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我是残疾人主播徐丽萍!”镜头前,27岁的轮椅姑娘徐丽萍声音清亮,笑意盈盈。她身后是一筐筐金黄饱满的枇杷,身前是打光灯和补光板,手中攥着写满果品介绍的纸条——这场筹备了一个多月的农产品直播首秀,不仅承载着她对生活的热切期望,也是瓶窑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我是残疾人主播徐丽萍!”镜头前,27岁的轮椅姑娘徐丽萍声音清亮,笑意盈盈。她身后是一筐筐金黄饱满的枇杷,身前是打光灯和补光板,手中攥着写满果品介绍的纸条——这场筹备了一个多月的农产品直播首秀,不仅承载着她对生活的热切期望,也是瓶窑镇助残就业创新模式的生动注脚。
徐丽萍是瓶窑镇西安寺村人,由于肢体残疾,她常年居家。“我的身体行动不方便,做很多事情都受到限制。但是我的嘴还能说,就想试试直播。”徐丽萍笑得腼腆却坚定。
为了这场直播,她花了一个多月准备:推着轮椅到各个基地挑选果品;对着镜头反复练习话术;每天把产品介绍背一遍直到滚瓜烂熟:“一箱大概70颗,重量在4斤半到5斤之间,是糖心果肉,从冬天开花到五月成熟……”
在瓶窑镇残联的支持下,徐丽萍的直播间落地瓶窑镇溪畔湾助残就业基地。据了解,该基地占地400平方米,集农产品直播、粤式茶餐厅、咖啡馆、手工制品售卖于一体,正成为残疾人融入社会的“中转站”。
瓶窑镇残联工作人员李卿介绍,这里既对外经营广式煲汤、精品咖啡等业态,又对内开展助残、爱残、扶残等各项就业技能培训。目前,基地已与浙江大学合作开设菌菇培育室,为残疾人构建起“技能培训-创业孵化-社会融入”的完整链条。徐丽萍的农产品直播项目,正是该基地“助残 + 助农”模式的创新实践。“我们希望她能成为榜样,激励更多残疾人朋友勇敢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李卿说。
来源:余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