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36年10月,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的会宁、将台堡一带发生了 一起震惊中外的事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 四方面军,在历尽艰辛,战胜重重天灾人祸之后,在此胜利会师, 终于结束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从此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篇 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三方面军会师在甘北
1936年10月,甘肃与宁夏交界处的会宁、将台堡一带发生了 一起震惊中外的事件: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 四方面军,在历尽艰辛,战胜重重天灾人祸之后,在此胜利会师, 终于结束了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从此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篇 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记得我那天是乐得找不到北啦,连我的铁青马“老黑”也跟 着乐,乐得咳恢恢乱叫,我一连气给他加了三大瓢黑豆,吃得他 大肚子咕噜噜直响,第二天他一张嘴我还嗅着有豆腥味。
1936年6月3日,红一方面军的先头部队与我红四方面军的 接应部队在川西理塘会师。
21日,红二方面军的先头部队与我红 四方面军的接应部队在川西白玉会师。
23日,三个方面军的领导 机关在甘孜会合。
会师后的三个方面军部队分左、中、右三路纵队三条路线,穿 过最大的松潘草地,翻越岷山,于巴西、包座会合北上,朱德率 左路纵队,徐向前率中路纵队,董振堂率右路纵队。三路纵队分 别于7月2日、3日从各集结地点出发。
我骑兵师是此次行动的开路先锋,于6月27日奉总部指令于 甘孜出发。我们的行军路线是左路朱德总司令率领的纵队,除原 四方面军的3个师外,新会合的二、 一方面军全部也一路同行。
出 发前朱总司令对许世友说:
“你们的任务就是先行开路,侦察路线,设定路标,筹集粮食, 适时打击沿途反动武装。”
我们就是带着这4项任务提前上路的。几百匹经过严格训练 的战马一路排开,红旗猎猎、人欢马嘶,其场面壮观宏大,气势 凛凛,开红军之先河,壮红军之声威,是我红军组建以来前所没 有过的。其势其声极大地振奋了后续部队的指战员们。
在巴西、包 座会合后,赶上来的部队同志围着我们骑兵大加褒誉:“嘿,你们 在前边一走哇,我们浑身就添了劲。什么草地呀、雪山呀,想到 你们,啥难事都没觉得难。”
听到这些,我们一个个心里美滋滋的,只顾嘿嘿笑。
先锋官意味着什么?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古书上是这么说 的、其实我们也是这么干的。
我们行军的次序是按编制次序排列 的,我一连走在最前头,成了先锋的先锋,尖刀的刀尖。
许师长 对我说:
“大眼眉你要仔细,可别把路走歪了,出了毛病我马鞭子可不 认人。”
我说:“师长您一百个放心吧,我徐国富你也不是不了解,出 毛病你咋收拾都行。”
大话说出去,对我的连队我也放心,但这草地我们却不熟悉,万一出点差错,马鞭子倒无所谓,给红军带来损失这责任可担不 起,所以我丝毫没敢马虎。
首先我找了一位向导,又找了一位通司(翻译)。我对他们俩 说:“领好路,保证不亏待你们。”两个人都要先付点报酬。我跟 师保障科的同志一商量,每人先给了15块大洋。
从甘孜到阿坝,距离虽然不近,但路程比较好走。所过村屯, 我们派出工作组宣传红军的方针政策,千方百计筹集粮食牲畜。
接 近阿坝地区,群众的经济状况相对比较好,但开始时部分群众由 于受国民党特务和反动土司喇嘛的反面宣传,对我红军存在恐惧 和抵触。反动头目在群众中散布说红军吃人肉喝人血,红鼻子红 眼红嘴巴,烧帐篷,抢牛羊……
为了让藏族群众真正了解红军,我 们一方面进行耐心的说服解释, 一方面用实际行动来证实红军的 身份。筹集粮食时,我们坚持公平交易,对特别贫困的藏民,我 们还拿出少量的粮食给予救济。
