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面对丸山真男这位带有多重意义的日本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作者尝试通过宏观的考察来找出贯穿丸山真男学术思想之路的核心脉络。作者认为,从其思想发展历程和对研究对象的把握方法来看,丸山的整个思想轨迹中都贯穿着关于“永恒与时间”的思考。“永恒”指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妥当
永恒与时间:
丸山真男思想史学的交响曲
基本信息
作者: 区建英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5-4
ISBN: 9787108079244
内容简介
面对丸山真男这位带有多重意义的日本著名学者和思想家,作者尝试通过宏观的考察来找出贯穿丸山真男学术思想之路的核心脉络。作者认为,从其思想发展历程和对研究对象的把握方法来看,丸山的整个思想轨迹中都贯穿着关于“永恒与时间”的思考。“永恒”指古往今来人类社会中普遍妥当的价值,“时间”指在历史的流动中不断变化和生灭的具体或特殊事物。作者认为这对核心范畴体现了丸山自身思想的矛盾和创造力,又体现了其思想史学背后的批判精神和价值关怀。
全书以此为出发点,带着对恩师的敬意,结合丸山的著述与相关批评,从思想史学方面解读了这位思想大家一生的探索与追求。
作者介绍
区建英,东京大学博士,日本新潟国际信息大学教授,庆应义塾大学福泽谕吉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著有《自由と国民厳復の模索》(2009年)等,译有《日本的思想》《福泽谕吉与日本近代化》《东亚的王权与思想》《忠诚与叛逆》等。
目录
序
第Ⅰ卷思想学术的历程和转折
导言
第一章思想历程中的矛盾格斗——“永恒与时间”
小引
第一节价值哲学与历史主义的纠结
第二节早年思想史研究的历史主义及其矛盾
第三节战后对“超历史的”价值的体悟
第四节“永恒与时间”的方法化和思路
小结
第二章战后的希望与失望
第一节宁可寄希望于战后民主主义的“虚妄”
第二节对战后改革的失望
第三章在迷惘中探索
第一节“战后期”的结束与反思
第二节传统问题与传统概念
第四章大转折
第一节助跑阶段的讲座和论文
第二节范式的转变和方法的确立
第Ⅱ卷“古层”论
导言
第一章作为方法的“古层”论
第一节据以评判问题的概念群
第二节“层叠结构”模式——“古层”论的方法
第三节用语变更的意义——“原型”“古层”“执拗低音”
第四节“古层”研究的文献和实证操作
第五节日本政治思想史的构架
第二章“古层”Ⅰ——空间和历史的所与
小引
第一节空间的所与
第二节历史的所与——社会结合方式的原初形态
第三章“古层”Ⅱ——思维方式和价值意识
小引
第一节历史意识的“古层”
第二节政治意识的“古层”
第三节伦理意识的“古层”
结语“古层”论的冲击
第Ⅲ卷以“原型”为核心概念的日本政治思想史
导言
第一章儒教统治伦理和佛教的变化(1964年度讲座)
小引
第一节古代王制意识形态的形成
第二节统治伦理
第三节王法与佛法
第四节镰仓佛教的变革性
第二章武士传统中的“可能性”(1965年度讲座)
小引
第一节“非理的合法化”与武士社会的诞生
第二节初期武士团的产生及其结构
第三节武士精神特性在概念上的提炼
第四节战国武士的精神特性
第五节“武士道”与“士道”
小结
第三章“开国”与“锁国”(1966年度讲座)
第一节作为“开国”经验的基督教传播
第二节幕藩体制“锁国”下的精神结构
第四章日本近世儒教史和国学史的重构(1967年度讲座)
小引
第一节近世儒教的政治思想
第二节作为思想运动的国学
结语“古层”论思想史的特征和意义
终卷福泽谕吉研究和中国观
导言
第一章到达“结局”之前的福泽谕吉
第一节人民“制作”与“独立自尊”
第二节福泽的“实学”和哲学
第三节从“价值判断的相对性”到“相关主义”
第二章“他者感觉”与中国认识
第一节“他者感觉”的体悟
第二节历史主义视野下的中国观
第三节“永恒与时间”视野下的中国观
结语
后记
附录1参考文献
附录2丸山真男年谱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