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再抬头,专家提醒:当前正在高发期,3大结局已不可避免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20 10:59 2

摘要:@于仙仙:第三次新冠了!!!我想着新冠已经是过去式了吧。结果…又被传染了(哭)什么时候被传染的压根不知道,真的防不胜防。唉...三次流感,三次新冠了抵抗力差的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病毒像永远不会消散的反反复复出现?

新冠真的又又又来了吗?

@Y哥:我三天了,但是没有发烧体温一直37.1,喉咙痛、头晕、没力气、鼻塞有鼻涕

@半个橘子:有人跟我一样吗?味觉没了!嗅觉没了!听了下降50%!我阳这么多次一直都没有刀片嗓之类的,这次咳嗽的比较厉害...

@于仙仙:第三次新冠了!!!我想着新冠已经是过去式了吧。结果…又被传染了(哭)什么时候被传染的压根不知道,真的防不胜防。唉...三次流感,三次新冠了抵抗力差的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病毒像永远不会消散的反反复复出现?

最近新冠感染又卷土重来,不少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状,根据中国疾控中心5月8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止5月4日前,各地的新冠病毒阳性检出率有上升趋势,其中急性流感患者中,新冠阳性比例从7.5%升至16.2%,住院病例中新冠阳性率也从3.3%升至6.3%

图源自网络

广东疾控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此次新冠感染报告数量是乙类传染病中最高发的疾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彭劼介绍,3、4、5月医院门诊中新冠检出率从7%-8%上升15%左右,最近5月份更是进一步上升到20%-30%,可以肯定的是新冠患者数量确实在逐步增加。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指出近期港内新冠病毒感染率有所上升,而且重症患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最新数据显示,香港新冠阳性率创下52周新高,新增相关死亡案例31宗。

据了解本次流行的新毒株属于奥密克戎家族新迭代产物,免疫逃逸能力比较强,即使打过疫苗的人也可能无法完全避免,有一定传染性,虽然危害性相对较弱,感染者可能出现咽喉不适、咳嗽、发烧等轻度症状,但对于高危人群来说还是要注意预防。

香港卫生专家孔繁毅教授预测,这波疫情将在5月下旬达到感染顶点,预计6月下旬会逐渐回落

1、病毒长期存在

虽然新冠看似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不代表新冠病毒就从此消失了。因为群体免疫后,病毒的威慑力没有这么大,实际上病毒依旧存在,甚至长期存在,等待人体抗体减少,免疫降低,就会卷土重来。

2、症状会越来越轻

大家都知道新冠感染后人体会出现系列不适症状,从一开始出现的发热、咽痛、肺炎等重症,到后来随着人们感染次数的增多,反复感染后出现的症状也逐步减轻,甚至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但高危群体还是要注意预防。

3、具有周期性

新冠病毒的流行也具有一定周期性,受天气、季节变化影响,病毒的传播能力也会有所波动,像夏季高温情况下病毒不易传播,但春冬季节,不注意防范很容易就出现感染风险。

新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让你说新冠是怎么一步步危害人体甚至致死的,可能很多人说不出个所以然,其实早在3年前就有研究给出答案。

发表在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的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学院一份研究中,通过分析2020-2021年间,德国境内新冠死亡的1095病例尸检报告,并按流行时间,分为3组对照组。

从年龄和性别分布上看,男性病例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65-69岁,而女性则主要集中在85岁以上

其中,86%的病例主要死因是COVID-19感染,而直接死因则是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细菌重复感染和肺栓塞等基础疾病。

其余14%病例虽然死因是心脏病、心肌梗死,但也发现了COVID-19的感染病史,可见自身基础疾病在新冠感染者的死亡中或起主要作用

图源自网络

虽然研究没有包括奥密克戎毒株的死亡病例,但研究结论对于新冠死因讨论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这项研究不仅揭露了部分新冠的死亡机制,也从侧面警示了患者本身如果有基础疾病,也要注意防控。

尤其是老年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注意到本次感染流行中,年轻和老年患者的缓解速度有一定差距,如果老人中免疫力本身就不好还有基础疾病的,还可能出现重症风险。

因此,老人日常也要做好预防措施,尤其是生活方式方面做好以下4点很关键:

1、疫苗别落下

对于老人来说,尤其是免疫力本身就差的人,新冠感染威胁可能更严重,建议除了做好防护措施,还要及时接种相关疫苗,全面预防可能的感染渠道。

2、健康生活

很多老人容易疏忽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像膳食方面,除了三餐定期摄入,还要注意合理搭配,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其次运动方面,根据世卫组织建议,老人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强度运动,减少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护骨骼健康。

3、管好慢病

像3高、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也是老人常见病,虽然这些病不会马上要人命,但控制不好也会成为健康的隐患,尤其是病毒流行期间,更要做好慢性病管理,按要求控制好相关指标,避免给病毒感染增加更多健康威胁。

4、做好健康监测

老人出现发热、咽喉不适、疲惫或者嗅觉味觉减退等情况,一定要及时重视,无论是自己还是家人,做好健康监测,对可疑症状及时重视,有问题快速就诊,避免小问题拖出大危险。

现在新冠流行期,这些防护小技巧还不快点赶紧学起来。此外避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切断传染渠道,健康生活也要从自己做起。

参考资料:

[1]《1095例新冠死者解剖数据:他们的死亡原因究竟是什么?》.生命时报.2022-04-15.

[2]《老年人如何科学应对新冠,专家给出八点建议!》 .中山一院.2022-12-11.

[3]《新冠疫情近期出现阶段性低水平波动,防护小技巧学起来》.上海疾控.2025-05-1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39健康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