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1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布消息,其于2023年发起的“@她创业计划——全职妈妈支持计划”公益项目发布了项目动态。2024年,在项目的支持下,39位全职妈妈取得职业资格认证或新就业机会;曾经的游戏设计师夏沁梅带着8位妈妈成立了全国首个全职妈妈AIGC工作
本期导读
★母亲节特辑|妇基会全职妈妈支持计划和乡基会童伴妈妈项目交成绩单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寒暑假关爱服务儿童活动开始招募大学生志愿者
★安踏集团举办第二届安踏希望班 “强国有我青年说” 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重点关注
5月11日,母亲节,这一天,基金会用自己的方式推出母亲节特辑,以此祝愿天下每一位妈妈:母亲节快乐,你们辛苦了!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全职妈妈支持计划,照亮全职妈妈的蝶变之路
5月11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发布消息,其于2023年发起的“@她创业计划——全职妈妈支持计划”公益项目发布了项目动态。2024年,在项目的支持下,39位全职妈妈取得职业资格认证或新就业机会;曾经的游戏设计师夏沁梅带着8位妈妈成立了全国首个全职妈妈AIGC工作室“Mu-AI”,用创意承接企业订单、登上国内赛事舞台;“妈扶帮”直播间的20位的士司机家属,从零基础到成功创立社区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收入;罗湖区妇联推动成立区全职妈妈妇联,曾经“远离”社会的罗丽萍成长为区全职妈妈妇联主席,正带领其他全职妈妈一起,为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普惠型社区服务优秀机构而不断努力……越来越多的全职妈妈通过项目实现多元价值,项目本身也因其可持续的服务模式,成为各社区推动全职妈妈创就业的典范标杆。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血缘之外,她们用陪伴成为千万孩子的“妈妈”
在童伴妈妈项目中,有千千万万个“陈旭珍、王雪飞”,她们怀揣一颗爱心,积极参与各类培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将专业应用于实践,切实地改变一个孩子、拉起一个家庭、种下一片希望。10年来,1883名童伴妈妈让14省150县1883村的近90万名儿童受益,确保儿童福利服务递送到“最后一公里”。
机构动态
涟漪行动:高校公益创新资助模式的深度探索
据腾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消息,由其支持、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主办、华北电力大学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协办的“涟漪行动高校场景创新资助赋能工作坊”于5月9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办。
本次工作坊不仅是高校公益场景的一次赋能创新,更是“涟漪行动”在高校场景中从理念到落地的关键跨越。通过链接高校网络、社会力量与校友参与,探索出一条高校场景适用的“产品化、轻量化、可持续”的公益路径。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纽扣医务社工计划”第二期医务社工管理干部培训班在苏州举行
5月13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红纽扣医务社工计划”第二期医务社工管理干部培训班在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红十字国际交流中心开班。来自全国32家医院的医务社工工作相关负责人及代表参加此次培训。
据悉,此次培训属于“红纽扣医务社工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由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公益时报》社于2024年1月发起,通过援建“博爱社工服务站”、培训医务社工专业人才、支持医院社工派驻等方式,助力我国医务社工发展。截至目前,项目已在全国多省市立项援建博爱社工服务站8所;组织开展医务社工专题培训班6期、医务社工管理干部培训班2期,467名医务社工行业从业者和管理者受益;同时逐步开展医务社工派驻支持项目试点工作。
老牛基金会社区赋能支持计划——九原社区慈善示范项目揭牌启动
5月10日,内蒙古全区“社区赋能支持计划”——九原社区慈善示范项目揭牌发布。该计划由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指导,内蒙古老牛慈善基金会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与呼和浩特市慈善总会、包头市益民公益基金会等共同组织实施。项目通过“赋能培训”促进社会组织能力提升,激发社会组织基于社区真实需求开发设计项目,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推动社区慈善创新实践。
多家基金会共建,以受助人为中心:“2025数字备灾救灾支持体系”发布
5月9日,“科技向善,共建数字备灾救灾新生态”行业交流会在昆明举办,会议上发布“2025数字备灾救灾支持体系”。腾讯基金会和多家共建伙伴一起,通过“共建机制+关爱平台+开放支持”方式,在全国16省市推进数字备灾救灾合作,让更多的一线社会组织通过关爱平台,连接更多元的慈善资源,为更多困境人群服务。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寒暑假关爱服务儿童活动开始招募大学生志愿者
5月8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布消息,其于2019年发起的“守护童年-牵手共成长”寒暑假关爱服务儿童项目正式开始2025年的大学生志愿者招募。志愿者将携带项目统一配置的爱心行囊回到自己的家乡,或者自行前往社会实践活动地点,和当地儿童共度充实、快乐的假期时光。名额有限,报名截至6月3日16时。详细要求及安排请点击基金会官方微信。
塑料餐盒回收再生调研报告(2023-2024)发布
5月7日,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青山公益专项基金支持,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联合美团青山计划等共同调研的《塑料餐盒回收再生调研报告(2023-2024)》正式发布,系统地总结了我国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及再生产业当前的发展特点。2023-2024 年,中国塑料餐盒回收再生产业在政策、技术、市场的共同驱动下取得显著进展,餐盒回收率接近全国废塑料平均水平,多元共治模式初具成效。未来需继续突破标准缺失、产业链协同不足等瓶颈,以生态设计为起点,政策技术为支撑,构建高效闭环,为全球低值可回收物治理提供 “中国方案”。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富民车间项目区春耕进行中
近期,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富民车间项目区迎来春耕热潮,甘肃积石山机械化播种助力“种养循环”;吉林龙井边境村播下“御谷田”希望;辽宁建昌羊肚菌撑起“致富伞”;贵州项目区石阡茶园,富民车间助力茶产业链升级,印江稻蛙生产,土地增效村民增收;四川项目区,车间赋能雅安苗圃生态经济,赋能汉源中药材种植,泸定皇菊种植。
在项目精准赋能下,从茶山到稻田,从竹海到菌棚,富民车间通过“资金+人才+机制”的赋能举措,激活乡村产业振兴新引擎,在广袤田野间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爱佑慈善基金会:基金会各项目救助情况周报发布
5月12日,爱佑慈善基金会在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项目周报。5月5日至5月11日,爱佑儿童医疗救助项目——审核大病患儿救助93人次,救助85人次;爱佑人文医疗项目——提供各类服务覆盖451人次;爱佑新生项目——养护和服务病患孤儿797人次;4月28日至5月4日,爱佑安生项目——儿童之家陪伴孩子们度过166小时,儿童主任入户干预256次。
企业行动
安踏希望班五四主题活动——燃青春之火,铸强国之梦
5月3日,安踏集团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第二届安踏希望班“强国有我青年说”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活动在云南省大理第一中学、红河州第一中学两校分别举行。此次活动通过安踏希望班的学生代表演讲,分享和传承五四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主题活动为安踏希望班的学生们搭建起展示风采、追逐梦想的舞台,让青春正能量肆意绽放。
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之安踏希望班,由安踏集团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2021年共同发起,旨在帮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完成高中学业,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号召。首届安踏希望班100名学生于2024年毕业,高考本科率97%,步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等一批知名学府。第二届安踏希望班于2024年9月招生,安踏茁壮成长公益计划为安踏希望班学生提供奖助金和运动装备捐赠的同时,开展线上主题课、组织研学营,为学生们三年高中生活和学习赋能。
活动当天,安踏集团员工志愿者还带来了笔记本电脑捐赠给希望班的学生们,希望帮助安踏希望班的学生们借助科技的力量拓展视野。
来源:公益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