在西倾寺附近的一个小村子里,我 发现一位藏族大娘生了病,便立即让卫生员前来给予简单的治疗。 当时我们的药品极缺,卫生员手里也仅有一点仁丹、万金油、草 药之类。经过卫生员的处置,那位大娘的病果然轻了些。这件事 在藏民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他们合掌称我们是“菩萨军”,有的还 主动拿出糌粑青稞,赶出牛羊。
同时,我们对那些顽固的土司、头人进行镇压,没收他们的 财产财物。十余天仅我们连筹集到的粮食达3000多斤,牛羊千余 头。但这与上级要求的数目仍差得很大。
7月15日这天,我们正在安排宿营,突然发现很远处的东南 方向有几堆若明若暗的篝火,侦察人员回来报告,是几股反动土 司武装,约3000余人,并且有很多马匹、牛羊和粮食。
许师长一 听来了精神,“打他伙王八蛋”,并很快下达了命令。为了达到突 然袭击的效果,我们各连抽出精干人员组成小分队徒步夜摸,其他人员牵马绝声跟进,
进入川西青海的草原后,我们完全甩掉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 部队,除了与大自然这个敌人斗争外,再就是这些由反动土司头 人组织的小股武装。
骑兵师刚刚组建,人马还不齐备时的一天拂 晓,一股三四百人的反动武装呜呜呀呀地围住了我们的驻地,企 图抢夺我们的马匹和物品。许师长带领我们一阵猛烈射击,很快 把敌人击溃,并抓获了20多个俘虏,30多匹战马,还有大刀、长 矛、步枪、土筒100多件。从甘孜出发以来,约20余次打击了骚 扰我军行动的小股敌人。
出发后的第三天,我带领一排正在前头行进,忽觉背后一阵 混乱。回头再看,见一股百十余人的反动武装马队从我行军左侧 冲过来。
我当时就来了气,“大白天还敢与我正规骑兵师较量,真 是不知软硬。”
我拨转马头就冲了回来。当时三四排已经和敌人打 在一起。我端着枪几个点射先放倒3个敌人。待到近前,我抡起 马刀喊哩喀嚓一阵砍, 一连气又砍死2个敌人,砍伤3个敌人。
训练时我们学了很多战术,什么劈刀、斜刀、侧身刀、回手 刀,这是第一次实践,全用上了。有个敌人倒在地上正准备砍我 的马腿,我一个单腿挂镫,一刀就把他的手砍断了。这时另一个 敌人从斜刺里向我冲来,我一看举刀招架来不及了,就使了个镫 里藏身,待敌人刚错过身,我回手一刀砍在他的马屁股上。
那一 仗打得特别痛快,全连杀死敌人70多。等后续连队赶到时,敌人 早就落荒逃跑了。后来有的连找许师长提意见,说好仗都让我们 打了,应该轮换着当前锋。我就说,别着急,以后再有敌人来,留 着让你们打。
这一次敌人分散在三个川地。师长命令集中先打中间川地的 敌人,所以我们就向中间川地接近。待到近前,敌人也没发觉我 们,他们有的酗酒猜拳,有的大吃大嚼,有的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睡觉,马匹零零散散拴在周围。
我们突然发起攻击,长枪短枪轻机枪一起开火,敌人顿时乱 作一团,四散溃逃,我们很快控制了制高点,立即派人将敌人的 马匹牛羊看管起来,其他人员全部投入战斗,第一个冲锋,俘毙 伤敌约千余。
听见枪声,东西两侧的敌人又向我们扑来。敌人仗 着人多,呼呼喊喊很是嚣张,但这些人从冲击的队形、人力分配 看,根本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杂乱无章,自行搅成一团。
我们把 敌人放到20多米处,机枪、手榴弹一起开火,同时向两侧迂回的 两个连也同时发起攻击,顿时打得敌人呼爹喊娘,哇哇怪叫,拚 命逃窜。
见状,许师长发出上马的口令,我们各连又同时发起反 冲击, 一直把敌人追出十余里。
这一仗我们歼敌千余,缴获牦牛400多头,羊3000多只,战 马160多匹,还有一大批粮食、物资等。看到这么多战利品,朱 老总、张政委、刘总参谋长乐得眉开眼笑。
朱老总说,“好哇,好 哇,你们打得不错,这回吃的问题短时间内不用愁啦。”
刘总参谋长说:
“贺龙、董振堂他们后边的部队来电告知断粮五六天了,皮带、 枪背带、马鞍子吃了不少,现在只能吃草根、喝盐水,许多驮马 乘马都杀着吃啦,立即派人送一部分过去。”
“对,对,再带上些乘马,任弼时、董振堂他们几个身体都不 太好,另外伤病员不断增加,没马骑咋行呢!”朱老总附和着说。
“嗯,先发个电报,把好消息告诉他们,给他们鼓鼓劲。”停 了停,张国焘政委又说:看起来让许‘和尚’当先锋官,这个人 算选对啦。都说程咬金是员福将,当先锋官有两下子,我看咱们 ‘和尚’比他程‘老虎’不差,有机会你们比两下子。”
“他要是活着,你以为我不敢比呀!”
