,位置相对固定,不直接与肺接触。在临床常见病例中,脏胸膜是“直接受力点”,壁胸膜往往是“被动牵拉”的结果。如肺癌侵犯脏胸膜后,脏胸膜的肿瘤浸润或间质纤维化会牵拉壁胸膜,形成典型的“胸膜牵拉征”。

从“结构”上来看,胸膜是由三层“防护结构”组成的,间皮细胞是城墙守卫,基底膜是护城河,弹力纤维带则是最后一道闸门:

间皮细胞层:由单层扁平间皮细胞构成,形成光滑的物理屏障,分泌透明质酸维持腔隙润滑。

基底膜层:由IV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组成的网状结构,构成分子筛样过滤层。

弹力纤维层:包含内、外两层弹力纤维带,形成弹性“减震带”,其完整性是判断胸膜侵犯的关键标志。

胸膜牵拉是指因各种病变(包括肿瘤性病变和炎性病变等)引发的纤维组织增生,进而产生挛缩力,对胸膜造成牵拉,从而在影像学检查(如 CT 等)中观察到的胸膜被病变组织牵拉而形成的凹陷等异常表现。如肿瘤细胞的浸润会引发间质反应,因其导致纤维组织变化而产生挛缩力作用于胸膜,则会出现胸膜牵拉、胸膜凹陷等影像。

但胸膜牵拉并不代表着一定是肿瘤,常见的炎症结节也有可能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和挛缩,从而导致胸膜牵拉。根据目前数据来看,约30%的良性病变(如结核、机化性肺炎)也可出现胸膜牵拉征。所以临床的日常诊疗中如果看到了胸膜牵拉,会要求提高关注度,加强后期复查时在这个问题上的“精细程度”,必要时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胸膜侵犯仅凭影像学是是看不出来的,必须是通过病理检查(弹力纤维染色——EVG染色)来进行最后确认。在显微镜下看到肿瘤组织侵犯了胸膜的弹力纤维层、脏层胸膜的间皮层,甚至侵及壁层胸膜时,即可判定为胸膜侵犯(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标准)。具体标准如下:

弹力层内侵犯(PL1):肿瘤突破肺泡壁,浸润至弹力纤维层内侧,但未穿透外弹力层;

间皮层侵犯(PL2):肿瘤突破外弹力层,浸润至间皮细胞基底膜;

壁层侵犯(PL3):肿瘤穿透脏层胸膜,浸润至壁层胸膜结缔组织。

这一层层的突破就好像侵略者“破坏城池”一样,弹力层内侵犯(PL1)相当于攻破外城门、间皮层侵犯(PL2)是突破内城门、壁层侵犯(PL3)则是破坏整个城池。不同层次的侵犯对肿瘤的分期有着重要影响,每突破一层,肿瘤的分期就跃升一个等级(T1→T2→T3)。胸膜侵犯的存在反映了肿瘤较强的侵袭能力,是评估肿瘤恶性程度和愈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首先胸膜牵拉不一定意味着胸膜侵犯,但胸膜侵犯时往往伴有胸膜牵拉现象;胸膜侵犯导致的组织破坏会明确加强胸膜的纤维化反应,既表现为收缩的加剧,胸膜牵拉的快速加强;单纯影像并不能直接判断出牵拉或是侵犯,必须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诊疗时需遵循个体化、精准化。

其次,胸膜牵拉作为需提高关注的高危因素,并不影响TNM分期,对于后期治疗不产生影响。而胸膜侵犯对于分期影响非常大,分期的升高意味着肿瘤的恶性程度更高,转移风险更大,预后相对更差。如原本处于早期的1A期肺癌出现弹力层内侵犯(PL1)或间皮层侵犯(PL2),则分期至少为1B,需考虑术后辅助治疗;若是若出现壁层侵犯(PL3),则属于更晚期的 T3 阶段,多数需联合放化疗(因为该阶段更容易出现远端转移——胸膜播散)。根据第8版TNM分期标准,胸膜侵犯可使肺癌分期发生质变:

综上所述,胸膜牵拉与胸膜侵犯是医学领域中两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二者在本质、判定标准及临床意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胸膜牵拉属影像学范畴,指的是炎症、肿瘤等病变引发纤维组织挛缩,导致胸膜在影像上呈现凹陷等牵拉表现,仅提示存在病变可能,无法确定是否为肿瘤或存在胸膜侵犯。相对地,胸膜侵犯则是病理学上的精确诊断,其对于肿瘤组织对于胸膜的侵犯情况进行了具体“描述”。

在临床管理中,胸膜牵拉是重要的警示信号,其为随访管理和检查提供了明确的指示;胸膜侵犯则是微观世界的本质确认,直接影响了肿瘤的精准分期、治疗决策和后期辅助治疗,并且也对预后有着明确的影响。

我相信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精准诊疗必将走到前沿,术前通过影像预测侵犯风险,术中通过快速冰冻病理确认侵犯情况,术后通过病理精准监,形成完整的全周期精准管理方案。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术后的生活质量。

来源:重庆戴纪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