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群骂人被判侵权!法院:公开道歉+赔偿,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20 10:19 2

摘要:2025年3月,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玉皇庙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微信群辱骂邻居案,被告张某因在“本村文明交流群”内恶意辱骂路某,最终被法院判决公开道歉并赔偿300元。

2025年3月,河南省平舆县人民法院玉皇庙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微信群辱骂邻居案,被告张某因在“本村文明交流群”内恶意辱骂路某,最终被法院判决公开道歉并赔偿300元。

这起案件看似简单,却引发了广泛讨论:

- 微信群骂人算不算侵权?

- 骂人后光道歉就够了吗?

今天,我们从法律、社会心理、网络文明三个角度,解析这起案件,并告诉你:在微信群里“嘴臭”,到底要付出什么代价?

路某和张某是同村邻居,几年前因琐事结怨。2024年,张某曾在微信群中辱骂路某,被公安机关罚款500元,但他不仅没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在“本村文明交流群”里发语音辱骂路某,言辞不堪入耳。

路某忍无可忍,将张某告上法庭,要求:

- 在微信群公开道歉

- 赔偿精神损失费

法院审理后认为:

1. 微信群属于公共空间,成员均为同村村民,张某的辱骂行为已导致路某社会评价降低。

2. 张某此前已被行政处罚,但仍继续辱骂,主观恶意明显。

3. 考虑到邻里关系,法院最终促成调解:张某在微信群道歉,并赔偿300元。

(1)微信群属于“公共场所”,骂人可能违法

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名誉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

关键点:

- 微信群成员超过3人,即可能被认定为“公共空间”。

- 辱骂内容被第三人看到,即可认定社会评价受损。

(2)骂人后,至少要承担4种责任

① 公开道歉:原群内道歉,或法院公告。

② 消除影响:删除辱骂内容,防止进一步传播。

③ 赔偿精神损失:通常500-5000元,视情节而定。

④ 行政处罚:若情节严重,公安机关可处5-10日拘留+罚款。

(3)3种情况可能被判更高赔偿**

- 多次辱骂(如张某此前已被罚款)。

- 造成严重后果(如受害人抑郁、失业)。

- 传播范围广(如群成员超过500人)。

(1)网络匿名性助长戾气

许多人觉得“网上骂人不用负责”,但实际上,微信实名制+聊天记录可取证,骂人者根本跑不掉。

(2)邻里矛盾“线上化”

过去吵架可能仅限于家门口,现在直接搬到几百人的微信群里,影响被放大。

(3)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人不知道,微信群骂人可能比当面骂人后果更严重,因为传播范围更广。

1. 固定证据:截图、录屏,保存原始聊天记录。

2. 先报警:公安机关可行政处罚(罚款/拘留)。

3. 再起诉:要求道歉+赔偿,法院判决更具强制力。

来源:熹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