“我说老许,你知道程咬金活到今天多大岁数吗?”刘伯承问。
“多大?”
"1300多岁喽,莫说打,你大和尚吹口气他受得了受不了都难 说啦。”
几个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离开甘孜上路以来,这大概是左路军的将帅们头一 回这么开心。无边的草地、魔鬼般的泥潭,纵横交错的河川,变化无常的 天气,神出鬼没的藏匪,还有嗷嗷待哺的几万张嘴,哪一样不够 让人愁眉不展的,此时此刻能开怀大笑一番,实在是难得啊。
“哎,我说三位老总,光顾说笑了,我还给你们带点好东西哪。”
“什么东西,拿出来让咱们瞧瞧吧!”张国焘说。
许世友一摆手,我和几名战士把马上驮着的东西抬下来。
香肠、火腿、香烟、罐头、面包、奶油、洋酒 … … 嗬,全是 英国货。
许世友说:
“看看,藏匪比我们伙食强多啦。他们都是从哪弄的这些洋玩 艺儿?”
朱老总说:“你让参谋长告诉你吧,这可都是远道来的。”
“对,这都是从英国、经印度运到川藏的。”
“美味不可独食。给向前、昌浩、贺胡子他们留点也尝尝。”张 国焘说。
“你还有吗?”刘伯承问许世友。
“哪敢留,都拿来啦!”
“酒还是不错的,你留几瓶。”
“我尝过了,没意思,给我几盒烟吧。”
几个人又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和尚,都尝过了,还说没敢 留。”
许师长顺手塞给我一盒烟,我看了看,铁盒子,大概50支吧,
盒面上都是洋文,还画了个熊猫。这是我最早吸的一次洋烟。
过草地,一脚没迈好,陷进泥潭地,越挣扎越深;伸手去拉, 不仅没拉上来,拉的人也掉下去,眼睁睁的人就没影了。
过雪山,风雪刮得人睁不开眼,女炊事员背着行军锅前跌后 仰,一阵旋风就卷下山崖,这个人就再也见不着了。
一个大活人,走着走着,扑腾就倒下去啦,上前一拭,没气 啦。
宿营时,头上支起一块破布,几个人背靠背睡了。 一觉醒来, 后背冰凉。捅捅后面的人没动,用手一摸,僵啦。
吃野菜脸肿得像馒头,雪盲症两眼什么都看不见。
最担心的还是路!
茫茫草地,皑皑雪山,路在哪里呀。冤枉路,走着走着,又 回来了,瞪着眼看一圈,傻了,抱着头蹲在地上哭;绝路,往前 一看,万丈深渊,断壁高崖,长翅膀的鸟也没见从这里飞,心里 这个急呀,用手啪啪啪直拍脑袋。
先锋前卫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探路,后续部队几万人,能 不能走过去,就看我们的啦。
许世友说:
“你们一连可要注意呀,几万人在后面,不是儿戏, 一定要找 出条能走的路来。”
路 ,路 ,
路在哪呀?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可这脚不敢轻易迈哟!
茫茫大草地,放眼望去, 一样的绿, 一样的平,谁知何处是 吞人的泥潭呢。
我把向导和通司叫过来,每人给了他们一块大洋,我说:“这 是额外的,原来说好的该咋给还咋给。”这两位藏民兄弟也挺实在, “巴扎嗨,巴扎嗨!”提起棍子就上路了。
我们骑兵每人有3件武器:步枪(部分人员携轻机枪)、马刀、 长矛。除此之外,我连走在最前面的一个班,每人还准备了一根 一丈多长的木杆子,不为别样,只为探路。
向导通司用手一指,“这一边可能行。”
持长杆的一个班人横向展开,用杆子一点点向前探着走。没 问题,做个简单标记,后边的班排再把标记做明显,有树在树上 刻记号,有石头用石头垒路标,什么都没有,插根木棍 ……
路就出现了!
从甘孜出来,穿过松潘大草地,越过千里岷山,跨过白龙江、 洮河、渭河, 一直通到会宁。
啊!我这个先锋的先锋连长已经不知道苦得什么叫苦了。
到 了会宁的青江驿那天,饱饱地“造”了一顿, 一方面军的一位领导问我,“还想干啥?”
我说我想睡觉,说完我就睡上了,直到一 天之后,许世友师长薅着我的长眼眉把我薅醒。
来源:大肥肥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