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质量培训教育 赋能民族语文和古籍工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9 22:17 8

摘要:为加强人才五队建设,不断提升民族语文和古籍工作服务主线能力,5月12日至16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在阿拉善盟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省区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及古籍工作培训班。来自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成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成员单位及

为加强人才五队建设,不断提升民族语文和古籍工作服务主线能力,5月12日至16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在阿拉善盟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八省区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及古籍工作培训班。来自八省区蒙古语文工作协作小组成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成员单位及各盟市相关单位民族语文和古籍工作人员,全区各相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中青年学者共100人参加培训。

培训班现场

聚焦发挥“铸牢”优势,加强政策指导。为丰富培训内容,培训班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研讨分享等多种形式,邀请民族工作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语言文字和古籍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展开政策解读,深化理论指导,从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视角,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角度,生动阐释民族语文和古籍工作全方位、全领域贯穿主线实践路径,引导民族地区积极发挥“铸牢”优势资源,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做足文化惠民文章、服务各族群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赋能助力。

在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内蒙古统一战线实践教学点、阿拉善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

聚焦主线审视业务,开拓工作思路。授课专家们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方面,围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系统梳理和讲解不同历史时期民族地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典型实例,总结历史经验,立足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开拓学员视野,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工作思路和具体路径。在古籍工作方面,围绕民族古籍的基本概念、整理方法、保护与开发利用,详细介绍了民族古籍刻印历史,印刷发展脉络、刻印工艺、版本特征与文化传播路径,着力推动民族古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

学员们跨区域、跨领域深度交流,各抒己见

聚焦能力提升,凝聚思想共识。民族语文和民族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是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通过现场教学,参训学员集体参观内蒙古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内蒙古统一战线实践教学点、阿拉善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阿拉善博物馆和阿拉善生态沙产业展览馆、王府博物馆,感受阿拉善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听文物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领悟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在交流研讨环节,学员结合工作情况与授课内容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培训不仅拓宽了视野,提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更增强了做好民族语言文字和古籍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要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推动技术创新、传承文化根脉,为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民族语文和古籍工作力量。

复审:阿荣塔娜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